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往事:交親布


作者:吳達軍


在我家的衣櫃底層,珍藏着一塊帶着毛邊的普通長方形紅布塊。面料是平布,尺寸與兩塊手帕連在一起相等。雖然現在已褪成暗紅色了,但每次看到它總能引起我對做新娘那一天的溫馨回憶。

我的孃家在水鄉,姑娘出嫁那一日,洗過澡,梳過頭,換過婆家送來的內外新衣和鞋襪,坐在閨房的牀上,從早晨到臨出家門這段時間內是不能下牀的,也就是腳不能沾孃家的地,這樣據說是爲了避免把孃家的財運帶入婆家。

蕪湖往事:交親布


等催新娘起身的鞭炮聲響過一次又一次,媒人做好發親的準備;在孃家的堂屋中擺上一隻篩稻穀用的篩子,兄長走進妹妹的牀邊,背 起小妹走出閨門,在堂屋的篩子四周走上三圈,然後在走出大門,嫂子跟後把一碗早已準備好的清水潑出門外,然後將大門一關拴緊。這樣我就在母親的哭嫁聲和看熱鬧的歡笑聲中伴着迎親和送親的人的行列伏在兄長的背上,出了生我養我的孃家門 。

待兄長背新娘出村口,媒人已選中一個比較好的三岔路口往地上鋪上一塊正方形的紅布,名曰:交親布。接下便是孃家人把姑娘交接給婆家人的交接儀式了。兄長把我放在紅布上站好,這時再由婆家一位有身份的人把我背入洞房,就在我即將起身的那一刻,孃家送親的和婆家接親人都在搶我腳下的這塊喻爲祥和的交親布。就是爲這塊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紅平布,許多人家迎親和送親的雙方代表傷了和氣,甚至大打出手。爲了避免衝突,我早把這塊正方形紅布一折爲二,並在折縫的兩頭各剪了一個不爲人注意的小口,這樣雙方一搶,互相一拉,原來的那塊正方形則變成了二個相等的長方形了。這樣一塊交親布,便一分爲二,孃家一塊珍藏着女兒的過去,婆家一塊寄託的媳婦的未來。


蕪湖往事:交親布


最憶是巢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