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痛苦的事,莫過於在學校疲憊地學了一天,回家還要完成作業。尤其是家裏有盡職盡責的家長,孩子想偷懶都不行。其實寫作業這件事,孩子和家長都不喜歡。孩子是因爲希望有更多玩耍的時間,可有作業的負擔,也就只能打消了這些心思。作業不僅繁重,難度還大,不寫完又不能睡覺,有些孩子寫作業到晚上12點,是常有的事。可每天的學習任務必須完成,不寫完就沒辦法去學校面對老師,再辛苦也只能硬撐下去。

  陪孩子寫作業,父母也痛苦,本來白天工作忙了一天,晚上也不能休息,得給孩子安排學習計劃。孩子遇到不會的問題,父母就得幫他們解答。最煩惱的是現在小學生的題目,有些連大人也做不出來,孩子用求助的眼神望着父母的時候,父母只能擡頭數星星。陪孩子寫作業,有時真會感覺智商受到考驗。而且,當孩子怎麼教都不會的時候,家長可能會立刻火冒三丈,有種想把自家孩子丟出去的想法。

  網絡上曾經有個父母陪孩子寫作業的搞笑視頻,孩子坐在書桌前,爸爸坐在一旁輔導作業。爸爸說:“5+7這麼簡單的公式你怎麼就不會算了?”孩子一臉無奈,爸爸接着說:“算不出來,你還不會掰手指嗎?你試試看,先數5個手指,再數7個手指。”孩子聽了爸爸的話,很認真地數數,最後爸爸問:“5+7等於多少?”孩子搖搖頭說:“不知道”。

  這時候爸爸已經到了爆發的邊緣:“你數給我看看,怎麼就不知道了。”小女孩從1數起,當數到10時說:“手指不夠我數啊”。在一旁錄視頻的媽媽聽到這個回答狂笑,爸爸則是一臉黑線,估計是被女兒的回答給驚到了。

  一份作業的“痛苦”,兩個人承擔

  這些陪孩子寫作業的場景,別人可能就把它當成一種笑話,笑過之後也不會有特別的體會。可對於深夜還在寫作業的孩子和陪伴他們的父母,卻是真真實實一段難熬的時光。現在的學校都要求父母必須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任務中,大人和小孩相互陪伴,也相互監督,一份痛苦兩個人承擔,孩子的天真或許能給枯燥的作業,帶來一點樂趣。不過大部分時間,大家還是處在負累的狀態。

  父母一直堅持陪孩子寫作業,是對他們人生負責的表現。現在父母重視教育,是爲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除了給孩子報很多補習班,還得穩住孩子的成績。孩子要全面發展,未來纔會獲得競爭力。

  家長努力在爲孩子鋪路,孩子卻未必跟得上父母的計劃,光是堅持每天寫作業,都足夠讓孩子產生厭煩感。放學後,他們最期待的狀態是,看看電視,吃點小零食,和同伴捉迷藏,或者踢踢足球,夏天有西瓜、冰棒、風扇,冬天有雪人、壓歲錢、新棉襖。這種無憂無慮的童年,現在基本上全被課業佔滿。看到孩子想出去玩,一句不允許,就剝奪了孩子的快樂。

  家長花時間、精力陪孩子寫作業的出發點是好的,只是孩子不喜歡寫作業也是真的,正所謂“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父母不要看到孩子不聽話,就露出不耐煩的情緒。孩子在寫作業的過程中,父母最好要避免下面7種行爲,這樣才不至於讓孩子產生叛逆心理。

  這7種舉動看似很小,卻易讓孩子叛逆

  1、 催

  在孩子眼裏,所有大人都是急性子,這與年齡差距和人生經驗長短有關。孩子一般受到的最大的壓力來自學業和父母,學業完成得好不好,看個人的態度,除了父母外,不會有人非逼着你學習。而孩子又會對父母產生依賴感,只要父母催孩子“你還不趕快做作業”、“吃餐飯都得吃一個小時,太慢了”,聽到這話,孩子會覺得委屈,好像父母根本不關心自己。這時,孩子不僅不會因爲壓力而立刻前進,反而會產生厭惡、懈怠的情緒,父母越是催,孩子就可能越打不起精神寫作業,這是孩子對父母的反抗。

  解決辦法:那麼面對孩子行動慢,父母最好應該怎麼做呢?首先父母要知道,孩子是本身行動慢還是父母覺得他慢。本來大人和孩子的節奏就不一樣,大人受工作的影響,吃飯、做事都已經被訓練得很快,孩子不一樣,孩子本身沒有壓力,對自我也沒有過多規劃,通常是被安排做哪件事就做哪件,時間上也沒必要那麼緊湊。如果父母強行給孩子加快速度,只會讓他們不適應,可以給孩子留一些緩衝時間,等到他們心情放鬆的時候,再讓他們寫作業也不遲。

  2、 煩

  孩子最不愛聽父母的嘮叨,本來做作業就已經夠讓人煩心,這時父母還在旁邊不停地念叨,孩子的小腦袋會忙不過來。“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上次不是教過你了嗎?”、“我現在算是理解你們老師的難處了,你們這屆孩子不好教。”孩子越是做不出題的時候,父母的話越多,本來已經被難題給打擊了,父母還要加重負擔,孩子滿腦袋想的都是:“爸媽的嘮叨趕快停止吧!”

  解決辦法:看到孩子出現不耐煩的表情後,父母一定不要再火上澆油,要學會理解和尊重孩子。別想着說孩子幾句是在開玩笑,其實孩子都會當真的。最好的辦法是,相信孩子自己能玩成任務,多鼓勵,少打壓。

  3、 吼

  被大人吼是孩子最害怕的事,幼小的心靈根本承受不了這種“暴力”。心理學上,壞影響總比好影響給人留下的印象深刻得多,也許家長只需要一句吼,就會把以往的好些溫柔抵消掉。所以大人脾氣即使再不好,也要注意對孩子的說話方式。一旦吼出口,想讓孩子受傷的心靈復原,就會變得非常困難。

  解決方法:面對孩子犯錯時,父母一定要先進行深呼吸,瞭解孩子犯錯的原委之後,再和孩子溝通着解決問題。題目不會做沒關係,最重要的是不要讓孩子失去學習的興趣。父母耐心教導,是孩子進步的最大動力。

  4、 罵

  “我和你媽都這麼聰明,怎麼就你這麼蠢了?”這位爸爸真是對兒子氣急了,作業教不會,成績一直不好,面對失敗的兒子,家長心裏除了厭煩,還有無奈。而作爲兒子,其實也對成績不好這件事感到羞愧,加上爸爸的責罵,心裏更加不自信。如此惡性循環,自然會對寫作業提不起興趣。

  解決方法:不管孩子是否聰明,父母都不該責罵孩子。而且孩子只是成績不好,不代表沒有其他才能。父母不要只是期待孩子有個好成績,教不會孩子的時候,轉換一種情緒,大家緩和心情最重要。

  5、 打

  適當教育孩子可以,不過不要用“打”這種極端的方式處理問題。作業做不好,影響的只是一時的情緒。它並不代表成績,也不代表智商。可想而知,一個每次寫作業都會被家長“打”着長大的孩子,對學習哪還會提得起興趣來,根本就是逆反心理滋生的溫牀!

  解決辦法:父母可能輔導孩子時,會產生這孩子完全教不會的感想,其實緩衝一段時間後,就會發現這根本沒什麼大不了。不管什麼時候,請父母在兇孩子之前先冷靜下來,想想孩子應不應該爲這件事捱打再做決定。

  6、 罰

  “不寫完作業不許吃飯”,孩子聽到這句話時,最大的感受就是着急。一邊是作業不會做,一邊又受到了壓力。這時候心態很容易崩,心思完全不在作業上,對父母的施壓又會產生牴觸情緒。

  解決辦法:在寫作業這件事上,懲罰起不到作用,父母不要像在工作中一樣,完不成任務就不講情面。面對這種情況,父母可以進行適時引導,幫助孩子一起解決難題,纔是最好的辦法。

  7、 吵

  孩子一心想學習,父母卻不給機會,本來學習需要安靜的環境,父母忙着做飯、看電視、打牌等等,就是沒有想到家裏還有一個正在學習的孩子。對於父母的這種“吵”,孩子容易被分散注意力。

  解決辦法:父母也許有自己的生活,不過爲了孩子的學習,儘量不要製造太吵的環境。家長應該是孩子的榜樣,要和孩子一起自律,給孩子更多陪伴,安靜環境下,人才能最大程度上冷靜地思考。

  今日互動話題:在輔導孩子做作業的時候,你是否也犯了以上7個毛病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