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小說「羅莉塔」1953年撰寫完成後,數十年來引發無數討論與爭議。到現在,蘿莉塔帶來更深遠的影響,已演變成新興次文化和時尚風格。

 

※蘿莉文化

 
蘿莉塔風格深受許多角色扮演者的喜愛。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蘿莉文化」是在日本形成的一種次文化,「蘿莉」是蘿莉塔的簡稱,基本定義為第二性徵已有第一次發育,但尚未完全發育成熟的女孩,大約介於10到14歲之間。蘿莉也用於指涉與其相關的事物,例如羅莉塔風格的衣服等。

「蘿莉文化」被充分運用在日本動漫、戲劇、文學、商品。動漫市場上,常常可見蘿莉的元素,不單指角色為小女孩,也包含喜歡或穿著蘿莉塔風格的角色設定。

有了蘿莉,當然也會有喜歡蘿莉的人,這也是一般熟知的「蘿莉控」。蘿莉控為「蘿莉塔情結」(lolita complex)的簡稱。 一般認為,蘿莉控為喜歡「蘿莉」的人或喜歡「穿蘿莉裝女性」的人,但不包含「喜歡穿蘿莉裝」的女性,整個詞彙不帶有負面意思;但也有一種說法,蘿莉控是指對蘿莉有性喜好的情結,略帶貶意。

而「蘿莉塔情結」也衍生出「蘿莉塔症候群」(Lolita Syndrome)。蘿莉塔症候群指的是更嚴重的心理狀態或行為,有些甚至涉及犯罪,除了對小女孩產生性幻想,甚至付諸行動,有些還會私下傳播或觀看裸體照片。

 
蘿莉塔風格的服裝常綴有蕾絲或荷葉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蘿莉塔時尚

「蘿莉塔時尚」(Lolita fashion)指的是擁有蘿莉風格的服裝飾物,發源地也在日本。其風格類似古典的少女裝,但不泛指女童裝。這種風格啟發自維多利亞時代的女童裝和洛可可時期的服裝,再綜合西方哥德與龐克次文化而形成。

典型的蘿莉塔風格包括及膝裙、蕾絲邊、絲帶、長襪、厚底鞋、精巧飾物等,風格極為華麗精緻。

蘿莉塔風格本身也經過演變,發展成各種不同的支派,最常見的典型風格為「古典蘿莉」、「甜美蘿莉」、「哥德蘿莉」、「龐克蘿莉」。

「古典蘿莉」(Classical Lolita)綜合維多利亞風格、巴洛克風格及洛可可風格而來。搭配柔和的深色、法國皇宮式腰身剪裁,散發成熟的氣質。

「甜美蘿莉」(Sweet Lolita)相較於古典蘿莉,看起來更加天真爛漫。服裝包含大量蕾絲及褶邊,也經常使用如粉紅、粉藍等「可愛顏色」。

「哥德蘿莉」(Gothic Lolita)融合了蘿莉文化與歐洲的哥德次文化。衣服顏色通常使用黑、白、暗藍、暗紅等色系,還會搭配蝙蝠、棺材、十字架圖樣的裝飾物。

「龐克蘿莉」(Punk lolita)結合了龐克文化,運用大量龐克元素,例如破爛布料、安全扣、鏈子、馬頭鞋等。

除了上述四種,許多「次生風格」也以此為基礎應運而生。如公主蘿莉塔、血腥蘿莉塔、鄉村蘿莉塔、和風蘿莉塔、中國風蘿莉塔等。

但有趣的是,蘿莉的名詞來源「蘿莉塔」小說,背景是設定在1940年代的美國,當時的衣著風格跟現在所熟知的蘿莉塔風格其實完全沒有關係。

 

【2014/12/05 數位新聞中心】  @ http://udn.com/

 

-------------------------------------------------------------------------------------

B003  

蘿莉Q講古時間到了!  今天這新聞犯了什麼錯呢!

1. 蘿莉( 名詞)-「蘿莉文化」 沒這個文化!  蘿莉(小妹妹)是來疼的!

                         喜歡小妹妹 戲稱為蘿莉控

2.萌系蘿莉(名詞)- 穿著日系風蘿莉塔洋裝的二次元女孩子,三次元是不存在的!

3.蘿莉打扮- 御宅界男子對COSPLAY& 動漫女孩裡"蘿莉塔裝扮"女(男)孩子的稱呼

                    蘿莉打扮限定於未發育的女孩子!  少部分是童顏巨乳(這好像比較受歡迎...喵?)

                    腐女孩子對這方面是很精通的,COSPLAY 模仿腳色是非常介意神韻的動作的相似被戲稱的畫是非常不禮貌的。

                    而且對於只是想仿的秀GIRL,只想拍女子攝影師 臭.酸.肥.油頭 非常難以忍受(歧視?)

4.蘿莉塔時尚 跟"蘿莉塔"小說沒有直接關聯 但是跟戀月姬 球體關節娃娃有同樣風格

蘿莉塔跟蘿莉差很多!  形容詞 &名詞

蘿莉塔 跟COSPLAY  跟 娃界 是不同次文化圈圈,三次元活動雖然不太熱絡於媒體,

但是網路 匿名版.黑特版 K島 是很活躍的^W^ ,所以記者們請好好做功課喔!

5.那"蘿莉塔"幹嘛跟COSPLAY畫等號?  可能是跟網路關鍵字. 閱覽率.口誤 為了增加血腥嗜血度有關 

 

歡迎指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