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微信

  新華社記者:

  各位領導好,我是來自新華社記者。

  我想提問浙江省衛生健康委的張平主任,我們知道醫療衛生領域的改革每一項特別難,可以說牽一髮而動全身。浙江把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作爲構建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健康體系的重要抓手,中間肯定突破了非常多的難點。我想問的就是核心體制機制創新在哪裏?謝謝。

  浙江省衛生健康委黨委書記、主任

  張 平

  這個問題問得非常重要。醫共體的建設既要有物理整合,也要有化學聚合,而且化學聚合是醫共體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制度設計和保證。我們在醫共體建設中,一開始就非常重視頂層設計,讓醫共體產生化學反應,這個化學反應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管理體制。醫共體建設首先是一場政府及有關部門的自我革命,是一場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政府及有關部門要轉變觀念,深化放管服改革、簡政放權,賦於醫共體充分的經營管理自主權。我們通過三張權責清單,醫共體管委會與政府主管部門,政府主管部門與醫共體、醫共體牽頭醫院與成員單位等三張權力清單,規範各方的權責,這是一種管理側的改革,目的是讓醫共體有更大的自主權。政府通過規劃、監管及績效考覈來履行它的職責。

  二是運行機制。我們通過建立“五中心、六統一”等運行新機制,讓縣鄉醫療機構真正成爲一家人,在人員使用上做到一盤棋,在財務管理上做到一本賬。

  三是制度新優勢。縣域綜合醫改需要一個平臺來實現聯動改革,內容包括醫保支付方式、藥品供應保障制度、服務價格調整等。如果沒有醫共體這個平臺,很多改革是不繫統的,甚至是碎片化的。反過來,醫共體如果沒有這些制度的創新,沒有這些綜合醫改的疊加,醫共體的內生動力、活力效力及可持續發展能力也是不足的。所以說,醫共體爲推進縣域醫改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縣域綜合醫改又爲醫共體建設注入了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