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推薦衛立煌的陳誠是不是共產黨呢?

北伐之初,陳誠在何應欽第1軍嚴重21師任63團團長,以鄧演達、嚴重為人生嚮導;

1927年4月,嚴重因與蔣介石不和,被解除軍職,陳誠代理師長,嚴重臨行前囑其適當時刻揮師反蔣;

8月,蔣介石在桂系與何應欽聯合壓迫下下野;棲霞龍潭戰役後何應欽解除了陳誠軍職;

10月,嚴重與桂系達成諒解,通過桂系,陳誠出任軍政廳副廳長;(嚴重為廳長)

1928年1月,蔣介石復出,開始打壓何應欽,陳誠轉任中央警衛師師長;

1928年8月,何應欽安排陳誠調任第11師副師長;蔣介石覈查陳誠賬目,發現陳誠竟然從不貪污,就此對陳另眼相看。

中原大戰後,陳誠升任第18軍軍長;

1930年9月,前國民政府主席譚延闓去世,臨終前囑請蔣介石照料他的女兒譚祥,宋美齡當即認譚祥為她的乾女兒;其後,蔣宋做媒,促成陳誠與譚祥的婚姻。

1931年,留德歸來的鄧演達,因崇拜德國的納粹主義,開始在中國成立國共兩黨之外的第三黨: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

在政治上,該組織以蔡元培為領袖,在軍事上以陳銘樞為領袖。其宗旨是打倒蔣介石、打倒共產黨,迎來中國嶄新的國民革命。

鄧演達向正在江西剿共的陳誠合盤托出了他的計劃,希望陳誠能率領18軍在南昌逮捕蔣介石、何應欽,與此同時,陳銘樞第十九路軍負責將江西的蔣軍主力蔣鼎文部包圍繳械。

陳誠表示蔣介石對他恩重如山,他無法親自逮捕蔣介石,但陳誠完全擁護鄧演達的政治主張,表示屆時可將18軍的指揮權轉交給鄧演達,並將此計劃通知了18軍當時的主要將領羅卓英、周至柔、霍揆彰、黃維、李樹森等,大家表示一致擁護鄧演達。

原計劃定於1931年9月19日夜,陳誠18軍、陳銘樞十九路軍同時發動兵變;

9月19日午前,蔣介石突召陳銘樞至其南昌行轅,陳銘樞以為東窗事發,以極度忐忑的心情來到行轅,蔣介石、何應欽面色蒼白地告訴他,昨晚日本關東軍襲擊了瀋陽北大營,張學良下令不抵抗;目前只有摒棄黨內一切紛爭,一致團結禦侮,蔣介石請陳銘樞立即趕赴廣州,與汪精衛、陳濟棠、李宗仁等和談,南北和解,舉國抗日。

陳銘樞出門後立即通知取消當晚的兵變計劃。

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第十九路軍就此名揚天下;但蔣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內」政策,陳誠在其回憶錄中表示,當時包括他自己在內的絕大多數黃埔將領均難以接受蔣介石的主張,認為國民革命軍應以保家衛國為首要職責;此後,蔣介石詢問陳誠可知明朝如何滅亡的?如果明廷能與關外的滿清、關內的李自成其中一個先暫時妥協,全力先消滅另一個,然後再收拾另一個,明朝絕不會滅亡。

陳誠認可了蔣介石的思路,但同時認為這條路會很艱難,因為這個政治關係不可能告知全中國人民,那樣也等於告訴了日本。

長城抗戰後,國民政府與日本簽訂《塘沽協定》;1935年又產生《何梅協定》(全稱為《何應欽-梅津美治郎君子協定》),時任第25師師長的關麟徵在回憶錄中表示,當25師依照《何梅協定》撤離華北時,望著道路兩旁的民眾,從那一天起,他感覺國民黨、國民政府、國民革命軍已經死了。

抗戰爆發後,陳誠推薦中共前黨員葉挺出任新四軍軍長;葉挺在皖南事變被捕後,拜託陳誠在他若有不測時請代為照料其家眷;

陳誠擔任湖北省主席期間,積極施行「二五減租」;去臺灣後,陳誠先施行「三七五減租」,其後為實現鄧演達生前「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的社會主義理想,陳誠要求所有大地主只能保留3公頃土地,多餘土地一律交給政府,政府依據面積大小作價,以國營工礦、農林、水泥、造紙四大行業股票償還地主;再將收上來的田地低價轉讓給佃農,使得臺灣未殺一人、未流一滴血,實現了土地革命,為之後臺灣的經濟騰飛奠定了基礎。

縱觀陳誠一生,他有某些方面認同共產黨的主張,但在階級鬥爭、流氓無產者暴力革命方面,陳誠則與鄧演達的觀點完全相同,認為鼓吹階級鬥爭等於濫殺無辜,砸爛中國原有的一切制度與文化,等於賣國與禍害中國。

現在很多偽史學者稱陳誠離開東北,是因為他貪生怕死,故而找衛立煌來做替死鬼;又稱陳誠的夫人譚祥整日在南京哭爹喊娘。這些所謂信史,相信全部源自於《杜聿明回憶錄》,杜聿明這樣的惡毒攻擊,要麼是中共統戰奏效,要麼杜聿明本人的人格就是如此。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