再会青春

 

 

《再会!青春》一辑的专辑名称在网路上浩浩荡荡的宣布时,我困惑了,那个才「斟一杯酒来纪念你,我失去的青春」的乐团,三年后又再次悼念起那早已远走的年岁,我想不通透,这会是最后一次对青春的道别吗?又或者我们还能再听多久的青春?

 

「我在这金色的房间里,怎么看不见希望」〈灭火器,悲歌〉

        在新专辑正式发行前,我又听起了灭火器过去的专辑,《Let’s Go》中的灭火器显得血气方刚,是一个个愤世忌俗又充满理想的年轻人,唱著他们的压抑与迷惘,有〈悲歌〉一曲中染上昏黄色彩的挣扎,有〈我们的堕落〉那直击人心的控诉,更不能不提到〈19[1]一曲后半段那失控的吼唱声,作为终曲反射出的是他们歌曲中更多的毫不妥协,相衬著演唱会几乎必唱的曲目〈人生〉和〈Pass Away〉,是那个年岁面对这个社会理所当然的冲撞与理直气壮。

 

「抬头看遥远的天上,笑看这浮沉风景」〈灭火器,海上的人〉

        对我来说,随著「拾年斗阵」灭火器十周年演唱会(至今在我心目中灭火器演出的TOP 1)的结束,无疑的也将《海上的人》一辑的声势推上了巅峰,专辑中的故事氛围与演唱会现场气氛相互呼应,故事的流窜与歌迷的互动让一切变得具体且真实。 《海上的人》这张专辑将故事说得真好,带著不过度矫作、刺激的国族情感,伴随著快速的节拍声嘶力竭的唱出了〈自由路〉,民主、建国与尊严一次又一次被随著快速的节奏重击著胸膛,随后又以温柔而坚定的嗓音以〈晚安台湾〉召唤著对这块土地诚挚深切的感情。上张专辑中〈Wake Up My Friend〉一曲中浅浅带过的友情,在这次的创作中催足了情感的马力衍生出了〈朋友歌〉、〈你家爆炸我没有哭〉等曲;而对于成长的挣扎如〈旧相片〉,更以精彩的类比叙事技巧说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大海、公路、海岸线串起了整张专辑的意象,硬汉不再只会冲撞,有血、有泪,有柔情,〈海上的人〉足以道出这一切。我愿意相信也愿意保证这绝对是经过反复沈淀、思考后粹炼而出的一张专辑。

 

「欲走无路,欲叫无声,无奈的心情」〈灭火器,欲走无路〉

        三年后的今日,《再会!青春》的创作基础基本上延续了过往的题材,〈同学会〉留住了〈朋友歌〉的遗绪,继续述说著往日朋友间的牵绊,较为慢板集中的吉他节奏堆叠出了更厚实的深情。赚人热泪的〈心内话〉,拧著硬汉潮湿的心,深化了〈悲歌〉中对父母的亏欠感,歌词一句「天公伯阿,你若有在看,就要保庇,保庇这一家人。」真真切切的唱出了游子内心最深刻的盼望,而友团十九两以手风琴、小提琴的加持演出,使得全曲更添伤怀与温柔。阔别六年的「新歌」系列,新歌三号仍旧高唱梦想与希望。其他诸如〈我的废人朋友〉带著些许轻佻的旋律节奏,加之以冗长的歌词,对比快速直接的〈你家爆炸我没有哭〉似乎显得有些微啰唆、散漫,而〈崩溃世代〉对比〈我们的堕落〉缺少了一针见血的尖锐控诉,好像也就少了那么点骨气。回过头来,当完兵的灭火器再一次的重新面对他们所熟知的社会,仍旧继续嘶唱著过往的踟蹰与挣扎,于此,作为一个乐迷不免对《再会!青春》一辑的命名感到些许的失落,尚未能摆脱过往,又如何能勇敢的说出再见?

        对我来说,在灭火器过往的每一张专辑中总隐隐透漏著某种程度不一的焦虑感,而这样的焦虑如幽灵般体现在其对理想、未来、对现况、家国等的创作题材上,也形成其创作中易于辨识的「气口」。而这样的感受,在《再会!青春》一辑的聆听经验中却不仅仅只是体现于「被创作好的歌曲」之中,在这张包装、宣传、录制越趋精致的专辑中,三年的创作过程,却隐隐约约的在其乐曲中感受到了些许的急躁,渐次浮现出的是关于创作这件事本身的焦虑,部份歌曲的乐句衔接似乎还可以有更好的表现, 而原先娴熟的台语应用,也在部份歌词中显得些微的词不达意,少了流畅感的词句似乎有些力不从心。比之于在《海上的人》一辑中所表现的沈淀、反思与成熟的情绪传达,这张专辑似乎少了一点什么。

 

 

但在此仍不得不提在整张专辑最让我感到惊艳的〈无力者哀歌〉,曲目开头便以低沉的BASS模仿挖土机运作的声响,轰隆轰隆的划破〈同学会〉一曲刚毕的和乐感,这首曲子无疑是灭火器创作转向、深耕极为关键的第一块敲门砖,轻挣出难分难解的国族框架,对公共议题的切入不再只是想像中的情感,也不仅只是抽象的政治词汇,从简洁有力的快节奏歌曲中冲出的是更具体的社会议题及图像,有《Let’s Go》中的冲动与反抗,也接续著〈晚安台湾〉一曲中对这块土地最直接真实的情感。而〈忧愁恋歌〉作为灭火器的情歌新尝试,欢快感十足的忧愁虽也有不错的表现,却也逼出了作为乐迷的焦灼。

想起了08年第一次的灭火器现场演出,三三两两的人群却还是能热血冲撞,一直到后来拾年斗阵的Sold Out,荣退Sold Out,连续两年大港的满场暴动以及最近的Legacy Sold Out,如今的灭火器越来越有大团的架式。我想说的是,作为第三张专辑,现在的灭火器也面临著必须有所转变、开拓的交会点,这张专辑中所隐隐透漏著的创作焦虑,作为乐迷难免也感到些许紧张,这样的不安来自这样的想像:我们所期待的灭火器应该会是什么样子?那么未来的灭火器实际又会如何?这些问题尽管难以解答,但作为乐迷,我相信我们仍然可以有所期待。(官维,2013)



[1] 19〉曲末的尖声嘶吼,算是灭火器创作中唯一的尝试,在后来的乐曲中便再也没有类似的唱法了。友人K便提到,这样的唱法些许是灭火器曾经试图取径日式SCREAMO所遗留下来的痕迹。如此看来,此曲靡足珍贵。

 

 ※ 延伸阅读:

    灭火器《再会!青春》@台湾音乐书写团队

  【LIVE】在我眼前的庞克男子汉:记于灭火器 Fire EX.荣退演唱会(台北场)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