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財經APP記者 徐津晶

  (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與特朗普在白宮會面,來源:美聯社)

  本已消停近一年的歐美貿易摩擦戰火重燃。

  華盛頓當地時間4月9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佈了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於年內第二次下調全球經濟增速至3.3%,較今年一月做出的預測下調了0.2個百分點。IMF指出,貿易摩擦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

  IMF話音剛落,美國總統特朗普就在推特上向歐盟“開炮”,指責歐盟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協定,多年來對飛機製造商歐洲空中客車公司(以下簡稱“空客”)進行補貼,並宣佈要對價值110億美元的歐盟商品加徵關稅。

  據英國《金融時報》4月12日的報道,歐盟各國政府將支持與美國開啓貿易談判,此前巴黎方面放棄了將談判推遲至5月歐洲議會選舉之後的嘗試。

  各國同意,對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與華盛頓展開談判的授權,將在週一由部長們投票表決,而不進行討論,這爲一項基本上聚焦於取消工業品關稅的協議的前期工作鋪平了道路。

  世界兩大經濟體貿易紛爭再起

  2018年5月,美國宣佈對從加拿大、墨西哥和歐盟國家進口的鋼鐵和鋁製品分別徵收25%及10%的關稅。隨後,歐盟方面立刻回擊,對包括摩托車、橙汁、牛仔褲等在內總額約爲32.4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徵收25%的關稅。由此,歐美之間的貿易關係陷入僵局。

  兩個月後,特朗普接過了歐盟拋來的橄欖枝,與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的“破冰”會談在華盛頓舉行,就緩和美歐貿易緊張關係達成協議。會議期間,歐盟承諾歐盟將提高購買美國大豆的力度,並進口更多美國液化天然氣,以此換來美國暫緩鋼鋁關稅的“休戰書”,將關稅臨時豁免期持續到2019年6月1日。同時,雙方還同意朝着工業產品“零”關稅的目標邁進。

  據華爾街見聞報道,如今歐盟正處於與特朗普政府就工業產品關稅“三零”(零關稅、零非關稅壁壘和零補貼)授權條款進行談判的最後階段。

  然而離關稅臨時豁免到期還剩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歐美之間不僅沒有談成任何實質性的貿易進展,長達15年之久的“空客-波音航空補貼之爭”又再次讓雙方關係出現裂痕。

  歐美雙方都相互指責對方給予各自的航空業支柱——空中客車與波音兩家公司非法補貼,協助它們在全球噴氣機產業中獲得競爭優勢。3月28日,WTO做出裁定,認爲是美國仍在違規補貼波音公司。

  顯然,美方對裁定並不認同,基於歐盟也曾被WTO判定爲非法補貼空客,於是此次美方選擇先發制人。4月8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在網站上公佈了一份加徵歐盟產品關稅的初步清單,涉及美對歐盟進口商品金額約110億美元,總計327個商品條目。初步的加稅清單分爲兩部分,第一部分只針對法國、德國、西班牙、和英國四國的航天航空器、及其零部件,第二部分則覆蓋了28個歐盟成員國,涉及商品從海鮮、奶酪和水果到化工製品、紡織服裝、光學設備等。

  據路透社報道,歐盟也立刻着手擬定針對美國的報復性徵稅計劃。

  “兩大航空集團的博弈只是歐盟和美國貿易摩擦的導火索,”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義桅向時代財經指出,歐美貿易摩擦背後,一是反映出美國發動全球貿易戰,是單邊貿易主義擡頭,謀求重新制定貿易規則促進產業迴流的計劃;二是表現了歐洲在經濟動能轉換時期的一個應對方式。

  世界經濟未來是雨還是晴?

  正如IMF首席經濟學家Gita Gopinath所說,當前全球經濟正處於一個微妙的時刻。

  在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IMF二度下調了對歐盟和美國這兩大經濟體的經濟增速預測。報告對歐元區19國的經濟總量增速預期,已從年初的1.5%下調至1.2%,是6年來增幅最小的一年;對美國的預期也降低至2.3%。該報告認爲,市場上普遍悲觀的投資預期可能導致股市下跌,削弱企業收益。

  (IMF首席經濟學家Gita Gopinath於《世界經濟展望報告》記者會, 來源:半島電視臺)

  “歐美經濟增長下調,對外而言不僅讓發達國家經濟承壓,也會給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帶來消費萎縮的隱患,”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楊成玉在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對歐盟內部而言,貿易摩擦會衝擊其汽車、航空等支柱型產業,因而造成經濟增長大幅減速。”

  但是與此刻歐美雙方劍拔弩張的貿易氣氛不同,楊成玉認爲,歐美的雙邊貿易摩擦將迎來緩和。“他們之間只是基於現在已有的產業矛盾展開談判,並不會擴大影響至所有的經濟面。”

  的確,相較於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表現出強硬的貿易態度,歐盟貿易專員Cecilia Malmstrom週三在記者會上的表述則給了雙方一個言和的臺階。她表示,歐盟方面希望避免與美國的貿易緊張局勢升級,希望通過對話以友好的方式來解決這一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不僅是歐美貿易摩擦有望迎來緩和,IMF總裁總裁拉加德亦表示,世界經濟還未至衰退。IMF的報告指出,全球經濟增長將在2019年下半年迎來複蘇,並且在明年將穩定在3.6%。

  最近幾周,一系列提振經濟信心的消息陸續在全球各地出現,其中包括美聯儲決定暫停加息、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和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雙雙回升等。

  與此同時,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美國就業市場的表現也令人滿意。

  “美國經濟的核心來自於消費,而消費的核心來自於就業。因此,只要就業數據穩定,美國經濟的前景相對樂觀,”美國資產管理公司匯盛金融的首席經濟學家陳凱豐向時代財經分析道,“最新的數據顯示,美國3月份的新增就業人數是19萬6千人,如果今後幾個月就業增長繼續維持目前的水平,美國的宏觀經濟可以說是健康運行。”

  與此同時,陳凱豐指出,2020年美國將再次迎來大選年,因此從今年下半年開始,特朗普政府將會實施一系列經濟刺激政策。“三季度起,美國經濟預計將迅速拉昇,雖然過熱和通貨膨脹的風險也會伴隨增加,但經濟表現一定會向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