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每個月的10號或者是15號的時候,都是上班族最開心的時候了,因爲這是到了發工資的日子了,一般這時候都是由公司的財務在銀行賬戶裏統一轉賬給各位員工,在員工受到短信提醒後就知道這個月的工資是多少了,又開始了瀟灑的生活,不過在古代,並沒有這麼方便的銀行系統,也沒有銀行卡,朝廷是怎麼給全國各地的官員發工資的呢?

  其實古代社會和現代發工資有着異曲同工之妙,但是現代的肯定要比古代的操作更簡便一些了,在古代官員的工資都是由皇帝統一撥款給官員的,而那些任職的官員都是根據自己的任職去各地的國庫裏領取自己的工資,就和現代各地區的分行是一樣的,古代的國庫都是在各個地方設立,而且在古代發工資並不是隻有錢財這麼單一,還會有一些糧食和布料之類的。

  在漢朝的時候一般下發的都是銀子,而且都是每年一發,這些銀子就可以換成是同等價值的糧食,到了晉朝之後,就直接給官員們發土地了,根據官位的不同然後獲得不同大小的土地,土地上任由官員自己處治,想種什麼就種什麼,也不用上交朝廷,所以漢朝到晉朝這段時期還比較人性化。

  在唐朝的時候,除了會給糧食之外,還會給一些銀兩,這是爲了滿足官員們的日常開銷,直到明清時期,官員們的工資開始從糧食變成了錢幣,由於明朝通貨膨脹,物價漲得飛快,所以貨幣就大量貶值,官員們的日子就有些貧苦,所以到了清朝就出現了很多貪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