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徐州:

海、岱及淮惟徐州。」徐州位於黃海、泰山及淮河之間,包括今天的山東南部和江蘇北部、安徽的淮北地區,屬於春秋時期的魯國及莒、邾、滕、薛等一些小國和淮夷國家徐國等的故地。

圖1-6 徐州

淮水:即今淮河,古書中的「四瀆」之一。淮河是流經中原腹地的一條大河,發源於河南省南部的桐柏山主峯太白頂。《禹貢》把淮水放在徐州里敘述,是因為古時的沂水注入泗水,泗水又流入淮水。2000多年以來,淮河水系經歷了多次演變,其過程大致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北宋以前是運河興廢階段,北宋以後是黃河奪淮階段。

小貼士: 四 瀆

泗水:發源於山東泗水縣東蒙山南麓的陪尾山(今屬新泰市),古代的泗水在今江蘇淮安注入淮河,宋代以後由於黃河侵奪泗水下游和淮河河道,現在的江蘇段河道已不屬於泗水,泗水僅在今山東濟寧市注入南陽湖即告終止。

沂水:今山東沂河,發源於山東沂源縣牛角山北麓,古代為泗水的支流,後來河道幾經變遷,現在在江蘇邳州市吳樓村注入新沂河。

菏水:源出菏澤並注入泗水的古代人工運河,為吳王夫差北上赴「黃池之會」與晉國爭霸時所開鑿。菏水的開鑿使得濟水和泗水連接在了一起,並進一步溝通了江、淮、河、濟四大水系,水道的暢通使得位於濟水與菏水交匯處的曹州(今山東菏澤縣)、定陶等地的戰略地位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成為「南臨淮、泗,北走相魏,當濟、兗之道,控汴、宋之郊,自古四戰用武之地」(《讀史方輿紀要》卷三十三)。今已湮沒不存。

蒙山:在山東蒙陰縣西南,也稱東山。《孟子·盡心上》篇中的名句「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其中的東山指的就是蒙山(也有人說是嶧山)。

羽山:在江蘇東海縣和山東臨沭縣交界處。傳說大禹的父親鯀因治水無功,被舜流放到羽山(也有說在羽山被殺)。鯀死後,他的兒子禹奉命繼續治水,禹總結父親失敗的教訓,把堵攔河水改為疏導引流,經過13年艱苦治理,疏通了多條大河,消除了天下的水患。最終,享有崇高威望的禹繼承舜的帝位,開闢了夏王朝。

大野澤:也稱鉅野澤、鉅野澤、廣野澤,在今山東鉅野縣北,古濟水流經此澤。大野澤為上古時期的九澤之一,水域遼闊,號稱「南通洙、泗,北連清、濟」。大野澤也就是後來《水滸傳》中的「八百里梁山水泊」。宋代以後逐漸乾涸,今天的東平湖為其遺存。

東原:今山東東平、汶上和寧陽一帶,包括東平南部、汶上北部和寧陽西北部及周邊地區。

嶧山:又名「鄒嶧山」、「鄒山」或「東山」,在山東鄒城市東南。秦始皇東巡時曾登此山,並刻石以頌其功德。

陪尾山:古山名,在今山東泗水縣,為泗水之源。陪尾山以泉水眾多而聞名,著名的泉林泉羣即出自於此。

淮夷:淮水流域一帶的居民。屬於東夷的一個分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