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萬物生長,清明已至,春意盎然

  同時,清明節也是中華民族

  最隆重盛大的祭祖節日

  在這天我們禮敬祖先、慎終追遠

  飛天,是中華民族千年之夙願

  無數有志之士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航天事業

  默默無聞,艱苦奉獻

  今天,讓我們來共同緬懷逝去的科學家

  1999年9月18日,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週年之際,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對當年爲研製"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予以表彰,並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亞、孫家棟、任新民、吳自良、陳芳允、陳能寬、楊嘉墀、周光召、錢學森、屠守鍔、黃緯祿、程開甲、彭桓武"兩彈一星功勳獎章",追授王淦昌、鄧稼先、趙九章、姚桐斌、錢驥、錢三強、郭永懷"兩彈一星功勳獎章"(以上排名按姓氏筆畫爲序)。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共授予23人,主要授予在航空航天、核武開發、國防科技中有重特大貢獻的人。

  目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僅3人健在。

  緬懷兩彈一星元勳

  (按姓氏筆畫爲序)

  于敏

  (1926.8.16-2019.1.16)

  出生於河北省寧河縣(今天津市寧河區)蘆臺鎮,核物理學家,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中國“氫彈之父”。

  在中國氫彈原理突破中解決了一系列基礎問題,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形基本完整的設想,起了關鍵作用。此後長期領導核武器理論研究、設計,解決了大量理論問題。對中國核武器進一步發展到國際先進水平作出了重要貢獻。從20世紀70年代起,在倡導、推動若干高科技項目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1987年和1989年三次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94年獲求是基金傑出科學家獎。1999年被國家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1985年榮獲“五一勞動獎章”。1987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2015年獲2014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于敏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並獲評“國防科技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推動者”。

  王大珩

  (1915.2.26-2011.7.21)

  生於日本東京,原籍江蘇省吳縣(今蘇州市)。“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原名譽所長,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著名光學家,中國近代光學工程的重要學術奠基人、開拓者和組織領導者,傑出的戰略科學家、教育家,被譽爲“中國光學之父”。

  朱光亞

  (1924.12.25-2011.2.26)

  湖北武漢人,中國核科學事業的主要開拓者之一,吉林大學物理學創始人之一,“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入選“感動中國2011年度人物”,被譽爲“中國工程科學界支柱性的科學家”、“中國科技衆帥之帥”。

  朱光亞早期主要從事核物理、原子能技術方面的教學與科學研究工作;20世紀50年代末,負責並組織領導中國原子彈、氫彈的研究、設計、製造與試驗工作,參與領導了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的制訂與實施、國防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組織領導了禁核試條件下中國核武器技術持續發展研究、軍備控制研究及武器裝備發展戰略研究等工作,爲中國核科技事業和國防科技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任新民

  (1915.12.05-2017.2.12)

  出生於安徽省寧國市,航天技術與液體火箭發動機技術專家,中國導彈與航天技術的重要開拓者之一。

  1980年當選爲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1985年當選爲國際宇航科學院(IAA)院士。領導和參加了第一個自行設計的液體中近程彈道式地地導彈液體火箭發動機的研製,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2項、求是基金傑出科學家獎、中國載人航天工作突出貢獻者功勳獎章、“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等。

  任新民是中國航天事業五十年最高榮譽獎獲得者,從事導彈與航天型號研製工作,在液體發動機和型號總體技術上貢獻卓著。曾作爲運載火箭的技術負責人領導了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發射;曾擔任試驗衛星通信、實用衛星通信、風雲一號氣象衛星、發射外國衛星等六項大型航天工程的總設計師,主持研製和發射工作。是兩彈一星元勳之一、“中國航天四老”之一。

  吳自良

  (1917.12.25-2008.5.24)

  浙江浦江人,材料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

  50年代,從事蘇聯低合金鋼40X代用品的研究,對建立中國低合金鋼系統有示範作用。60年代,領導並完成了鈾同位素分離用“甲種分離膜”的研製任務。1988年轉向研究高溫超導體YBCO中的氧擴散機制,求得了精確的氧擴散率和擴散激活能,在磁控濺射c取向薄膜中,發現膜的增氧速度,端賴於垂直c-軸單晶的位錯管道所提供的快速氧輸運過程。1980當選爲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陳芳允

  (1916.4.3-2000.4.29)

  浙江台州黃岩人,無線電電子學家,中國衛星測量、控制技術的奠基人之一,“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國防科技大學教授。

  陳芳允長期從事無線電電子學及電子和空間系統工程的科學研究和開發工作,是中國衛星測量、控制技術的奠基人之一。1957年,原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時,他即對衛星進行了無線電多卜勒頻率測量,並和天文臺的同志一起,計算出了衛星的軌道參數,該方法成爲以後中國發射人造衛星所採用的跟蹤測軌的主要技術之一。1965年,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研製工作正式啓動。陳芳允擔任了衛星測量總體技術負責人。

  陳能寬

  (1923.5.13-2016.5.27)

  著名金屬物理學家。湖南省慈利縣人,男,中共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陳能寬歷任第二機械工業部北京第九研究所(中物院前身)實驗部主任、副院長、院科技委主任、院高級科學顧問,核工業部科技委副主任,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科技委副主任等職。中國核武器事業的奠基人之一,“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原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長。

  楊嘉墀

  (1919.7.16-2006.6.11)

  江蘇吳江人,空間自動控制學家。航天技術和自動控制專家,儀器儀表與自動化專家,自動檢測學的奠基者。中國自動化學科、中國自動化學會和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的創建人之一。

  楊嘉墀長期致力於中國自動化技術和航天技術的研究發展。參與制定中國空間技術發展規劃。領導和參加包括第一顆衛星在內的多種衛星的總體及自動控制系統的研製,返回式衛星和東方紅一號衛星。多次參與中國空間計劃方案論證工作。主持人造衛星姿態控制系統的研究與發展。在三軸穩定的返回式衛星和科學探測衛星的發展中作出重大獻。

  錢學森

  (1911.12.11-2009.10.31)

  漢族,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臨安。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被譽爲“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1934年,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曾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州理工學院教授。1955年回國。1956年初,錢學森向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同時,錢學森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所——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並擔任首任院長。他主持完成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規劃,參與了近程導彈、中近程導彈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直接領導了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第一個星際航空的發展規劃,發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論和系統學等。在錢學森的努力帶領下,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屠守鍔

  (1917.12.5-2012.12.15)

  浙江省湖州市人,火箭總體設計專家,與任新民、黃緯祿、樑守槃一起尊稱爲“中國航天四老”。

  屠守鍔同志早年從事飛機結構力學的研究與教學工作,後投身我國導彈與航天事業,長期從事導彈與火箭總體技術理論研究與工程實踐工作,對導彈研製過程中重大關鍵技術問題的解決、大型航天工程方案的決策、指揮及組織實施發揮了重要作用,是中國導彈與航天技術的開拓者之一。

  黃緯祿

  (1916.12.18-2011.11.23)

  安徽蕪湖市人,中國著名火箭與導彈控制技術專家和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之一,“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首枚潛地導彈總設計師,中國第一艘核潛艇副總設計師,中國陸上發射井液體戰略導彈副總工程師,水下核潛艇固體潛地戰略導彈總設計師,陸上機動車固體戰略導彈總設計師和地空導彈武器系統總設計師,知名導彈專家,被譽爲“巨浪之父”、“東風-21之父”。

  黃緯祿長期從事導彈武器系統研製工作,他成功的領導中國第一發固體潛地戰略導彈的研製。他提出“一彈兩用”設想,將潛地導彈搬上岸,研製成功陸基機動固體戰略導彈武器系統,這兩個型號的研製成功,爲中國固體戰略導彈研製提供了理論依據,探索出中國固體火箭的研製規律,填補了中國導彈與航天技術的空白。

  程開甲

  (1918.8.3-2018.11.17)

  漢族,中共黨員、九三學社社員,江蘇蘇州人。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2013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我國核武器事業的開拓者之一,中國核試驗科學技術體系的創建者之一。

  程開甲是中國核武器研究的開創者之一,在覈武器的研製和試驗中作出突出貢獻。開創、規劃領導了抗輻射加固技術新領域研究。是中國定向能高功率微波研究新領域的開創者之一。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99年被國家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2013年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7年7月28日,被授予“八一勳章”。2018年3月27日,獲得“世界因你而美麗——2017-2018影響世界華人盛典”終身成就獎”。2019年2月18日,獲得“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榮譽。

  彭桓武

  (1915.10.6-2007.2.28)

  出生于吉林長春,祖籍湖北省麻城縣,物理學家。

  彭桓武長期從事理論物理的基礎與應用研究,先後在中國開展了關於原子核、鋼錠快速加熱工藝、反應堆理論和工程設計以及臨界安全等多方面研究。對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做了許多開創性的工作。對中國第一代原子彈和氫彈的研究和理論設計作出了重要貢獻。 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95年獲何樑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1999年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王淦昌

  (1907.5.28—1998.12.10)

  出生於江蘇常熟,核物理學家、中國核科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

  1964年,他獨立地提出了用激光打靶實現核聚變的設想,是世界激光慣性約束核聚變理論和研究的創始人之一。王淦昌作爲中國核武器研製的主要科學技術領導人之一、核武器研究試驗工作的開拓者,參與了中國原子彈、氫彈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研製的試驗研究和組織領導,是中國核武器研製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曾榮獲兩項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等獎項。

  鄧稼先

  (1924.6.25-1986.7.29)

  出生於安徽懷寧,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研製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爲中國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發做出了重要貢獻。

  1948年至1950年,鄧稼先在美國普渡大學留學,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畢業當年,他就毅然回國。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研製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始終在中國武器製造的第一線,領導了許多學者和技術人員,成功地設計了中國原子彈和氫彈,把中國國防自衛武器引領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86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1987年和1989年各獲一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99年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由於他對中國核科學事業做出了偉大貢獻,被稱爲“兩彈元勳”。

  趙九章

  (1907.10.15-1968.10.26)

  浙江吳興人,出生於河南省開封市,中國著名大氣科學家,地球物理學家和空間物理學家,中國動力氣象學的創始人,東方紅1號衛星總設計師,中國人造衛星事業的倡導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國現代地球物理科學的開拓者。

  趙九章對大氣科學、地球物理學和空間科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是倡導和開拓中國地球科學數學物理化和新技術化的先驅。先後創立了不少地球科學研究機構,並開闢了許多新研究領域,如氣球探空、臭氧觀測、海浪觀測、雲霧物理觀測、探空火箭和人造地球衛星等,並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科學家,對中國地球科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姚桐斌

  (1922.9.3-1968.6.8)

  江蘇無錫人,冶金學、航天材料專家、火箭材料及工藝技術專家,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

  姚桐斌早年主要進行冶金鑄造方面研究,回國後開始從事導彈與航天工業的工藝、材料技術工作。1962年,姚桐斌組織制定了國防部五院材料工藝的研究方向,並按“材料要先行”的要求,安排組織材料工藝的預先研究。主持了液體火箭發動機材料的振動疲勞破壞問題和液體火箭焊接結構的振動疲勞破壞問題的研究,並應用到型號的研製工作上,對火箭部件的設計、選材和製造起了指導性的作用。

  錢驥

  (1917.12.27—1983.8.18)

  出生於江蘇省金壇縣。中共黨員,空間技術和空間物理專家,兩彈一星元勳,中國空間技術的開拓者。

  錢驥作爲我國空間技術的重要開拓者之一,領導衛星總體、結構、天線、遙測、電源、環境模擬等衛星關鍵技術研究,提出《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方案設想》的報告,是中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方案的總體負責人;參與制訂星際航行發展規劃,提出多項有關開展人造衛星研製的新技術預研課題,爲我國空間技術早期的發展做了很多開拓性工作,同時爲返回式衛星的研製做了大量技術和組織領導工作。

  1964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99年獲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錢三強

  (1913.10.16—1992.6.28)

  原名錢秉穹,核物理學家。原籍浙江湖州,生於浙江紹興,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始人,中國“兩彈一星”元勳,中國科學院院士。

  從新中國建立起,錢三強便全身心地投入了原子能事業的開創。他在中國科學院擔任了近代物理研究所(後改名原子能研究所)的副所長、所長,並於1954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55年,中央決定發展本國核力量後,他又成爲規劃的制定人,被選聘爲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郭永懷

  (1909.4.4-1968.12.5)

  山東榮成人,中共黨員,著名力學家、應用數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即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物理系首任系主任,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

  郭永懷長期從事航空工程研究,發現了上臨界馬赫數,發展了奇異攝動理論中的變形座標法,即國際上公認的PLK方法,倡導了中國的高超聲速流、電磁流體力學、爆炸力學的研究,培養了優秀力學人才。擔負了國防科學研究的業務領導工作,爲發展導彈、核彈與衛星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1968年12月5日,郭永懷因飛機失事殉職。1999年,郭永懷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是該羣體中唯一一位獲得“烈士”稱號的科學家。2018年7月,國際小行星中心已正式向國際社會發布公告,編號爲212796號的小行星被永久命名爲“郭永懷星”。

  整理編輯/楊若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