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大把時間宅在家裡,又有好幾百兆的光纖和大把的優惠碼,所以...開始玩吧!順便把踩過的坑都寫下來,讓大家開心一下。

我手裡這個樹莓派是3B+,趁買樹莓派送Arduino UNO時買的,後來又趁Amazon特價買了個亞克力的盒子,其他東西全都是從自己的備件箱里找出來的,也算資源再利用。

首先是電源,因為是micro USB供電,所以官方標配電源確實可買可不買,誰手裡還沒箇舊手機充電器怎麼著?不過這裡其實就有第一個大坑:標配電源是5.1伏2.5安的,而且也不支持什麼PD、QC什麼的智能快充協議,就是這麼簡單粗暴的輸出,大部分手機充電器(或者隨便什麼設備的USB充電器)都達不到要求。啟動之後屏幕右上角就會有一個黃色的閃電圖標,like this

當然啟動記錄里還會有undervolt什麼的提示。雖說正常來講配置完成之後也不接顯示器,這個警告主不在乎,不過供電不足在重[zhòng]載情況下系統是會自動重[chóng]啟的。我踩到這個坑是因為隨便拿了個1.8安的充電器接上就裝了系統,一開始貌似一切正常,但是等我接上移動硬碟配置完pt掛了20個種子之後系統就時不時會重啟,而且還沒辦法正常完成啟動,必須把移動硬碟拔掉等重啟完成後才能再接上。起初我還以為是外接硬碟掛了導致系統掛了,後來不接移動硬碟(怕掛)調試其他東西時也會重啟,這才找到原因。那麼供電哪家強呢?這裡首先推薦iPad的12W充電器,5.1V2.4A,做工精美性能穩定,自從用了它,接著移動硬碟重啟也能順利完成了,一口氣下50個種子也不費勁。不過最終我的方案是買了一個帶USB口的插線板,因為移動硬碟外接音箱什麼的也要供電,一個系統就是要齊齊整整(其實主要是牆插不夠)。

然後是sd卡,樹莓派的系統要裝在上面,沒太多可說的,不過起碼也要16G比較好,一則價錢反正也不貴,二來誰知道會裝多少服務上去。我是一開始就打定了主意要外接硬碟的,如果追求盡量少外接線,SanDisk 200GB(沒寫錯,是200不是256)了解一下,性價比合理。

接下來USB鍵盤滑鼠和HDMI線以及顯示器(電視投影儀也是可以的),這都只是用一下下,裝好系統配置好vnc就可以放回原處了。到此第一次啟動的硬體就齊全了,剩下的是軟體。

目前我還是選擇了Raspbian,畢竟官方cp。經過親自踩坑,最佳實踐還是官方NOOBS,New Out Of the Box Software,新軟出匣,優勢在於只需把sd卡格式化成FAT32,下載過來的壓縮包解壓扔進去就能開機進行安裝,而且內含Raspbian官方完整版和LibreELEC(最小媒體中心優化版)兩個版本。與之對應的官方ISO鏡像版雖然省了安裝的過程,但是得找一個鏡像寫入工具,總歸麻煩一點。其他系統例如Ubuntu mate,大家都是Linux like誰也別吹;OSMC這種開機就是媒體中心的,怎麼說呢總是少了點自由,裝好桌面我想幹嘛幹嘛,想要媒體中心可以自己再裝kodi嘛;唯一還有興趣的是Windows IOT,雖然聽說完成度還不高,但是確實會是不一樣的體驗,等新sd卡到了之後一定試試。

閑話不提,寫好卡插好,連好鍵盤滑鼠顯示器,就可以接通電源開機了。經過稀里嘩啦一通誰也看不清的提示之後就到了選擇Raspbian和LibreELEC的圖形界面,同時這裡還可以選擇地區和語言,此處應該有圖但是我忘記拍了。注意:默認雖然是英語,但是地區是UK也就是英式英語,鍵盤布局會稍有差別,把地區改成US吧,文字編碼UTF8。請務必抵住誘惑,不要把語言設置成中文,這裡踩過的坑就是語言設置成了中文,文字編碼默認成了GB18030,後來安裝各種組件的時候都報一堆找不到編碼的提示,終端里中文文件名也都成了一堆問號,反而語言設置成英文,各處的中文都顯示正常。

再經過一堆亂七八糟誰也不在乎的過程之後終於就進入到了Raspbian桌面,用ISO鏡像寫盤的直接就是這一步,這時候會有兩個有實際意義的提示,一個是說請修改默認密碼的提示框,如果不修改的話每次啟動到桌面都會跳出來,非常煩人。另一個是raspb-config對話框,如圖:

這裡的重點是修改密碼

這裡的重點是打開SSH和VNC服務

這裡的重點是第一項Locale可以(重新)設置語言區域字符集,第二項Timezone用來設置時區。到目前為止樹莓派還沒有自己的時鐘,系統時間是通過網路時間自動設置的。走到這裡只有一個小小的麻煩了:時區不是按東八區西四區這樣列表的,而是給了一堆城市名。國內的小夥伴們選shanghai就好了,身在美國的話如果找不到自己的城市,那麼有Los Angles、Chicago、New York三個城市分別對應太平洋時間、中部時間和東部時間。

最後就是連好網線或者WiFi,看一下IP地址以便遠程管理。有人喜歡手工設置IP,我更傾向於在路由器里做固定分配,反正做埠映射什麼的也要進路由器是吧。另外提一下,大概是受限於性能,網線和WiFi的網速表現差不多,用哪種連接方式高興就好。

Done. 明天繼續寫配置各種服務。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