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徐州:

海、岱及淮惟徐州。」徐州位于黄海、泰山及淮河之间,包括今天的山东南部和江苏北部、安徽的淮北地区,属于春秋时期的鲁国及莒、邾、滕、薛等一些小国和淮夷国家徐国等的故地。

图1-6 徐州

淮水:即今淮河,古书中的「四渎」之一。淮河是流经中原腹地的一条大河,发源于河南省南部的桐柏山主峰太白顶。《禹贡》把淮水放在徐州里叙述,是因为古时的沂水注入泗水,泗水又流入淮水。2000多年以来,淮河水系经历了多次演变,其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北宋以前是运河兴废阶段,北宋以后是黄河夺淮阶段。

小贴士: 四 渎

泗水:发源于山东泗水县东蒙山南麓的陪尾山(今属新泰市),古代的泗水在今江苏淮安注入淮河,宋代以后由于黄河侵夺泗水下游和淮河河道,现在的江苏段河道已不属于泗水,泗水仅在今山东济宁市注入南阳湖即告终止。

沂水:今山东沂河,发源于山东沂源县牛角山北麓,古代为泗水的支流,后来河道几经变迁,现在在江苏邳州市吴楼村注入新沂河。

菏水:源出菏泽并注入泗水的古代人工运河,为吴王夫差北上赴「黄池之会」与晋国争霸时所开凿。菏水的开凿使得济水和泗水连接在了一起,并进一步沟通了江、淮、河、济四大水系,水道的畅通使得位于济水与菏水交汇处的曹州(今山东菏泽县)、定陶等地的战略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成为「南临淮、泗,北走相魏,当济、兖之道,控汴、宋之郊,自古四战用武之地」(《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三)。今已湮没不存。

蒙山:在山东蒙阴县西南,也称东山。《孟子·尽心上》篇中的名句「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其中的东山指的就是蒙山(也有人说是峄山)。

羽山:在江苏东海县和山东临沭县交界处。传说大禹的父亲鲧因治水无功,被舜流放到羽山(也有说在羽山被杀)。鲧死后,他的儿子禹奉命继续治水,禹总结父亲失败的教训,把堵拦河水改为疏导引流,经过13年艰苦治理,疏通了多条大河,消除了天下的水患。最终,享有崇高威望的禹继承舜的帝位,开辟了夏王朝。

大野泽:也称巨野泽、巨野泽、广野泽,在今山东巨野县北,古济水流经此泽。大野泽为上古时期的九泽之一,水域辽阔,号称「南通洙、泗,北连清、济」。大野泽也就是后来《水浒传》中的「八百里梁山水泊」。宋代以后逐渐干涸,今天的东平湖为其遗存。

东原:今山东东平、汶上和宁阳一带,包括东平南部、汶上北部和宁阳西北部及周边地区。

峄山:又名「邹峄山」、「邹山」或「东山」,在山东邹城市东南。秦始皇东巡时曾登此山,并刻石以颂其功德。

陪尾山:古山名,在今山东泗水县,为泗水之源。陪尾山以泉水众多而闻名,著名的泉林泉群即出自于此。

淮夷:淮水流域一带的居民。属于东夷的一个分支。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