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賈平凹說:“人可以無知,但不可以無趣。” 人這一生,最要緊的,是活得有趣。若是哭喪着臉捱過幾十年,將生活過得如荒漠一般了無生趣,還有什麼意思?而有趣的人,即使眼前滿是苟且,依然能撥開迷霧,找到詩和遠方。


無論遭遇多少坎坷磨難,依然能高唱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行至暮年,依然會笑呵呵地說:“不要愁老之將至,你老了一定很可愛。”


賈平凹:“人可以無知,但不可以無趣。


01 有趣,讓苦悶的日子笑出聲

王小波說:“我看到一個無趣的世界,但是有趣在混沌中存在,我要做的就是把它講出來。”


16歲那年,王小波去雲南插隊,那時王小波已長到一米八四,大高個子撅在水田裏,像半截黑柱子,還得插一整天的秧,腰都累斷了,王小波卻說:“後腰像是給豬八戒築了兩耙。”


苦不堪言的事情,瞬間變得妙趣橫生。


有一段時間,王小波每天都得用獨輪車,推幾百斤重的豬糞上山。他以爲難不倒他,沒想到才幹了三天,累得膽汁差點吐出來。


儘管如此,他仍不忘調侃:“還好那些豬沒有思想,不然它們看到人們不遺餘力地要把它們的糞便推上山,肯定要笑死。”


苦悶的生活,剎時變得趣味盎然。


王小波也餵過豬,其中有一隻豬自由不羈,喜歡到處亂逛,吃飽了就跳到房頂曬太陽,還會學汽車響、拖拉機響,人們捉不住它,對它又氣又惱。王小波卻十分喜歡這隻特立獨行的豬,還尊敬地稱它爲“豬兄”。


他在《一隻特立獨行的豬》裏寫道:


“我已經四十歲了,除了這隻豬,還沒見過誰敢於如此無視對生活的設置。相反,我倒見過很多想要設置別人生活的人,還有對被設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爲這個緣故,我一直懷念這隻特立獨行的豬。”


一個有趣的人,外界環境再糟糕,也絕不會一味抱怨,苟且地活着。


無論何時何地,他都能把乾癟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再苦悶的日子裏,也能笑出聲來。



賈平凹:“人可以無知,但不可以無趣。



02 有趣,讓枯燥的生活開出花

許多人覺得,婚姻是一座圍城,衝進去了,就被一地雞毛包圍。而有趣的人,即便身陷柴米油鹽,也能將日子過得熠熠生輝。


錢鍾書和楊絳婚後,有一段經濟困頓的時期,“十指不沾陽春水”的楊絳包攬所有家務,劈柴生火做飯,經常被煤煙薰成黑臉,楊絳卻笑着說自己是“竈下婢”。


趁楊絳午睡,錢鍾書拿毛筆在臉上畫鬍子,沒想到楊絳的臉比宣紙還吃墨,反覆清洗,臉上還是有淡淡的墨痕,兩人逗得哈哈大笑。


錢鍾書的小貓和鄰居林徽因的大貓常常打架,小貓打不過大貓。


不管多冷的天,錢鍾書一聽到小貓喵喵叫,就立馬從熱被窩裏跳起,拿着竹竿衝出來保護自己的貓,林徽因的大貓常常被打得落荒而逃,楊絳怎麼勸都勸不住。


有趣的靈魂,能把一地雞毛的瑣碎化爲雲淡風輕的談笑,讓枯燥的生活開出花來,將每一個平平淡淡的日子過得熠熠生輝。


生活有了有趣的底色,

無論遭遇什麼都不會慌張。



賈平凹:“人可以無知,但不可以無趣。



03 活得有趣,人生纔有意義

蔡瀾,人稱“中國第一食神”,金庸也感嘆:“論風流多藝,我不如蔡瀾,他是一個真正瀟灑的人。”


一次,蔡瀾夜間坐飛機,萬里高空上,飛機突遇氣流顛簸不停,身邊一個老外緊緊抓住座位,蔡瀾卻悠然自得地喝着紅酒。


飛機穩定後,老外很好奇地問蔡瀾:“嘿,老頭兒,難道你死過嗎?”


蔡瀾說:“我活過。”


蔡瀾一生,就是去吃,去喝,去玩,去樂,有趣地活着。


蔡瀾曾豁達地寫道:“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之路,既然早就知道,爲什麼不去玩?活得不快樂,再長壽又怎麼樣?今天比昨天活得更加快樂,這纔是人生的意義。”


金庸在《射鵰英雄傳》中杜撰了一道“二十四橋明月夜”,蔡瀾嘴饞不已,和幾個香港名廚反覆琢磨,將整隻金華火腿鋸開,用電鑽挖二十四個洞,用雪糕器舀出圓形的豆腐塞入洞中。


猛火蒸八個小時,果然做出了金庸筆下令洪七公食指大動的“二十四橋明月夜”。


嘗一口,豆腐皆入味,蔡瀾大呼過癮。


每到一地,蔡瀾必定提着菜籃悠閒地逛菜市場,看着豐盛新鮮的瓜果蔬菜朝自己微笑,心滿意足地提一滿籃回家,變成一頓美味佳餚。


當一個人每天興致勃勃地參與柴米油鹽的生活,對世間萬物、人生百態充滿好奇,不因年歲增長而喪失玩心,這樣的人,誰能說無趣呢?

賈平凹:“人可以無知,但不可以無趣。



“生活的最有意義的人,並不是年歲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對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活得有趣,在人間煙火裏感受生活的詩意,在一蔬一飯中找到人生的樂趣,將每一個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才能如蔡瀾一樣理直氣壯地說:“我活過。”


一輩子很短,不要在唉聲嘆氣中虛度時光。


去做一個有趣的人,去尋找生活的樂趣,去過有趣的人生。


因爲有趣的人配得上這世間的一切美好!


本文源自網絡 @中國傳統文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