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新片《芳華》主題歌《絨花》的原唱是著名歌唱家李谷一,這首歌由劉國富、田農作詞,王酩作曲,是劉曉慶、唐國強和陳冲主演的電影《小花》中主題曲,當年曾經風靡一時。將於12月15日上映的電影《芳華》中,馮小剛用的是韓紅演唱的版本。相比之下,小編個人更喜歡李谷一的原唱,感覺歌聲更淳樸自然。

歌曲《絨花》歌詞優美,意味深長,「世上有朵美麗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錚錚硬骨綻花開,漓漓鮮血染紅它……」。電影《芳華》的片名就是取其中「芳華」二字。旋律娓娓動聽,實在是一首詞曲俱佳的佳作。

李谷一1944年11月10日出生於雲南省昆明市,祖籍湖南長沙,是中國著名歌唱藝術家。在中國內地流行音樂發展史上,她堪稱一位具有開風氣之先的歌手。1979年,她演唱的歌曲《鄉戀》,是中國內地第一首流行歌曲。在50多年的歌唱生涯中,她演唱了近千首歌曲,其中100餘首歌曲廣泛流傳,代表作有《鄉戀》《知音》《絨花》《妹妹找哥淚花流》《心中的玫瑰》《難忘今宵》等。

李谷一演唱的《絨花》,歌聲淳樸自然,乾淨優美,深情款款,當年通過電影《小花》廣泛傳唱,成為一代人的回憶。

韓紅後來翻唱了這首《絨花》,她的演繹具有自己的風格,高音處輕鬆自如,音色也挺美,但仔細聽來,和李谷一演唱的版本還是有明顯的區別。對於小編個人而言,更喜歡李谷一的版本,感覺這首歌李谷一唱得更好。


謝邀,這首歌最早是由李谷一老師演唱的。是電影小花的主題曲。

電影小花是有劉曉慶陳冲唐國強主演的,這三個演員當年也是火遍大江南北。就連當時陳冲留得髮型大家都爭相模仿,叫陳冲頭,可想而知當年得火熱程度。所以這首歌也被廣為傳唱,尤其是李谷一老師,當年的嗓音非常甜美。小時候這部電影我是看過的,當時的火熱我也是趕上過。是60.70代人的美好回憶。

電影《芳華》把它作為片尾曲,勾起了一代人的回憶。這首歌也是一代人的芳華!


這首歌原唱是李谷一。是電影《小花》中的插曲。

電影《小花》改編自小說《桐柏英雄》,這部小說在電台播出的時候,就引起很多人的關注。

電影《小花》里還有另一首歌《妹妹找哥淚花流》,也很好聽。

電影里有幾個我們熟知的演員:唐國強、劉曉慶、陳冲。

其中劉曉慶在電影里的傾情出演,在當時就被傳為佳話。

但這個電影,因為比較多地描寫了親人之間的感情,在當時的環境下不太為一些人所接受。尤其李谷一在當時正好在借鑒港台的氣聲唱法,用來描寫這樣的戰爭英雄題材,也受到非議。

提到這首歌,不得不說一下這首歌的作曲:王酩。

王酩在當時創作了大量歌曲,其特點是優美悠揚,很受人們喜歡。

王酩創作的很好聽的歌曲有:《邊疆的泉水清又純》、《難忘今宵》、《知音》、《媽媽看看我吧》、《可愛的杜鵑花》、《妹妹找哥淚花流》、《絨花》、《漁家姑娘在海邊》、《心中的玫瑰》、《媽媽看看我吧》、《角落之歌》。


此《絨花》非彼《絨花》。

《絨花》最早是李谷一老師演唱的,是電影《小花》的一首插曲。這部電影是1980年代初陳冲出國前參演的一部反映解放戰爭的電影,主角還有唐國強、劉曉慶。這個插曲是在劉曉慶扮演的游擊隊長扛著躺著唐國強扮演的解放軍戰士的擔架,雙腳跪著攀登石梯時,雙腿膝蓋滲出鮮血時,響起的一首深情的歌曲。

但是,馮小剛在《芳華》電影結尾,引用這首歌曲,絕對不是為了讓大家去回憶李老師唱的《絨花》,這也是為什麼不用李老師的版本的理由。

雖然兩個歌曲都是關於「芳華」的,李老師唱的是對戰爭時期風華正茂的歌頌,而馮老師要求表現的是對逝去芳華的追思,兩者寄託的情感是不同的。


這首歌最早是李谷一唱的,是電影小花主題曲,當時這部電影風靡一時,是由陳冲,劉曉慶,唐國強主演的,馮小剛芳華主題歌絨花就是取自這部電影中,相比之下我還是更愛李谷一老師版本的絨花,這可能跟我是那個年代的記憶有關吧


我曾經是個軍人,我的理解是之所以讓韓紅唱絨花,是因為她也是文工團出身,而芳華就是描寫部隊生活,尤其是文工團生活,那種感覺真的是沒當過兵的人無法感受,李谷一老師雖然是原唱,因為是花鼓戲演員出身,所以多少沾上了戲曲化風格,表達不出一種軍旅情懷,馮小剛導演,原著小說作者葉歌苓也是部隊文工團出身,這樣,這種軍旅風油然而生……


《絨花》是李谷一演唱的歌曲,由劉國富、田農作詞,王酩作曲,收錄於專輯《鄉戀》。該歌曲是電影《小花》(劉曉慶、陳冲、唐國強主演)主題曲。歌曲曾在1980「聽眾喜愛的廣播歌曲」評選活動中獲獎。至於誰唱的好,見仁見智吧,都是頂級的歌唱家!


電影《小花》插曲《絨花》。主題歌是《妹妹找哥淚花流》,兩首作品均有李谷一老師深情演唱,歌曲為這部經典影片增色添彩不少,電影獲獎眾多。歌曲《絨花》被無數人演唱過,在此想贊一下男聲廖昌永演唱的大氣磅礴的美聲版??非常有氣勢的演驛。


《絨花》這首歌,是當年電影《小花》的插曲,當時劉曉慶扛著擔架背傷員上山,為了怕傷員顛簸,跪下石階上爬山,此時響起了李谷一演唱的《絨花》。


一首三十年前的電影插曲《絨花》勾起了無數人的回憶,說明歌詞與旋律都很優美,深入人心。反觀現在的電影插曲和流行歌曲,都是速成食品,沒有生命力,詞曲作者基本上是賴在屋子裡閉門造車,沒有深度沒有內涵,為明星創作歌曲,不適合大多數群眾演唱,再這樣下去普通群眾就沒歌唱了,只有懷舊歌曲,這是對音樂界的一種諷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