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愛是人間最動人的情感之一,有條件的母愛除外。

  那些和妞妞境遇相似的可愛童模,在最需要愛的年齡,沒有體會過無條件的尊重和保護,那麼她長大後即使美如天仙、賺錢如流水,也不會擁有好的生活。這樣的致命缺失,父母就算一夜暴富都彌補不了。

  願每個孩子都快樂,不必委屈地變成“懂事”模樣。

  "

  1

  這幾天,一則童模被踢的新聞頻頻上熱搜。

  視頻裏的女孩,名字叫妞妞,今年3歲。一個成年女子,在妞妞放籃子的時候,猛的對着妞妞的屁股踢了一腳。

  視頻先是引發全民憤怒,將矛頭指向了童裝拍攝的淘寶店鋪。

  對商家和攝影師進行了斥責和痛罵,隨後店鋪發聲明,說視頻中動腳的人不是他們的員工,而是孩子的母親,並已經跟妞妞媽提出瞭解約。

  接着妞妞媽在微博發佈道歉聲明。解釋自己只是一時沒控制好脾氣才踢了孩子,自己平時根本捨不得打罵。

  結果到了晚上劇情又出現反轉,有網友爆出另外一則視頻——妞妞媽用衣架打女兒。

  據這名網友說,視頻裏的孩子正是妞妞。而口口聲聲說心疼孩子的妞妞媽,正用衣架把孩子逼到角落裏又打又罵。

  全程妞妞沒有哭鬧,即使是捱打。對於一個3歲的孩子來說,過於“堅強”和“習慣”了。

  我們看到的可能不是第一次,不是第二次……只是這個3歲小女孩生活中習以爲常的一次。

  “給我打招呼!”

  “快點,給我笑一個。”

  “屁股扭一扭!”

  在妞妞媽迴應這段新視頻之前,我們必須嚴謹起見,避免對妞妞和她的家庭造成傷害。

  妞妞是很受歡迎的童模,眼睛大大的很可愛,鏡頭前也總是露出俏皮的笑容。

  而可愛乖巧背後,是年僅三歲,就要經常工作超過10小時。如果表現出“累了”或者“不配合”,就會被嚴厲管教。

  妞妞已經對一切有了條件反射,只要媽媽揚起手,她就馬上進入乖巧聽話的狀態。

  但在很多人看來,這不是被教養,而更像是被馴服。

  幸好,孩子是會說話的。記者去往妞妞家採訪時,妞妞自己回答了問題:

  你喜歡拍照嗎?不喜歡。

  你喜歡穿漂亮衣服嗎?不喜歡。

  年僅三歲,剛剛拍攝了半年的她,還能說出自己的喜好,這大概是唯一值得慶幸的。

  11歲的男孩,成爲童模兩年後,他談論的童模行業的年收入,精心計算着自己可以賺得的酬勞。

  被問到以後想做什麼,他說網紅。

  “網紅輕鬆一點,明星太累。然後找個漂亮一點的老婆。”

  一個11歲的孩子,以爲自己找到了命運的捷徑,已經躺在成人用現金名利堆砌的安樂窩裏暢想未來。

  還有些孩子身上,我看到了讓人心疼的乖巧。

  孩子,你們真的不用這麼早就懂事。

  每一個懂事的孩子背後,都藏着一個不懂事的大人;每一個被強迫長大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對無情的父母。

  因爲父母而給孩子造成的悲劇不勝枚數。

  不負責任的媽媽,讓一個剛剛來到世界的孩子失去了生命。

  父親帶着兒子去酒局,被朋友起鬨讓孩子喝酒,他爲了面子?還是覺得無傷大雅,沒有阻止,結果孩子酒精中毒死亡。

  都說虎毒不食子,但有些人毒起來,卻還不如動物。

  這幾年看過太多讓人難以置信的新聞了。

  廣東一個14歲女孩的親生母親,強迫自己的女兒賣淫。

  被警方抓獲後,這位母親說:家裏太窮了,讓她幫一下子。

  手腳健全的成年人,毀了未成年女兒的一生爲自己賺錢享樂。

  這樣的人,配爲人父母嗎?

  一想到爲人父母不需要通過考試,就讓人不寒而慄。

  希望每個父母都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屬品,他們應該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想法,可以去探索自己嚮往的世界。

  父母可以教給孩子的是細節處的教養,而不是如何“聽話”。

  地鐵上,媽媽懷裏抱的孩子睡着了,她怕孩子踢到別人,弄髒別人的衣服,就用手捧着鞋子。

  父母可以教給孩子如何承認錯誤,承擔責任,而不是學會對人說謊、討好。

  一位小男孩的妹妹打碎了玻璃,他在扔垃圾時,特意寫了一張紙條給環衛工阿姨,提醒阿姨不要傷到手指。

  父母該教會孩子如何躲避危險,但不要讓他們真的直面危險。

  一位年輕媽媽邊玩手機邊推着一個嬰兒車,後面跟着的小女孩,在公路上蹦蹦跳跳,這位媽媽完全沒有意識到背後小孩的危險。

  父母可以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己,但請不要讓他們學會傷害人的方式。

  迪士尼遊樂園內,8歲男孩在走路過程中可能碰到了一名姑娘的敏感部位,男孩媽媽沒有讓孩子道歉,反而對姑娘又打又罵。

  父母可以教給孩子未來進入社會生存的能力,但請不要讓他們早早長大。

  孩子沒有能力選擇父母,或許他們還有很多不懂的事,但他們是那個會想要跟父母永遠在一起,會說“我來養家”,會在你累了痛了時安慰你,會哭着找爸爸媽媽的小天使。

  讓孩子做回孩子,而不是做我們都做不好的大人。

  請別讓他們活在一個虛幻的泡裏,戲是假的,但生活卻是真的。

  對於父母來說,放過孩子吧,你的世界有很多東西,而他們的世界,只有你。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