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总会有许多迷茫时刻。


   ▲比如,“年龄大了,腰酸背痛,腿不利索还老抽筋,三高不下,消化不良,连广场舞的C位都被新来的老太太取代了,我该怎么办?”

   ▲“以前养生是开玩笑,但今年我25了,真的开始养生了,熬最长的夜敷最贵的面膜,喝啤酒加枸杞,喝可乐兑党参,但是呢,皮肤还是越来越差,我该怎么办?”

   ▲“凭什么,都是一个健身房,人家来两个月就有腹肌,我节食俩月还健身,教练还以为我是新来的,我是草吃少了还是单车蹬轻了,我该怎么办?”

   ▲“成年人的世界还挺难讲的,除了996还有8117,工作这几年,每天与电脑为伴,眼神越来越不好使,发际线越来越高,我该怎么办?”

   ▲“第一次怀孕脑袋疼,天天大鱼大肉的补,都没脸看自己了,还说我缺乏营养素,我该怎么办?”

   ▲“升学压力大,天天睡不着觉特别焦虑,还很健忘,翻开书马冬梅,合上书啥都没了,我该怎么办?”

   相信生活中绝大多数的人们都曾或正在遭遇这些迷茫与困惑。


2019安利纽崔莱营养中国行启动仪式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4月29日,“第六届中国营养传播大会暨2019安利纽崔莱营养中国行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主题正是契合大家需求的“提升营养素养,学会科学补充”,来自主管部门、营养学界、媒体、健康产业的专家们汇聚一堂,携手行业领导品牌安利纽崔莱,共话营养健康,倡导公众提升自身营养素养,根据自身特点掌握科学补充的方法,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养生谣言“热传”背后

公众营养素养待提升

    

大健康时代,我们对营养健康更加需求,也遭遇不少营养困惑,并时常一不小心被营养谣言所中伤,尤其是中老年群体更是各类养生谣言的“重灾区”,“怼了爸妈转发的养生谣言后,被爸妈拉黑了……”的生活闹剧并不鲜见。


事实上,在养生谣言热传的背后,正是公众营养素养的缺乏。


什么是营养素养?一般来说,营养素养是个人获取、处理和理解食物和营养的基本信息,以及运用这些信息作出正确的健康决策的能力。营养素养不仅包括营养知识,还包括营养相关的技能和行为。具备营养素养需要知道食物来源、有能力选择和准备健康的食物,并采取符合膳食指南的饮食行为。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纳入健康中国建设主要指标体系,其中,营养素养是健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工程院院士、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王陇德表示,营养是人类维持生命、生长发育和健康的物质基础,营养对健康促进和疾病康复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脱离疾病谈营养是空谈,不结合营养防慢病也是空想,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发挥营养保健康、营养促健康、营养为健康的作用,才能真正达到全面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效果。

    

公众营养素养的缺乏,造成的结果就是:

不法保健品企业趁机通过夸大宣传、虚假宣传,蒙骗消费者,扰乱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权益甚至健康。

半年来,一些事件被曝光,引发了大众对“保健”市场的信任危机。不少消费者甚至因噎废食,干脆放弃了必要的营养补充。

    

自今年1月8日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13个部门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的“百日行动”,有效遏制了行业乱象的发展蔓延。4月28日市场监管总局等13部门联合召开“百日行动”新闻发布会,表示要抓好科普及普法工作,开展融媒体式的立体化、密集型宣传,共同建立起健康科普和普法长效宣传机制,引导民众科学理性消费,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制维权意识;规范、引导和促进行业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对健康养生的高层次、多元化需求。


今年的“安利纽崔莱营养中国行”,将主题确定为“提升营养素养,学会科学补充”,正是在及时回应这一社会热点和公众需求。


安利大中华市场及公共事务副总裁 刘明雄


安利大中华市场及公共事务副总裁刘明雄表示,提升公众营养素养,让消费者掌握必要的营养科学知识,养成营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会根据自身需要科学补充营养,既有利于自己及家人的健康,也是避免被不法之徒忽悠,进而肃清保健市场乱象的治本之策。借助权威机构、媒体、专家、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以充满时尚气息的内容和传播互动形式,有针对性地提升公众营养素养。


 国人膳食营养状况有待改善

营养素应科学补充


食者民之本也,人离不开一日三餐,餐桌营养备受关注。


然而我国居民仍面临着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食物选择搭配不合理、营养相关疾病多发、营养健康生活方式尚未普及等问题,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重要因素。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 吴敬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吴敬指出,向公众开展健康营养知识传播,提高民众营养素养,是助力健康中国的重要举措。


“提升营养素养,学会科学补充”专家圆桌对话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 丁钢强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提供的大数据报告表明:

2002年至2012年的10年间,国人蔬果摄入量仍然较低,不符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摄入量,导致国人微量营养素,包括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性化合物的缺乏依然严峻。

妇女儿童中患有缺铁性贫血的人约占20%,钙摄入不足推荐量的一半。

国人非正常体重者数量迅速上升,18岁及以上成年人中,超重肥胖比例42%。

慢病发病率也快速上升,2015年卫生健康委公布的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 ,糖尿病患病率为9.7%。


近年来,与膳食营养相关的慢性疾病不断攀升,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新挑战


中国营养学会“居民营养素补充剂使用科学共识”研究工作组专家成员 王少康


为帮助公众正确的认识营养素与健康的关系,指导公众科学的选用营养素补充剂,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居民营养素补充剂使用科学共识”。共识专家组成员王少康博士指出:

一切营养素的补充都应首先遵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平衡膳食原则。

对于营养素缺乏的个体,补充营养素是简便有效的方法。

孕妇、乳母、幼儿、老年人或是特殊人群,应在营养师、营养专家或医生的指导下科学补充。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兼运动营养分会主任委员 常翠青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兼运动营养分会主任委员常翠青带来了不同人群的体重管理建议,分别针对产前产后的女性、青少年、时尚白领、中年人群、运动达人、银发一族等,给出了量身定制的减重方法。常翠青还解析了减肥过程中营养不良、体重骤降等对身体的严重危害,并批驳了“减肥可以一劳永逸”“只看体重不看体脂”等常见误区。


安利纽崔莱营养中国行

助力健康中国


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至今,“安利纽崔莱营养中国行”已经走入第8个年头。8年来,这个平台汇聚了中国营养健康领域非常权威和专业的机构、专家、媒体,围绕公众营养健康方面的重要问题,通过对话研讨、巡回讲堂、沟通传播等形式,凝聚共识,正本清源,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渠道,传播权威、科学、实用的营养科学知识,推广营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公众的营养素养,为促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