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題爲《髒話風波》的小學生作文在網絡上流傳。作文中,這名小學生真實控訴班級說髒話現象,並呼籲大家抵制髒話,將小學生“出口成髒”的不文明現象,重新引入公衆視野。

  孩子跟誰學會了說髒話?

  對於髒話問題,北京朝陽師範附屬小學和平街分校教師李愛華在班級裏進行了不記名“說髒話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全班只有一個孩子表示沒有說過髒話。

  而且有幾個方面的細節值得關注:首先,孩子說髒話的原因體現在自己非常生氣、心理壓力過大、耳濡目染三個方面。其次,據調查問卷顯示,孩子們的“髒話”源頭在於以下幾點:

  孩子什麼時候開始說髒話?

  北京市順義區西辛小學六年級班主任王濤也對六年級一個班的34名學生進行了匿名調查。調查中發現說過髒話的學生佔全班的94.1%,其中78.1%的學生開始說髒話的年齡是9~11歲。並且,在32位說過髒話的學生中,有26位學生表示曾經在不情願的情況下說過髒話。

  調查中還發現家人中說髒話從多到少的前三位分別是:爸爸佔全部投票數的41.2%,媽媽和爺爺的投票率都是14.7%。

  而對於“杜絕說髒話最主要的力量來源於哪兒”這個問題,12人回答自控力,10人回答家教,回答社會和朋友的各2人,回答環境、學校和暴力的各1人,回答其他和不知道的共5人。

  說髒話是炫酷,還是身處江湖?

  @陳述(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學班主任、紫禁杯一等獎獲得者):爲什麼在老師眼中乖巧的學生竟然會經常口吐髒話呢?經過我對中學生的觀察,好多都是來自從小學時期開始養成的壞習慣,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炫酷或標榜時尚。很多時候一些學生說髒話本意並非想侮辱別人,而是認爲這些髒話很酷、很時尚。

  第二,家庭環境的影響。家庭環境是學生成長和生活最重要、最直接的環境。家庭成員在宣泄情緒時習慣性地說髒話,久而久之,孩子耳濡目染,也自然“鸚鵡學舌”。

  第三,無良自媒體的影響。有些價值觀不端正的人充分利用了自媒體的便利,髒話連篇,以此來騙取流量。而初步接觸社會的學生們缺乏足夠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從而盲目效仿!

  第四,交友不慎影響。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青少年時期同齡朋友對其的影響要遠遠大於老師和家長對其產生的影響。

  第五,沾染江湖氣息。有些學生受到具有暴力色彩的影視劇影響,認爲鐵哥們好姐們之間的語言應不拘常理,打招呼或聊天中夾雜着一些髒話反而體現兩個人關係鐵。

  家庭要創造一個“環保”的語言環境

  @李愛華(北京朝陽師範附屬小學和平街分校班主任):家長們在平時說話的時候一定要十分注意,要給孩子創造一個“環保”的語言環境。在發生矛盾時,孩子往往不能正確疏導自己的情緒,容易十分激動。所以家長要告訴孩子,當和別人發生矛盾時,先離開,然後冷靜地想辦法解決,或找其他人幫忙。

  如果孩子是第一次說髒話,家長要心平氣和地、略帶嚴肅地給孩子指出來;如果孩子不是第一次說髒話,家長與孩子的談話要十分嚴肅,鄭重地告訴孩子這句話會傷害別人。

  @陳述(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學班主任):首先,重視家庭教育,涵養家風。古人云,“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齊家”是維繫“修身”與“治國”的精神紐帶。

  其次,幹預網絡使用,趨利避害。瞭解孩子上網習慣,有針對性地和孩子探討網絡資源對其影響。共同制定網絡瀏覽規則,引導孩子瀏覽能夠使其建立積極人生觀、價值觀。

  然後,尋找身邊榜樣,把握人生。幫助孩子尋找身邊的榜樣,讓他看到身邊不一樣的風景。最後,加強家校溝通,合力糾偏!發現問題及時和老師溝通,從而形成家校合力,以便追蹤和觀察孩子的發展、變化,以及進步。

  @王濤(北京市順義區西辛小學六年級班主任):根據調查,父母一直是孩子的模仿對象,無時無刻不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着孩子,所以要孩子做到的家長先要做到。其次,營造和諧的家庭環境。

  和諧家庭中的孩子很少說髒話,即使說了髒話也很容易在教育後改正。再次,家長要關注孩子成長過程,關注孩子的社交生活。教育孩子選擇性地結交對自己有益的朋友。

  孩子剛說髒話時,家長別急着批評

  @劉穎(北京市匯文一小):孩子在開始講髒話的時候一般只是因爲新鮮好玩。

  首先我們父母應以身作則,用文明的言行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最重要。孩子的模仿欲強,聽到有人講了句髒話而讓對方異常激動,就會帶着“獻寶”的心情對着父母講,他就是想試試新語言的功用。

  這時,父母切忌覺得好玩而故意引逗他或鬨堂大笑,這樣做會強化他的錯誤行爲。應該把不文明的行爲消滅在萌芽狀態中。

  另外,在糾正過程中要注意方法,以免讓他感覺“新語言”非常有用,能把家長氣得吹鬍子瞪眼,助長了孩子對這句話的更深印象。

  心理學家貝克的認知療法強調兒童對自己行爲的認識,注重通過直接幹預和重建等手段來改變兒童的認知,從而改變兒童的行爲。

  開始可以採取冷處理法,當孩子說髒話時,不要打孩子,也不和孩子說道理,假裝沒聽見,對他不理不問。慢慢地,孩子覺得沒趣自然就不說了。

  家長也可以編故事讓孩子自己體會。年齡大點的孩子可以採取情景復現的辦法,把他氣憤時的表現演出來或錄下來,讓他自己看然後去反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