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特派員吳泓勳╱上海報導】

近期大陸積極打開外資金融機構的開放大門,讓臺資銀行等金融機構在大陸有更多佈局空間,富邦華一銀行認為開放一定是好事,但關鍵是能否抓到機會;從銀行角度而言,關鍵服務對象仍在兩大塊,第一是臺商,第二則是支持實體經濟的中小企業,「缺什麼就補什麼」,例如正籌備的信用卡牌照,也是希望提升臺灣人在大陸的金融便利,甚至銀行網點也從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再到「一帶一路」,跟著臺商走。

富邦華一資深副總裁薛承雄表示,金控積極佈局大陸,但目前有些牌照如壽險、期貨還沒拿到,期待這波外資開放是個將牌照拿齊全的機遇。

另大陸開放外資可併購陸資金融機構,薛承雄認為,在大陸一定有併購機會,只是要認清機遇,假設各種條件與時機都適合,又能達到強強聯手加乘,自然值得考慮。

至於外資大幅開放後,臺資銀行之間會否形成競爭?薛承雄說,臺資銀行在大陸不該是對手,大陸市場實在太大,沒必要彼此廝殺;他認為14家在大陸佈局的臺資銀行都應是合作關係,更透露其實上海的臺資銀行業者都會定期聚會交流。

近期也有臺商反映,雖然每年有5萬美元從大陸匯回臺灣的額度,但明明還沒滿額,就被嚴格審視,甚至一筆款項就要提供近兩年的流水帳做比對;對此,富邦華一認為,大陸外匯管制分為金額與用途二大類管理,除了金額不可超限外,另一關鍵要看匯出用途是否合理,例如目的是到境外做大額投資,又或多筆款項流到同一海外戶頭,就有人頭戶嫌疑,都可能遭禁,提醒臺商或在大陸生活的臺胞應留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