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全文同时刊载于:台湾音乐书写团队

脸书粉丝专页:https://www.facebook.com/tzchienfans?fref=ts

洪慈谦,一个对大多数人仍然陌生的名字,更不用说这个名字尚未在台湾流行音乐圈子里留下一点显著的迹痕,正如她姓名中隐隐的含蓄静谧,这个来自清大的素人音乐创作者自她的生活片段中摘下隐晦的字句,谱入乍现的乐曲,唱出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音符与文字交织的空白处,埋入难以讲明的思绪、感怀,让青春期撞击生活所产生的花火,悄悄地,也一定是要悄悄地,蔓延焖烧在每一段低沉、上扬的旋律之间。

关于创作这件事,女孩的启蒙过程是相当早的,从小女孩的枕边日记,在暧昧不明的文字中编织著生活中的反抗与绮梦,渐渐地在成长的过程中将其所思凝炼成暗色的诗句,尔后以〈永夜谈〉一诗拿下全国性文学奖的三奖殊荣,该诗句中晦暗的文字似乎也预视了其往后创作中时不时渗透出来的冰冷。

那么,这个女孩又是如何从诗人走上歌者一途呢?

在文字上的琢磨雕钻,文学奖的沈重包袱,曾经使得女孩变得患得患失而迷惘,直到诗人的灵魂遇上了吉他(噢不,或许这样说会更精确一点,实际上,在她骨子里或许带著些许愤青的成份,读读她的诗罢、听听她的曲子罢),透过乐器的传递,她发现音乐更易于表达,也更容易达成某种程度上的共鸣,那些想说却又不想让人知道,想让人知道却又不想轻易地让人直视的情感找到了出口,于是她开始写词、试著谱曲。

 

多少人穿梭不会止尽的街 / 怎么问候都太过冷冽

        在社群网站闪烁的视窗中,第一次,这个女孩的名字印入了眼帘,好奇下点开了脸友从彼端传来的视频连结,完完全全的被一个完全陌生的声音所吸引,简洁的吉他和弦跳跃著,旋律从近处悠悠传来,干净圆润的嗓音却反差地承载著密度相当高的文字,低声吟唱著大城市里的疏离,在〈城市圆舞曲〉一曲,粗糙简单的DEMO带中,却听出了点许哲珮华丽奇幻的趣味,一点繁华、一点诡谲,内心的小人旋转、跳跃在这素朴的曲子里,尽管那歌者仅只是冷冷地唱著。

        在网上流传的四首DEMO曲中,虽然简单却分别有著不同的编曲模式,清唱温柔地开头,导入吉他的瞬间随著根音的振动,恍惚间以为和著多重的乐器合奏,亦或是轻巧的吉他打板甚至是双部的合音,用简单的器材在家中宅录的曲子,虽然略显粗糙却表现出了女孩在创作上的野心。

若说这样的音乐质地让我想起了黄小桢,那么洪慈谦的音乐创作中,大概少了那么点率直,却多了些复杂、细腻,带著一把吉他的女声,唱生活却也不是生活,那些都是少了梦想绮色的创作,在温柔的歌声中所欲反应的并非生活中微小而美好的幸福,也并不是从早晨行经夜晚的支微末节、不是天气、不是爱情,更不是带著七彩旖旎的幻想,她所欲触碰处理的是人与人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是对社会氛围的观察与反思,说是对人的批判与冲撞,这样的描述或许对她来说略显沈重,但那些创作的源头,却是真真切切地在她生命经验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因此,在她的创作中总带著些黯淡的氛围,这并不轻松,但真正的活著又哪能完全如乐曲般的快活。

「Should you wake up or stay naive?」

        Black Sheep一曲中唱出从众与否的挣扎,站立在人群中,我们要作自己还是像别人,这是老生长谈的反思,却亦是生而为人必须面对的大哉问,是意识到却又不得不的选择,也因此害群之马(Black Sheep)似乎不该显得如此理所当然,在显得空灵的打板声中,创作者试著从反面挑战、重新思考这样的标签与定位;而Bulldozer一曲则是她在网上发表的四首创作中,唯一稍显快板的歌曲,针对社会时事议题所作,唱的是政府与人民、唱的是我们所面对的现况,当所有一切再也不属于我们(包括泛泛的爱再也无法克服的一切),那真实表现出来的悲切与愤慨;英文创作的歌词难免因语言的隔阂而委婉,但在这首嗓音仍然温柔的曲子中却蕴含著温和饱满的力度,她这样撞击著。

        反复听著这几首仍显生涩的作品,洪慈谦的创作中有著平易近人的旋律,而让人感到惊喜的毋宁是她所写的那样成熟的歌词,创作者的可能性不断地在文字边缘扩散,伴随著乐音唱和,洪慈谦,一个来自金门的女孩,没有海风,没有浪涌,歌者仅只是温温的像耳边细语一般地唱出她的所思、所虑,而我们听著,感受著。(官维,201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