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杜克大學

在NCAA半決賽中以1分之差被密歇根州立大學淘汰出局,奪冠夢想化為泡影。「準狀元」zion的大學籃球生涯也隨之結束,不出意外的話,下一次見到他就是在NBA了。

「瘋三」之旅的四場比賽,他場均得到26分8.5板1.75蓋帽,命中率高達61%。看過比賽的都知道,他的搭檔巴雷特得分手段多樣,天賦異稟,技巧嫻熟,但心理素質不過硬,發揮不夠穩定,球場大局觀以及領袖氣質有所欠缺。zion則是杜克真正的核心,是球隊的靈魂,之前因為扭傷膝蓋休戰的那幾場比賽能明顯看出,缺少zion的杜克像是瘸了一條腿在打球,顯得六神無主。而他傷愈復出後,球隊馬上容光煥發,重拾統治力。

話說前兩天NBA名宿「大將軍」阿里納斯曾吐槽過zion,且言辭極為犀利,根本不給這位小老弟面子,大概意思是說:「這傢伙沒啥技巧,空有一身鋼筋鐵骨,得分全是隊友助攻和低位強打,怎麼能和技術細膩的詹姆斯比呢?這傢伙相當於韋少的身高長了奧尼爾

新秀時期的體重,這合理嗎?肯定不合理啊。」那麼問題就來了,zion真的像「大將軍」所說,是個只靠身體打球的莽撞人嗎?

先給結論:不是。要想知道zion為什麼是「準狀元」,只看精彩集錦是遠遠不夠的。

他的扣籃之殘暴,蓋帽之兇殘,以及一切關於身體素質的恐怖景象,這裡就不贅述了,去看他的精彩集錦就好了。我想諸位大概也會有疑問,如果他只是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莽漢,那些火眼金睛,精明算計的球探們還會如此堅定地選他作為選秀大年的狀元嗎?連我們都明白的道理,人家肯定也不會犯傻把。的確,zion在身體素質以外的特質,纔是他統治球場,霸佔新聞頭條的關鍵。

超越隊友巴雷特,zion比他強在哪?

先交代一下背景,zion在本賽季初期並不是狀元最大熱門,當時的「準狀元」是他的隊友RJ巴雷特。簡單介紹下巴雷特的身世,出生在運動世家,母親是田徑運動員,父親曾是加拿大著名籃球運動員,其先天條件不言而喻。更厲害的是,他的教父是大名鼎鼎的史蒂夫納什,據說他出生後的第一輛嬰兒車就是納什給買的。一句話總結,巴雷特就是我們常說的那種贏在起跑線上的「別人家的孩子」。

巴雷特在上大學前的功績的確配得上人們對他的讚美,他曾帶領加拿大青年隊戰勝美國青年隊,一戰成名,威震四海。他是那種典型的天才,看外表就知道,修長的四肢,標準小前鋒身高,投籃動作標準飄逸,運動能力極佳,還長了一張帥氣的「明星臉」,他的技術特點也和當代籃球趨勢吻合,持球型打法,能作為組織前鋒角色,扛起主攻任務,能擋拆能強投三分。如果你是球隊總經理,你肯定願意選巴雷特作為建隊基石,因為他既有不世出的天賦可以保證上限,又有明確的發展路線,讓你幾乎能憧憬到他未來打球的樣子,換言之,只要穩步發展,他未來的模板就是類似喬治、倫納德這樣的球隊當家鋒線,你能不心動嗎?

再看zion,首先顏值遠不如巴雷特,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他201cm的身高,普普通通的臂展,卻有大中鋒般的體重,雖然不影響他近乎殘暴的運動能力,但眾所周知,體重越大,對膝蓋的壓力就越大,傷病風險就越大。健康時可以飛天遁地,萬一受傷了呢?在NBA緊密的賽程和激烈的對抗下,傷病永遠是躲不過的話題,一旦他遭遇傷病,他還能有統治級表現嗎?

至少從技術類型來看,zion投射一般,經常被放投,持球技術尚可,但不算頂級,打法也偏向內線風格,出手區域集中在籃下,顯然這種打法類型不太適合當今的NBA。從這個角度看,zion如果受傷,影響將是不可估量的,實際上NBA也有很多類似的例子,生涯早期飛天入地,盡顯天賦,遭遇傷病後急轉直下,泯然眾人,甚至淡出視野。很多人拿他和格里芬對比,格里芬受傷後扣籃少了,但至少能靠技術生存,zion呢?

所以經過以上的推論,我想大家大概也能明白了,zion在技術類型有硬傷的情況下,用一個賽季的表現收穫如此之高的聲望,力壓隊友巴雷特獲得「準狀元」稱號,一定不只是身體素質超羣的原因,必然會有其他令人折服的特質。下面就來一探究竟。

zion到底好在哪?

回合1:

這一球一般會被總結為一次靠瞬間爆發力形成的搶斷。但仔細觀察後你會發現,在對方後衛摘下籃板的一剎那,zion處在所有杜克球員中的最後一個(要多看幾遍動圖,沒有視頻清晰),也就是說對方在拿下籃板直到發動快攻長傳的整個過程,zion前面明明有四個隊友,可是最終完成搶斷的卻是他。

想像一下,這就好比在教室裏,老師在講臺上授課,不小心手裡的粉筆掉在地上,坐在第一排的同學好心想去幫老師撿起來,但剛一起身,發現坐在最後一排的同學已經衝到講臺前撿到粉筆了。你心裡肯定明白,這不只是速度快的問題,而是要時刻保持注意力集中,並且提前預判,猜到了對手大概的行蹤和意圖,纔可能做到。這就是所謂的球場感知力,如果zion看到對方做出傳球動作再啟動,他就是博爾特也追不上,人再快能有球飛的快嗎?

(對方在後場運球發起進攻時,zion是杜克最靠後的隊員)

回合2:

這一球體現的是瞬間反應能力,在高速運動中,全力起跳後突然遭遇二人圍堵,差一步就要被造成進攻犯規,此時像他這種魔鬼筋肉人,一般心裡都會預想隔人暴扣之類的場面,但zion沒有,他為了避免被吹進攻犯規選擇了傳球,而且第一時間觀察到了底角的隊友。瞬間判斷力+球場大局觀,體現的淋淋盡致。

回合3:

這一球體現的快攻中的傳球功夫,張飛繡花的既視感。

回合4:

這是典型的破二三聯防招式,罰球線接球策應,NCAA裏充斥著大量聯防,這也是對付zion最好的辦法,破解二三聯防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攻克罰球線,zion在罰球線附近接球後必然會吸引協防,此時的抉擇就尤為重要,或攻擊或傳球,必須提前做判斷,處理得當可直接攻破防線,反之若晚一拍也可能前功盡棄,別看這球就像是一個普通的分球助攻,但其中的博弈充分展現了zion的籃球智商和大局觀。

回合5:

前場籃板二次進攻是zion的法寶之一,配上我這不太完整的動圖,您肯定會認為他是靠彈跳碾壓對手才搶到的,當然這麼說也沒錯,你放一個小託馬斯肯定搶不到。開個玩笑,這一球關鍵要看他起跳之前的動作,注意觀察,他在卡位的時候是站在對手身後的,在對手的視野裏,zion已經被我卡住了,我是處在有利位置的,這種心態很容易放鬆警惕,也是zion為其設下的圈套。

當籃板落下的一剎那,zion突然做了一個從左到右的擺脫動作,瞬間佔據籃板有利位置,對手甚至沒有任何察覺就失去了先機,於是纔出現了最後這一幕飛龍在天摘下籃板的景象,如果zion被死死卡住身位,跳的再高也沒用,還可能被吹犯規,正是他對籃板落點的嗅覺,和擺脫搶位的判斷,才促成了這一回合。那麼是前面的預判擺脫重要還是最後彈跳重要呢?不難理解吧。

回合6:大戰黑鐵塔

最後這一組動圖是杜克和中佛羅裏達大學的比賽中,身高229cm的「黑鐵塔」塔科和zion的直面對決,只看身高,zion至少矮了一頭多,再加上臂展,只會更懸殊。

第一回合,zion在籃下強起,直接被塔科按了下來,按說以zion的勇猛,啥時候喫過這種虧?別說蓋帽了,敢在空中和他對抗的都沒幾個。沒喫過虧的zion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他會如何處理?要是我們普通人大概就會慫了,畢竟這傢伙太高了,沒見過這號人,不能強人所難啊。

Zion選擇的卻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你不是高嗎?好,那我比你更高就是了,後面兩球簡直有慘絕人寰的既視感,第一球zion在空中飛了一會,發現還是沒他高,於是空中將其頂開後,落地二次進攻再來,。第二球所幸加大力度,將腿部能量值注滿,一點面子也不留了,直接飛到塔科頭上將球打進,還造成犯規。

怎麼樣?就是這麼殘暴,這就是zion的決心,在籃球場上,不是每一個能飛能跳的人都有孤注一擲的決勝心,這是勝利者的獨有屬性,也是巨星的標配特質,包括第一張圖裡的搶斷,體現的都是對勝利的執著和信念,這些特質是數據無法體現的,但卻是最能吸引球探和球隊總經理的。看過那場比賽的都知道,中佛羅裏達大學在塔科在場時讓杜克很難受,他一下場杜克就來勁,但塔科因為犯規問題出場時間受了限制,為什麼會有犯規麻煩呢?還不是拜zion所賜。

當然他還有一些硬傷,比如投射能力一般,在當今NBA不好混,比如打法偏內線,身高又不足,不好找到自己的位置。但這些都是可以解決的,投籃不準可以練,打法可以調整。他在大學賽場上展現的求勝心、大局觀、專註力,纔是他除了身體素質之外最吸引人的部分,也是他力壓重人成為「準狀元」的真正原因。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公眾號:木南說球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