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脈影像經絡,洞察文娛風潮

  2011年,湖南衛視率先推出芒果周播劇場,民國懸疑劇《被遺棄的祕密》(《藏心術》)作爲國內首部周播劇,於當年11月13日起每週日19:30—22:00播出兩集。

  當時,該劇的幕後推手是正憑藉《宮鎖心玉》大出風頭的於正團隊,但這部帶有實驗性質的劇目並沒有取得預期之中的成功,周播劇場出師不利。

  8個月之後,湖南衛視周播劇場捲土重來,古裝仙俠劇《軒轅劍之天之痕》登陸第一週播劇場,於每週五至週六22:00—00:00播出兩集。

  當時,該劇的製作團隊是推出了熱播劇《步步驚心》的唐人影視,原班人馬打造的《軒轅劍之天之痕》取得了1.612的平均收視,幾乎與黃金檔收視持平的成績,令包括湖南衛視在內的其餘衛視看到了周播劇場的可行性,一時之間,各大衛視紛紛試水,輪番推出周播劇場。

  從2011年開始計算,周播劇場已經走過8個年頭。今年以來,只有湖南衛視的《招搖》《封神演義》和浙江衛視的《小女花不棄》《重耳傳奇》4部古裝劇以周播形式與觀衆見面,其餘衛視要麼撤下週播劇場,要麼按兵不動,遲遲未公開周播劇場計劃。

  從早期的“羣雄逐鹿”到如今的意興闌珊,周播劇場呈現出明顯的萎縮態勢。種種操作,不禁讓人發出疑問:中國式特色周播劇場還能繼續下去嗎?

  檔期:大家一起freestyle,自在就好

  周播劇是舶來品,借鑑於英美日韓的劇集播出形式,意爲每週更新的劇目。

  熟悉韓劇的觀衆都知道,按照每週更新時間不同,韓劇有月火劇、水木劇、金曜劇、金土劇、日曜劇等不同劇種。

  日、月、火、水、土、金、木代表一週當中的七天,分別爲週日、週一、週二、週三、週四、週五、週六。月火劇即每週一、週二播出的電視劇,水木劇即每週三、週四播出的電視劇,其餘依此類推。通常情況下,這些劇目固定在晚間九點—十點播出,每週更新兩集,集數多爲20集,每集時長約60分鐘。

  韓國五大電視臺MBC、KBS、SBS、TVN、JTBC的電視劇均遵循這一排播檔期,一般情況下,除非政治選舉或重大體育賽事,通常不會主動打亂正常播出計劃。

  與之相比,國內的周播劇場在檔期問題上顯得相當隨意,極大程度上影響了固定收視羣體的形成。

  六大衛視中,湖南衛視先後開設6個周播劇場,累計數量最多。其檔期遍及週一至週日19:30—00:30,缺乏穩定性,規劃意識不強。《神鵰俠侶》《青雲志》《鬥破蒼穹》等劇目播出期間,還經歷過臨時調整每週播出時間和集數的情況,曾引發微議。

  類似情況在北京衛視周播劇場中也出現過。2016年《琅琊榜之風起長林》播出期間,經歷了由非黃時段周播劇向黃金檔日播劇的轉變。

  此外,東方衛視的納米劇場、心跳80分劇場,浙江衛視的中國藍星空劇場、中國藍周播劇場,江蘇衛視的幸福周播劇場以及安徽衛視的海豚周播劇場,均不同程度上出現過主動停播的狀況。截至目前,保留下來的周播劇場只餘下湖南衛視的青春進行時劇場以及浙江衛視的中國藍周播劇場。

  砍掉周播劇場,一方面與衛視優質劇集資源有限有關,另一方面則是由於收視率不理想。

  部分周播劇收視成績表

  這些問題積壓在一起,致使國內的周播劇場充滿不穩定性,消耗了觀衆的收看熱情,惡性循環下去,收視率持續糟糕,衛視難以獲得理想的招商收入,無法引進優質劇集資源,周播劇場的前景更加不明朗。

  內容:偶像劇、古裝劇佔大頭

  邊拍邊播是英美日韓劇集的生產常態,大多數情況下,電視臺會要求製作團隊根據劇本完成前幾集拍攝,成片投放電視臺之後,會按照輿情反應調整劇本走向。

  韓國KBS電視臺播出青春校園劇《追夢高中》時,曾因觀衆過於喜愛金秀賢飾演的宋森動,而將其戲份由男二號升格爲男一號。從播出的第三週開始,該劇收視一直保持同時段第一,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在國內,受限於審查制度,邊拍邊播模式無法實現,有什麼播什麼成爲國內周播劇的常態。

  這些劇目中,二輪劇、古裝劇佔比格外突出。

  一方面,“先網後臺”播出模式衝擊下,大批網絡熱度高的劇目被電視臺購入,安排在非黃時間段的周播劇場播出。例如《最好的我們》《延禧攻略》《青雲志2》等劇集,均是在網絡平臺更完全集後,登陸衛視周播劇場。

  另一方面,爲了清除古裝劇庫存而額外設立周播劇場的現象也比較普遍。

  這可以追溯到2014年,當時,受“限古令”“限娛令”政策影響,多部原定於暑期檔上映的古裝劇無法如期播出,湖南衛視靈光一動,開設鑽石獨播劇場,專門輸出古裝劇。

  就目前僅存的兩大周播劇場而言,無論是浙江衛視的中國藍周播劇場,抑或湖南衛視的青春進行時劇場,主打劇集均爲古裝劇,幾乎快要給人留下週播劇場等於古裝劇場的刻板印象。

  這種局面的出現,與國內獨有的製播模式不無關係。

  英美日韓等國家,大多采取電視臺先發出訂單,影視公司後承接製作的製播模式;在國內,往往是影視公司先完成製作,電視臺後進行採購的製播模式。

  換而言之,在國外,基本不會發生劇目大量積壓的情況,電視臺通常能及時消化最新劇目,並且在立項階段,該劇的播出形式、播出檔期都已透明化;在國內,影視公司生產的劇目供大於求,尤其是播出門檻較高的古裝劇,一旦過度積壓,便有可能由原定的黃金檔日播轉爲非黃時間段周播。

  未來:走出形式主義的誤區,才能永葆生命力

  判斷周播劇場的市場空間之前,應該考慮三個問題。

  第一,周播模式就一定正確嗎,過分追求周播,是否會陷入形式主義的誤區?

  國外的周播劇能適時根據觀衆反饋調整劇情走向,生動體現了電視劇創作的靈活性和人性化。但是,這種邊拍邊播的製播模式也存在缺陷,在照顧觀衆情緒、降低製作風險的同時,也束縛了作品自身藝術價值的發揮,常會因製作倉促、過分遷就觀衆而導致成片質量的下滑。

  韓劇的虎頭蛇尾一直爲不少觀衆所詬病,美劇常崩於第三季的梗也一度流傳於網絡,遭到大面積吐槽。

  形式限制了內容生產質量,在這種情況下,沉溺於創新周播模式帶來的表面快感中,是沒有意義的。尤其對於當下亟待提高內容創作質量的國產劇而言,加諸其身上的鐐銬已經夠多,再添上形式主義這一條,結果將是災難性的。

  第二,就當下國內的創作環境而言,邊拍邊播的製作模式可行嗎?

  答案顯而易見,可行性爲零。

  在國外,以日本爲例,電視臺會嚴格限制一部劇的拍攝週期,一集外景至多3天時間,棚內2天,後期製作2天,平均一天可以拍攝超過150個鏡頭。最快時,一集日劇,可以只用10個小時完成拍攝。

  這是大多數海外周播劇的生產常態,受限於這種邊拍邊播的製作模式,演員一般不會在劇組待太長時間,電視臺通常會以3個月爲單位,與演員進行檔期協商。因此,這些劇目的單季體量普遍偏小,季與季之間多以年爲單位更新。現階段的國產劇無法推行這一製作模式。

  第三,國內的周播劇場盈利能力如何,是否足以支撐衛視持續購入優質劇集資源?

  以周播劇場中最長壽的青春進行時劇場爲例,2019年一線衛視劇場招商價格表顯示,該劇場獨家冠名價格爲每季4000萬(1家),官方合作伙伴價格爲每季1500萬(3家),臺網互動價格爲每季400萬(1家),據此計算,全年招商收入3.56億。

  從2015年—2018年,青春進行時劇場每年播出劇目數量在6—10部,不考慮盈利情況,單部劇可投入價格爲5900萬—3560萬。這樣的出資體量,肯定會影響購劇的質量。

  當然,這只是一個靜態的測算。一部劇播火了,由於周播劇場戰線長,還是會有追加廣告跟進,創造新的收益。而“青春進行時”也不限於播古裝劇,芒果系製作公司的中小成本偶像劇也常常在此消化,所以通過“調適峯谷”的方法,還是能集中資金購得一些賣相十足的劇。說起來,也就只有湖南衛視的周播劇場一度形成了品牌。

  長遠來說,如果各家都將周播劇場視作非黃劇場之外的次要選擇,不願投入資金用於優質劇集引進,那麼周播劇場勢必無法爲觀衆所接納,盈利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不可否認,在工業化水準上,國產劇與一些影視劇藝術起步較早的發達國家存在差距,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國內觀衆對海外劇的追捧。但在情結上,那些國民級的優秀國產劇依舊是一代人不可忘懷的情感記憶。當下國產劇製播的當務之急並不是片面追求形式的創新,如何在內容上下足功夫,打造精品劇集纔是亟需解決的命題。

  【文/聞人語】

  The End

  出品 | 北京獨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監 制 | 李星文

  主 編|楊文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