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登陸港股、美股、A股的教育公司開始交出成績單。在華南地區佔據K12培訓市場龍頭的卓越教育,營收、淨利潤依然保持增長,但由於加速擴張毛利率有所下滑。作爲公務員考試第一股,中公教育營業總收入達62.37億元,淨利潤11.53億元實現翻倍增長。而在登陸美股十年後,原先以機考服務爲主的ATA已經出售原主業,通過收購藝術留學教育公司ACG,試圖在美股上講述國際教育的新故事。

  對於財經作家吳曉波來說,其杭州巴九靈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能否被全通教育收購,成爲備受關注的話題。被深交所質疑爲“忽悠式重組”後,全通教育回覆表示收購屬於延伸產業鏈佈局,否認炒作股價、“吳曉波個人IP證券化”的說法。而在港交所已經通過上市聆訊的滬江,在本週由於擅自從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網絡出版服務,被上海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責令改正,罰款,對於急於上市的滬江這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在教育政策方面,教育部在本週表示,一些社會培訓機構擅自招收適齡兒童、少年,以“國學”“女德”教育等名義開展全日制教育、培訓,替代義務教育學校教育,這嚴重影響適齡兒童、少年成長髮展,危害國家和民族未來利益。教育部要求各地在2019年上半年儘快部署開展一次全面排查,糾正此類行爲。

  以下是本週教育要聞:

  被深交所質疑爲“忽悠式重組”,全通教育迴應收購巴九靈並非炒作股價

  3月31日,全通教育公佈擬以15億元收購巴九靈96%股權。發佈公告當天,深交所下發問詢函,要求全通教育覈實說明交易可行性,向投資者充分提示風險。

  全通教育認爲,巴九靈在企業等職業培訓方面具有內容、資源、渠道優勢,有利於突破校園的業務場景和範圍,加強職業教育發展;同時巴九靈可以藉助全通教育拓展至線上培訓。除了業務結合點,巴九靈良好的現金獲取能力及盈利能力,也是全通教育看重之處。

  儘管巴九靈目前的營收、利潤仍在增長,但高度依賴吳曉波本人的發展方式,導致深交所要求全通教育說明業務穩定性、可持續性,以及吳曉波個人IP的價值是否會發生變化。

  全通教育在回覆中承認目前公司仍對吳曉波個人存在一定依賴。爲此,吳曉波、邵冰冰簽訂7年競業禁止協議,3年對賭3.6億元淨利潤。目前雙方正在協商業績承諾和補償協議。

  詳情點擊

  課外輔導需求轉向,卓越教育押注語文與藝考市場

  愈發收緊的校外培訓整治,讓華南校外輔導的龍頭卓越教育在努力合規的同時,開始尋找新的增長突破口。面對2018年開始的校外培訓監管政策,卓越教育必須調整,以適應新的監管政策要求。由於意識到人文教育成爲考試的新趨勢,卓越教育開始佈局大語文戰略,目前已推出學科輔導類的“卓越語文”和文化素質類的“卓越大語文”。

  而在廣州市場,卓越教育認爲藝術類考生的數量開始激增,因此從2017年開始推出針對藝考生的高考輔導培訓,並計劃未來進一步開拓廣州藝考市場。除此之外,1對3主打性價比的線下輔導、教育信息化技術服務、在線教育,均成爲卓越教育在原業務之外計劃拓展的新領域。詳情點擊

  “公考第一股”首份年報:利潤翻倍,超額完成業績承諾

  在完成重大資產重組並順利登陸資本市場後,中公教育(002607.SZ)近日交出了上市後的首份年報。2018年,中公教育營業總收入達62.37億元,同比增長54.72%;淨利潤11.53億元,同比增長119.67%。

  對於營收大幅增長,中公教育表示,這歸因於培訓人數增長、客單價提升、經營效率提升等。在2018年,由於國家公務員考試減招,中公教育等公務員培訓機構被質疑業績承壓。但當年公務員考試招錄比達到95:1,考試競爭激烈程度加劇,因此中公教育認爲,這反向促進了考生參加培訓的意願。

  年報顯示在報告期內,中公教育的長週期課程比例持續提高,面授培訓整體單價增幅達到13.98%。中公教育認爲,公務員考試難度提高和學習週期加長等趨勢仍將繼續存在,這爲行業龍頭公司擴大領先優勢和規模效應創造了條件。詳情點擊

  收購藝術教育機構ACG,原機考服務商ATA轉向藝術留學市場

  在機考服務出售、回國後,AT試圖通過收購注入藝術留學服務,成爲新的主營業務。4月9日,ATA宣佈擬收購藝術留學公司ACG,尚未公佈具體收購金額。

  ACG創立於2006年,是國內較早提供藝術留學服務的教育培訓機構,提供作品集培訓、預科學習、主題遊學、留學諮詢等服務,教學涵蓋美術、設計、建築、影視、音樂等60多個細分領域。

  對於售出主業的ATA,尋找新的業務成爲當務之急。ATA曾表示主業將以國際K12教育作爲方向,並在2018年8月宣佈收購國際遊學公司美之旅,然而這場收購在2019年3月宣佈終止。對於本次收購,馬肖風在公告中表示在過去幾年中已經確定國際教育市場存在發展機會,並對發展迅速的藝術教育市場尤爲關注。根據初步協議的條款,本次收購將在2019年6月30日之前進行談判。詳情點擊

  因無資質運營網絡視聽服務,滬江被文化執法部門處罰

  等待登陸港股的在線教育公司滬江在近日遭到處罰。4月11日,中國掃黃打非網公佈,滬江網由於擅自從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網絡出版服務,被上海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責令改正,罰款共計4萬元。

  早在2018年7月,滬江已遞交招股書,並於2018年11月通過上市聆訊。然而,滬江的上市計劃至今沒有明確時間,而裁員、對賭失敗等負面消息開始流傳。在近期,根據天眼查顯示的公開資料,2019年4月8日滬江教育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發生股權質押,質押股權數額12373.7236,出質人爲上海互捷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該公司持有滬江31.99%的股權,公司大股東是滬江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兼總經理伏彩瑞。詳情點擊

  教育部: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以國學爲名傳授“三從四德”

  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禁止妨礙義務教育實施的若干規定》(簡稱《規定》),以切實保障國家義務教育制度實施,糾正嚴重影響適齡兒童、少年成長髮展的違法違規行爲。

  《規定》指出,近年來,一些社會培訓機構擅自招收適齡兒童、少年,以“國學”“女德”教育等名義開展全日制教育、培訓,替代義務教育學校教育,極個別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送子女去培訓機構或在家學習,無正當理由未按法律規定保障子女入學接受義務教育,導致相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和義務不能依法實現,妨礙了國家義務教育制度的實施,嚴重影響適齡兒童、少年成長髮展,危害國家和民族未來利益。

  《規定》強調,各地教育部門提高政治站位,增強法治意識,進一步加強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工作,於2019年上半年儘快部署開展一次全面排查,對機構或個人違法違規導致適齡兒童、少年未接受義務教育的行爲,堅決予以糾正,依法依規嚴厲查處問責,切實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詳情點擊

  ……………………

  教育相關新聞線索請添加個人微信號“界面EDU”(微信號:Bale_Li)

  關注微信公衆號“界面教育”(ID:jiemianedu),獲取更多深度教育內容與互動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