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改

看中國醫改

讀中國衛生



中國

衛生



已組建161家縣域醫共體

4月1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全面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構建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新聞發佈會在浙江省長興縣召開。發佈會上,浙江省衛生健康委主任張平介紹,浙江省聚焦破解衛生健康領域的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聚力打造優質高效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探索了一條具有浙江特色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新路子。目前,浙江省70個縣(市、區)全面推開醫共體改革,208家縣級醫院、1063家衛生院組建成161家縣域醫共體。

張平介紹,浙江以縣域醫共體建設爲突破,夯實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基礎,把破解“基層不強”作爲首要突破口,刀刃向內、自我革命。浙江繼續深化推進“雙下沉、兩提升”,既要“城市醫院強”,也要“縣級醫院強”。針對城鄉醫療衛生資源配置不均衡的問題,全面推進城市醫院和醫生下沉,54家省市級三甲醫院與122家縣級醫院開展了緊密型合作,累計建成各種類型的醫聯體526個,600餘名城市醫院專家常駐縣級醫院。

張平指出,浙江推開縣域醫共體建設,既要“縣級醫院強”,也要“縣域醫療強”。縣域醫共體要把縣鄉醫療衛生機構組成“一家人”,形成管理、服務、利益、責任和文化“五大共同體”,破解“基層不強”、推動實現“鄉活”。目前,浙江省70個縣(市、區)全面推開醫共體改革,208家縣級醫院、1063家衛生院組建成161家醫共體。改革後,縣鄉機構人、財、物等要素流動的渠道被打通,碎片化的資源被攥成了一個個“拳頭”。

張平說,浙江堅持既要“基本醫療強”、也要“公共衛生強”。推動從“以治病爲中心”向“以健康爲中心”轉變、從“看病有錢”向“防病省錢”轉變。目前,浙江實行“1名全科醫生+1名專科醫生+1個簽約團隊”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新機制,重點人羣簽約服務覆蓋面73%,縣鄉村層級斷裂、服務脫節的問題逐步扭轉,“村穩”的良好態勢開始顯現。

5G遠程會診系統初步構架

在4月1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的“全面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構建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新聞發佈會上,記者瞭解到,浙江省以打造“數字健康”爲支撐,正在加快構建“上下聯、信息通”的運行新模式,爲構建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賦能。

據瞭解,在佈局上,浙江省突出系統性。拉開信息化大框架,謀劃“五個一”重點建設項目(一個大數據中心、一張信息應用網、一張居民電子健康卡、一個“互聯網+醫療”共享平臺、一個健康導航“門戶”),把數字化的引領性、基礎性作用轉化出來,覆蓋到衛生健康服務管理的各個領域。

據悉,在建設上,浙江省突出見效快。日前,浙江省衛生健康大數據中心已啓動建設,縣(市、區)檢查檢驗、影像、心電、病理等應用共享實現全覆蓋,5G遠程會診系統初步構架。居民電子健康卡和醫保卡“兩卡融合、一網通辦”,髮卡量累計超過1500萬張。羣衆不論在哪家醫療衛生機構、通過哪張卡的入口,掛號、診療、檢查、取藥、付費等線上線下服務可“一步到位”。“浙江健康導航”全面運行,一鍵掛號、就醫導航、排隊叫號、報告查詢等由一個App實現。互聯網醫院服務與監管平臺正式上線,爲患者提供在線諮詢、慢病網上覆診、家庭醫師網上籤約等服務,並實現數據留痕、全程監管。

據介紹,在應用上,浙江省突出新體驗。浙江顛覆傳統就醫流程,在掛號環節,浙江省人民醫院、杭州市餘杭區第一人民醫院首推“刷臉就醫”;在付費環節,全面推進自助結算、診間結算、牀邊結算、移動結算,浙江省市級醫院門診智慧結算率達77%,病區智慧結算率達62%,湖州市首創“醫後付”,把付費環節從診療流程中徹底剝離,杭州市等地全面推開。在檢查檢驗環節,具備2種以上智慧查詢方式的醫院比例達98.53%,溫州市推出“雲影像”“雲膠片”,老百姓再不用帶着X光、CT、核磁和B超片滿大街跑了。在取藥環節,全省所有二級以上醫院均建立“智慧藥房”,過去“人等藥”、現在“藥等人”。


來源:健康報新聞頻道

點擊查看“深化醫改看浙江”系列報道

【深化醫改看浙江】整合醫療什麼樣?點擊查看電子雜誌!

【深化醫改看浙江】縣域醫共體:浙江醫改“金名片”

深化醫改看浙江】“刀刃向內”:從資源整合到深度融合


權威的醫改解讀

熱門的醫改話題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浙江醫改系列報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