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第二節片尾

這裡,78分鐘的大學問八講節目裏,是把講座結束後的問答環節跟大合唱環節剪到一起作為節目的第三節。

這樣做的考量大概是因為這都是屬於跟觀眾的互動場景,剪輯在一起從節目的表達上顯得能更加完整一些。

其實這兩部分還是有不同的,明顯的,一個是龍教授提問別人、另一個是龍教授回答別人的提問。

而2016年12月17日和18日這兩天的所謂「港大演講事件」的操作,也是以這兩個環節的視頻內容作為底本的。

而香港電臺的節目製作團隊,也許並沒有想到他們對現場採集的素材的取捨,會被人用來炮製熱點事件。

我感到奇怪的是,大學問八講的78分鐘節目是在2017年2月13日播出,香港電臺對大合唱環節跟那個《義勇軍進行曲》的環節的處理完全不同:後一個補充進了大量的細節、雖然不完整但是基本反映了現場的真實語境;而前一個兩個版本幾乎完全一致。

這裡有兩個可能,一個是香港電臺的素材裏就是這麼多、而現場的真實語境就是如此;另一個可能就是不希望這個事件再次成為熱點,對這一環節做了淡化處理。

龍教授的回應文章裏講過,是她邀請現場觀眾合唱的。而香港電臺的足本節目裏沒有對這個「邀請」的說法提供更多的細節。

要麼這個「邀請」的動作沒有那麼明顯,要麼是節目製作方覺得這事無關緊要。

而實際上,這個事情已經變得很重要了。

我的觀點是,這一部分的視頻素材真的是需要完整公開,因為這邊病毒視頻的流行已經把這個講座炒作成熱點事件。不出意外,這個事件的惡劣影響會跟隨龍教授一生。

所謂「尷尬」、「反問」、「臺獨」、「雙標」這些對龍教授的指責和塗抹,在完整視頻的面前會不攻自破。

相同的,如果完整視頻的公開,證明瞭龍教授並沒有「邀請」的行為,那她之後的回應文章裡面就是在撒謊。

因為這一次事件,龍應臺在很多人心中的形象已經是一個鐵杆反共臺獨分子了,如果下一次龍應臺再一次進入大眾的討論,肯定會有人那這次事件裏的截圖當作鐵證來證明龍應臺的一貫反動。

而作為信息源的香港電臺,是否需要對真正的事實做出發布呢?

我認為,最起碼要重新發布一下大合唱那1分19秒幾個機位的原始素材,因為我認為從節目的影響來看,對素材的編輯已經對香港電臺的公信力造成了傷害。

這是我之前摘錄過的香港電臺的《製作人員守則》 :

前面的這幾項,只是用來檢視節目本身,可以說節目本身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可惜,當節目已經被人歪曲利用,那節目本身的說服力就沒有原始素材大了。

當一個半小時的演講被切出一個碎片,然後那純凈自然、敞開傾聽的片刻突然變成一個刀光劍影的東西,我只能說,這樣充滿猜疑地活著,不累嗎?

而且講座的主講人已經就剪輯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製作方是否應該用原始素材來證明或者修補一下自己的公信力呢?對節目的歪曲利用明明是讓龍教授跟香港電臺都成了受害者,那麼從道義上講,是不是助人也算是自助?

正因為這個事情沒有發展到名譽權官司提堂那麼嚴重,原始素材的發布就不會有那麼多的顧忌和障礙。

畢竟,香港電臺也是受害方之一。

香港電臺的架構是這樣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