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懷他的時候,他帶給我很多溫暖,在應該寒冷的冬天卻違反一貫的溫度,

大多數人都會同意那是一個特別溫暖的冬天,有好幾天的時間熱的就像夏天。

當真正寒冷的時候,我也總是感受到從肚子傳來的溫度不斷溫暖著我的全身。

那是我叫他太陽的原因。

 

我愛我的孩子,是一天一天形成的,我原本不知道怎麼愛人,

是我在成長的過程當中,看到、聽到、感受到被愛,然後慢慢的學習為人付出、犧牲,

這就是去愛。

然而,在懷胎的初始不是那麼真實,而是在懷胎的過程當中、與人討論、感受胎動,自己的冥想,

這些想像讓我與自己的孩子產生連結,渴望看到他,想像與他之後相處的日子。

然後我慢慢的付出了時間和心力來關心他,開始挑選自己喫的食物和過的生活,這就是開始愛了。

然後再出生以後,妳日復一日、夜復一夜的餵奶,妳思考自己的教養態度為何,想要塑造的孩子,

妳想給他的,他自己所表現的不斷在磨合和調適當中。

上網查找所有可以的資訊,聽聽別人的經驗、專家的意見,從自己的爸媽和公婆口中聽聽過去的老公和自己,

從中找到自己想要給的,和現實能夠適配的。

 

在我懷胎前,常常在想許多爸媽為何不能堅守自己的教養信念?為何事實就擺在眼前卻不願嘗試?

當我成了媽媽才發現,在那一夜又一夜的折磨當中,妳看見自己的崩解,

妳慢慢的妥協,就像處在大海當中的一艘小船,或一座小島,而且是正中央。

有時候在連續的疲累之下,我就在凌晨三四點左右,對著自己的兒子悄聲說:以後你就都喝配方奶吧!我再也不要餵你了。

趁著這個時候,我說出了自己的心底話,卻也不是真心相信,我還想嘗試的,

只是還是有一分脆弱,不想要讓人知道。

 

我喜愛這種日日夜夜的拉鋸嗎?這和我之前的想像有差距嗎?

我可以和你說,在我小時候就立志成為一位母親,在我國中之後就渴望和愛的人結婚生子,

在我交往前就期待著認識與自己價值觀相合的對象,

在我結婚前我就期待一起建築擁有共同目標的生活,

在我懷胎前我日日期待著看到驗孕棒兩條線的那一刻,我甚至買了好幾個以便有感覺的時候隨時可量。

我時時看著育兒書籍,與許多媽媽們交談,規畫著自己想要的教育觀,

然後這一刻來到,我在醫院裡半睡半醒的懷抱著自己的嬰兒。

 

然後是感覺上無止盡的產後修復與坐月子和餵奶循環

然後在這過程當中,因為老公和家人的支持而往前推進,那樣的力量讓我勇敢了,

那樣的付出讓我去愛了,當我看著自己的孩子睡著的臉龐,我滿足了。

也許我再怎麼準備也不知道如何面對這一切的到來,這和我想像的有差距嗎?我根本想像不到。

但是我後悔嗎?我不。

我很感謝我可以因此而犧牲而長大,這纔是真正的愛。

 

有幾個以前認為不可能但現在卻出現在我身上的媽媽病特徵:

1.認為自己最瞭解自己的小孩,別人說甚麼都要花兩百年才能冷靜下來想想是不是該聽

以前的工作是輔導幼兒的家長和老師,有時候會對某些家長的態度覺得奇怪,跟你講怎麼做為什麼理由一堆,

老是告訴我有多難,最後補上一句:老師你生了就知道了。好我來生生看!

生了以後真的是就知道了=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