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彎灣

  在豆瓣看到一個博主,他在去年的時候發了一篇文章。大概的內容就是,他29歲,可以預見自己這輩子都不會結婚了。

  在豆瓣這種流量小得跟打吊瓶似的地方,這篇文文章還有一千二百多評論,可見這個內容,還是引起了大家不小的衝動。

  這位博主,他寫這篇文章當時的狀態是:

  已經離職半年,成天在家玩遊戲,或者自己出門看看花花草草、逗逗貓狗。他有一定的積蓄,是之前上班的時候攢來買房的。

  爲什麼在29歲這個年紀,會決定單身一輩子、不再結婚了呢?他的理由如下:

  首先,因爲買不起房。以前的時候,工作再苦再累,他還是會堅持,畢竟多少還是能攢到一些錢。但後來他發現,錢雖然越攢越多,但離首付卻越來越遠。

  連房子都沒有,何來家呢?家都沒有,又談什麼結婚呢?所以,很絕望。於是,就放棄了想要結婚的念頭。

  其次,是因爲“慾望不強”了,前有幾年還比較衝動,最近幾年都沒什麼感覺了,看那些不可描述的內容都沒有反應了。所以,也能忍受一個人的生活。於是,決定放棄結婚的念頭。

  放棄結婚的念頭,對於他而言,有什麼好處呢?好處是:

  第一,他工作不再以掙錢爲目標了,自己喜歡就好。以後找工作的話,要麼是出於喜歡,要麼是工作很清閒,厭倦了就辭職休息一段時間。

  第二,既然確定自己買不起房子了,那就一直租吧。某一天租不起了,就回到農村老家。這樣也沒什麼太大壓力。

  第三,由於放棄了結婚的想法,就沒有了買房、攢錢的壓力,於是,生活就是自己的了,想玩遊戲玩遊戲,想看書就看書,反正大不了孤獨,而這種孤獨,自己很小就習慣了。

  嗯,這就是他在去年發的“29歲,我決定單身一輩子”那篇文章的核心內容。在這篇文章的下面,大量的評論,也是一片哀嚎。

  “我覺得我可能這輩子也不會結婚了,每次想到這裏,都很絕望”“這簡直和我一樣一樣的嘛”“我有幾點跟樓主很像,其實我覺得是因爲樓主沒有遇到那個讓你喜歡併爲之付出的人,所以纔會有這麼喪的決定”“同歲,感覺不會再結婚了”……

  這些評論,就像是一羣人生不得志的人在失樂園裏垂頭喪氣揪腿毛玩。

  但是,最近這幾天,這位博主又更新了文章,開頭便是:

  “我不得不承認,之前的言論,不過是一時衝動。”

  現在的他,開始接受自己的平凡,承認自己渴望伴侶。但是他還是寫下了一些頗爲無奈的句子,比如:

  “孤獨並非我想要的結果,只是現實給了我這樣的人生。爲了逃避世俗觀念,進行一種自我欺騙。大概,我還是會單身一輩子,但這不是我的主觀意願,而是被迫。”

  看來,一年過去了,他還是沒能從這種垂頭喪氣中走出來。不同的是,前一年的衝動,像是小孩子耍脾氣把作業撕了、“老子不上學了”的意氣用事,而後一年他30歲的時候的嘆息,更像是癱坐在大樹底下的老頭,感嘆自己一生“就這麼算球了”。

  我爲什麼要花這麼大的篇幅去轉述這樣一篇文章呢?因爲,我也這樣。曾經這樣,或者將來的某些時刻也這樣。隔三差五的喪一喪,是千禧一代年輕人的共同特徵,或者說這是人類的共同特徵。

  只是我們這一代,揹負的壓力更大而已。要單說辛苦,我們可能未必像我們的先輩那麼辛苦。拿我自己來講,我家三個孩子,我爸媽二十來歲就結婚,兩個二十多歲的“孩子”,要負擔整個家庭,要把三個孩子養長大,沒有什麼資源、背景、能力,他們顯然更艱難。

  不同的是,我們雖然沒有面臨那麼大的困難,但社會潮流,根本不給我們喘息的機會。以前窮,大家都窮,沒有攀比,心理上也不那麼焦躁。

  但現在不同了,現在已經有一批人先富起來了,而且他們掌握了關於生存發展、關於該如何生活、關於活着的意義是什麼的話語權,這就搞得我們這些盧瑟很被動了。

  本來在農村老家蓋個房,結個婚,生兒育女,也算是天倫之樂。但那些已經富起來的人,就在那兒杵着,給我們標榜了一種生活。它不是一種動力,而是一種壓力。而絕大多數的人,都無法逃離這種社會意識和社會潮流的裹挾。

  能怎麼辦呢?其實也沒辦法。畢竟,喪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寫這篇文章,我其實只是想分享一個我最近剛學習到的觀點——我們既被世俗壓垮,也只有世俗才解救得了我們。你再是得道高僧,你再是神仙老爺,也必須這樣。

  比如,你在上學的時候,評判你是不是個好學生的幾乎唯一標準,就是你成績好不好。你要是成績不好,你就被人看不起,你就很痛苦。但你要是成績好,就會獲得很多優待和內心的滿足。

  長大了,在社會上生存也是如此。你說你討厭錢,你討厭攀比,你討厭炫富。你很難在這種討厭中,去找個地方,悄悄地生活下去,去過一種世外桃源的生活。很難。

  其實很多人也很嚮往那種在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一個人或者兩個人,或者幾個人,有幾間房子,有個院子,有條小河,自己種些花草,種些作物,就這樣與世無爭,了卻一生。

  這難嗎?一點都不難。三四十萬就可以去過這樣的生活了。但講真的,你能一輩子都“與世無爭”嗎?太難了。你還是無法安放這顆躁動不安的心。

  是的,你討厭世俗,但也只有世俗才能解救你。

  所以啊,真的猛士,是直面慘淡的人生。這是一句很有分量的話。永遠積極、永遠樂觀的活下去。不管你是頹廢也好,失望也罷,對愛情喪失興趣也好,對婚姻充滿抗拒也罷,唯一能解救你的,就是你可以主動的選擇。

  人畢其一生,所有的努力,其實都是在爭取這種選擇權。“我可以按自己的意思來”可以算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標準。

  而要做到主動選擇,歸根結底還是要發展自己。我們的偉人講得好啊,發展纔是硬道理。真的,發展幾乎可以解決一切問題。至於那些連發展都解決不了的問題,就不是問題。

  發展自己,可以解決幾乎一切迷茫、一切頹喪、一切苦悶。離婚也好,失戀也罷,結不起婚也好,離婚後活不下去也罷,發展自己都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而發展是什麼呢?無外乎幹成事,掙到錢嘛。

  既然我們不是遊戲規則的制定者,那麼就要爭取成爲遊戲的贏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