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蓆的起源什麼的就不多說了,傳統草蓆全國各地都有手工藝人製作,主要以廣西,廣東,浙江,江蘇等地的品種為代表,河北等地的現在主要做草簾。

草蓆自古以來在人們的心目是居家的首選。適用於:嬰幼兒、老人、體弱者。睡其他涼席容易受寒並引發胃腸道的疾病。草蓆的導溫系統比較穩定,也就是說,在空調房間裏,草蓆不會讓人感到太涼。

玄德的草蓆工藝過於陳舊,已經被現代消費者徹底淘汰了,市面僅存的草蓆類別如下:


近代較為有名的首推白麻筋草蓆,既黃古林草蓆

寧波白麻筋草蓆

寧波草蓆以質地精密、挺括硬實、柔軟光滑、收藏簡便四大特點,暢銷全國各地,草蓆由麻編織而成的最負盛名,尤以白麻筋草蓆為席中上品,盛產於素有「草蓆之鄉」美譽的寧波西鄉古林鎮(以前叫黃古林鎮,因此黃古林草蓆全國知名)。

目前市面上所售的草蓆,均以寧波草蓆為原本。現流通的草蓆中佔比90%以上。具體分類很多,稍後具體介紹。某寶上濫竽充數情況嚴重,很多號稱寧波草蓆,只是指寧波草蓆品類,而不是寧波產的草蓆,區別很大。


廣西的木格草蓆,它的草也是當地水土限制,特別粗長,這種席子非廣東廣西區域見過的人不多。相比其他草蓆硬朗粗糙,但它單純在耐用度和厚實感來說,首屈一指,可惜只適合純手工製作,無法用機器輔助,導致做的人越來越少,而價格貴了沒人要,低了沒人做,這應該是傳統手工涼席產業逐漸沒落的主因。網上沒有賣的,貴港有少數人家在做,再過幾年就真的絕版了。


廣東肇慶蒲草蓆,在廣東福建等地也是非常知名。肇慶花席顏色鮮艷,花款繁多,有蝴蝶、花鳥、連環扣、二龍爭珠、雙鳳朝陽、心心相印等如意吉祥圖案,猶如一幅幅精美的工藝畫屏。可惜的是,隨著人工費用大幅增加以及傳統的染色工藝被工業技術取代,隨之而來的各種問題。。

蒲草蓆各種顏色花紋非常鮮艷


蘆葦席,草簾,這個很久以前就沒人睡了,主要用來做窗簾門簾,現在主要作為裝飾用料。


馬蘭草蓆,我必須要著重介紹一下這外來貨,目前市面上基本都是出口轉內銷。又稱臺灣草蓆,賣得賊貴,你以為它貴就好了麼?當然是圖樣圖森破啊~這玩意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被國內的麻筋草蓆,蒲草蓆完爆,表面極其粗糙,它是因為臺灣那邊只有這種海草適合做草蓆才誕生出來的好吧。。現在也都是國內種植的臺甲草生成的。你覺得外面的月亮更圓我也不會非要說服你,在涼席工藝來說,中國是世界第一無可置疑的。日本的榻榻米很屌?它最主要的表面層,疊表,還不就是國內的清水草蓆出口。(網上叫海綿草)

我就喜歡懟貴而不實的玩意凸凸


最後出場的是草蓆界的救星,它應該算是拯救了鋪天蓋地的合成席圍剿之下,草蓆還能活在商超裏的救世主。海綿草蓆(不知道誰想出來的這名字,我總是忍不住想歪)

哥們別說我總盜你圖,我看好你喲。


草蓆市場混亂的前因後果

很抱歉,上週特別忙,又拖了好久才更新。相對於目前市面上的席子來說,天然草蓆在安全性上基本算是可靠的,畢竟它的原材料是天然草,工藝也無非是手工或機編,並沒有哪裡需要用到化工原料之類的。因此只要是天然草蓆,席本身質檢都是OK的,偶爾質檢不過關往往是這兩方面:商標水洗標籤不規範,或者是草蓆的包邊材質問題。主要的問題出在了無門檻,標準混亂,價格混亂。

我國的草蓆文化,深遠流長,全國各地皆有手工藝製作,席採用的草種類看似不多,但草的生長地不同,同品類的草粗硬厚細等也會有區別,這就導致了最後成席時的特性是有差異的,各地手工藝人也會針對草的特性,去改變一些工藝細節,配合材質的優缺點而達到揚長避短的目的。因此草蓆的品類眾多,同品類的草蓆,品質也會因區域性差異而差距很大。

是的,草蓆的好壞其實可以更為簡單粗暴的以區域來區分,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如果一個地方的水土種植適合,當地的草蓆就會做得比較好,名氣就大,自然會走向精益求精的方向,價格也就比其他地方貴,然後漸漸的隨著時間的沉澱,產生了各種草蓆的霸主區域。比如說最為知名的寧波草蓆,上面已經提到,目前市面僅存的草蓆種類,就是寧波草蓆和仿製品種,我這篇主要也是以它為標本來分析。


目前草蓆的主要產地,可分為3個,寧波,台州,金華分別對應草蓆市場的高,中,低三檔。並非地域性歧視,我會分析這種情況的原因。

會產生這種差距最原始的原因,就是因為水土產生的草料差異,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草蓆這東西,草太重要了,同樣的一個手藝人,用三地不同的草料,製作成席的結果就是這樣子。而消費者是隻認結果的,哪個好我就願意出更多的錢對吧?這種市場意願,就導致了三地的草蓆發展走向,自然而然的選擇了適合自己的目標人羣。高檔制席人有最好的購買力支撐他們往精益求精化發展,中檔制席人只能在適當的成本和適當的性能之間徘徊,低檔的制席人則只能靠價格和數量取勝。席子這種消費市場,是專業化市場,劣幣驅除良幣是不存在的(這個規律不適用於某寶領頭的互聯網經濟,修圖和刷單無所不能)

公社化使得原本的市場被徹底停牌,改革開放後,國內的草蓆市場出現了新的變化。寧波的草蓆業,極大部分出口日本,為日本企業代工榻榻米疊表,因為古時寧波作為臨海港口,日本就向寧波進口,民國時進口量就很大。當時日本經濟處於世界頂尖水平,相比於國內的消費水平來說,利潤率差距極大(八十年代一條草蓆三四十塊錢,也不是一般人能消費得起的。)幾乎完全放棄了國內市場,只有小作坊在周邊區域守株待兔式銷售,在現在的我們來看,這同樣也是一種短見,把籌碼放在一個地方的後果就是,當進出口出現不可控風險的時候,隨之而來的就是直接倒閉。

台州和金華的草蓆後來居上,以價格佔據了國內的主要市場份額,此時的市場氛圍已處於黑白貓時代。。賺了錢,你會想方設法提高品質,還是隻加大產能和佔據更大的份額?相信看帖子的你都難選。這樣的結果最終使得,市場上的草蓆大不如人意,消費者生活水平提高,則更嫌棄,退出了中高端市場,只能淪落到菜市場,小賣鋪。在這種情況和環境下,自然是惡性循環,既再縮減成本以維持利潤的做法更為普遍。在這種狀態下,安吉的竹蓆產業得到了極大的涼席市場份額擴張。但竹蓆和草蓆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品種,是無法取代的。比如說常識之一「老人小孩,孕婦,都是睡草蓆的。「而大家又不滿市場上草蓆的品質,在這種矛盾下,仿藤席橫空而出獲得各方面的支持,就是必然的結果了。

隨之草蓆在涼席市場的份額逐漸退縮,直到寧波草蓆的進出口業務發生了一場巨震。日本的經濟在房地產崩潰後一蹶不振,民眾消費縮水,對榻榻米需求下降,人民幣升值日元貶值,加上日本農民以藺草專利為由向法院上訴,日本03年出臺了種苗修正案,之後10年出口藺草利潤微薄,銷量逐漸降低,不出口就等著爛掉。對依賴出口的國內藺草業造成毀滅性打擊。於是15年寧波主要的幾十家企業達成斷臂求生協議,銷毀當年所有的藺草,限制種植品類範圍,專註發展國內市場。大家應該也發現這幾年商超又重新出現了草蓆。

未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