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林燦澤╱臺北報導】

臺股上週月線失而復得,本週市場聚焦臺指期結算、新一波股東會兩大因素;後者關注傳產臺塑、南亞、統一、臺泥,金融的第一金、開發金,及電子的鴻海、羣創等指標公司對下半年營運展望。

股東會熱潮一波波,前周臺積電、國巨、國泰金、富邦金及上週的大立光、聯發科、臺塑化、中信金之後,本週股東會傳產指標公司包括塑化的南亞、臺塑接連在週二、三舉行,週四有中鋼、長榮、和泰車、裕日車,週五為臺泥、陽明、長榮航等。

電子股東會方面,關注週三的羣創、新日光,週四的晶電、和碩、譜瑞-KY,以及週五的光寶科、仁寶、鴻海、鴻準等;金融則以週五有華南金、開發金、第一金、合庫金等四金控召開股東會,市場聚焦相關指標公司對第二季業績表現及下半年營運展望。

外資動向持續牽動臺股行情波動,外資上週在期現貨市場偏空操作,現貨市場由前周買超222.4億元、上週轉為賣超265.2億元,上週五(15日)臺指期淨多單部位4萬4,957口,較前週五的5萬991口,減少6,034口,本週三臺指期結算前後,外資動向仍受到法人關注。

另外,本週還有除權息題材,包含週二有信義、元大期、寶齡富錦,週三有全國電、明安、建準,週四有羣光、GIS-KY、美食-KY、寶雅等,陸續除權息交易,可留意個股填權息走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