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軒的老朋友回國,想裝修一下父母留給她的老房子,考慮葉落歸根了。她獨自跑去家居賣場,看了整整一天,她說完全是懵掉了,國內的裝修方式,她完全看不懂,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所以特地向我求助。一個人在美國生活了那麼多年,那個地方連方向和季節和我們都是相反的,在山西暈頭轉向也是正常的,哈哈哈。我花了點時間,對老朋友解釋了一下國內的幾種裝修方式,回家路上想起這些解釋,也許對初次裝修的讀者有點用處,所以就記錄下來,分享給大家,文字有點匆忙,如有說錯或者遺漏之處多多批評指正。


裝修之前要考慮的重大事情,我總結爲:5W+HB1、你爲什麼要裝修?2、你裝修的是什麼?3、你在哪裏裝修?4、你何時開始裝修?5、裝修時,你說了算嗎?6、你打算怎麼裝修?7、你的裝修預算下限是多少,上限是多少?假如你不假思索,就有了上述問題的答案,那麼你的裝修幾乎註定是多災多難的;假如你對上述問題問答得越詳細,你的裝修越是會順利許多。想要一篇文章講清楚以上七點,我還沒那本事,我就先說說“你打算如何裝修”吧,也就是你選擇哪一種裝修方式。國內存在的裝修方式大致有以下六種:清包、半包、全包、整包、分包、DIY。

清包最省錢,但是累死人

清包也就是所有的施工你請工人來做,裝修中涉及到的所有材料、設備、家電、軟裝傢俱,全都是你自己採購並驗收。嚴格意義上的清包,是指連設計圖、施工圖、施工進度表,也得你自己搞定。前幾年我曾經數了一下,一套普通毛坯公寓房清包,它的採購項目共有3百多種,估計這兩年應該有所增加了。假如你不出現重大采購”失誤“之外,通常而言清包是最省錢的。


清包你要採購全部輔材,其中水工主要輔材有給水管、排水管和管件;電工主要輔材有線管、電線(強電線和弱電線)、底盒等;瓦工主要輔材有磚、水泥、沙子、防水材料、成品砂漿等;木工主要輔材有石膏板、龍骨、其它板材等;油工主要輔材有底層石膏、膩子粉、乳膠漆(主材或輔材)、白乳膠、網格布、牛皮紙等。簡單說來,輔材就是裝修結束以後看不見的材料,看不見可不是不重要,主材是必須在輔材的基礎上,才能安裝或者鋪貼上去的。比如說開關面板,裏面連着線管和電線,它們就是輔材;瓷磚和地板下面有水泥砂漿或者成品砂漿,沙子、水泥和成品砂漿就是輔材,衛生間的瓷磚下面還有防水,那麼,防水材料更是輔材了……輔材分類一般是按照工種來分類的,水、電、瓦、木、油這五大工種,都有各自需要用到的輔材。有人說輔材有點讓人望文生義,應該叫”基材“可能更妥切一些。

清包你要採購的所有主材一般包括以下八大項:瓷磚(主要包括牆磚和地磚)、地板、櫥櫃、衛浴潔具、木門(含窗套、門套和埡口)、集成吊頂、五金(水槽和花灑等)、開關面板(插座和開關)。還有一些其它的小項目(小,並不是花錢少,而是很多家庭不需要),包括外門窗(含防盜門、紗窗)、石材(窗臺石、過門石等)、散熱器、地暖、護牆板、壁紙、配電箱(強電箱和弱電箱)等等。至於乳膠漆,也就是塗料,但它的歸類有點爭議,有人認爲它是主材,有人認爲它是輔材。

清包你要採購的設備、家電、軟裝、傢俱,家居用品,不如主材與輔材那麼具有共性,種類更多,差異性也就更大了,加起來也有幾百種,我就不再一一贅述了,有本書記載了一個貴族裝修自己的老宅,管家列的購物清單有13000多種。總而言之,假如選擇清包,也就意味着自己凡事親力親爲,省錢但是非常累人。忘了說了,有些地方裝修工人連工具也要僱主提供,這點在僱傭工人時最好問清楚。

半包比清包省心些,但預算最易超支

80、90年代,萌芽狀態的裝修公司採用的大多是清包,只是將一個個裝修工種,包含組合成了一個項目,項目的頭兒就是包工頭,項目經理與工長,這都是以後纔有的稱呼。90年代開始出現了半包,誰發明了“半包”這個詞,如今已經無從考證了,半包就是乙方提供“人工+輔材”,而你是甲方,自己選購併提供主材。

半包並非是裝修公司獨有,許多工長與項目經理如今也開始做起半包裝修。前幾年,半包常常以套餐方式出現,比如“399半包套餐”,這種價格其實是毫無參考價值的,因爲你並不知道半包裏,究竟包涵哪些具體項目,究竟含有哪些品牌與款型的材料,順便說一句,裝修是不能簡單用總價來進行比較的,通常情況下,誰比誰就傻了。還有一種半包以總價的方式出現,“兩房一廳5萬元半包”,這種總價方式基本上也不怎麼靠譜。


半包中的人工費幾乎是透明的,材料價格餘地也不多,裝修公司的利潤空間小,通常大公司都不太情願做半包,有些裝修公司會說業主自購材料,萬一裝修中出了問題,分辨不清責任,不能保證最終的交付效果,這種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半包會大大降低裝修公司的利潤,這纔是主要原因。假如光從省錢的角度來看,半包其實並不省錢,因爲你在自行採購主材過程中,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常常會按捺不住自己的喜悅------不信你到讀者羣裏,問問那些正在裝修採購的人們吧。我對超支的態度,以前是涇渭分明的超與不超,如今卻變成了,超吧,超吧,省下一點我也不會變富,多花一點我也不會變窮。只要喜歡開心就好,千金難買心頭喜。


全包不會超支,但是選擇餘地不多

全包是最近比較流行的裝修方式,在一二線城市比重最高。因爲全包確實比較省心,“人工+輔材+主材”,全部交給裝修公司搞定,預算是不低的,但是增項與改項的可能性也不大,對於初次裝修者而言,假如預算不是很緊張的話,全包是最省心的裝修方式了。竣工驗收之後,只要買些傢俱、家電、家居用品就可以入住了。我推薦老友採用的就是全包裝修方式,全包裝修的交房標準,其實已經和國外精裝交付標準非常接近了。

全包的缺陷是主材的選擇餘地不大,通常只能從裝修公司合作的品牌廠家產品目錄裏挑選產品,這點常讓許多追求個性的裝修者詬病不已。


整包最貴,但是可以拎包入住

整包這種方式,最早是房產商們發明的,也就是你買了房子,等到交房時,你拎包就可以入住了,房子裏傢俱、家電、家居用品都已經配齊了,就連碗筷、牀單被子都一應俱全。就像國外的酒店式公寓。前幾年,孩子他媽和小姐妹出去逛個街,回來時說什麼都沒買,就買了一套房子。就是通過這套房子,讓我瞭解到整包裝修的全過程。整包裝修也只是在某些有特定用途樓盤裏,才能被消費者接受,比如養老房產、旅遊房產。大家看到裝修公司宣傳的整包或整裝,其實就是全包而已,普通家裝想要實現整包化,以目前的製造業與供應鏈水平來看,幾乎是癡人說夢。

整包裝修這種方式,通常適用於大宅,沒有時間操心裝修這種事情,預算寬裕的人,比較適合用這種方式。普通公寓房幾乎不可能實現整包。

分包的效果最出色,但是操作難度頗大

獨立設計師越來越多,他們有些只做設計不做施工,於是有些業主就採用了“獨立設計師+獨立施工隊+獨立監理+獨立採購師”的裝修方式,業主自己就變成了這個項目的總指揮,大BOSS。分包的最大好處是,你有可能得到每個領域中最好的行家。假如半包、全包的話,你也許指定設計師,你是無法指定項目經理與監理的,一家裝修公司是不太可能把他們最好的資源全爲你服務。

分包最明顯的缺點是,對業主的要求比較高:你得有大局觀,有一定的判斷能力,以及指揮能力。裝修中的許多事情,各工種都有自己的闡述角度,七嘴八舌一併說出來,許多業主就不知道如何判斷了。獨立設計師,通常是這些工種裏最全面與系統的一位,假如採用分包的話,建議一定要找一個能跟完你家全程裝修的靠譜設計師。


DIY最值得提倡,但是全程DIY裝修極罕見

一說起DIY裝修,好像就是老外的專利似的,其實這是一個誤解。對於老一輩的中國人而言,曾經都是自己裝修房子的。就拿我家來說吧,沙發是叔叔做的,伯父是電工,爸爸是白鐵工,爺爺是油漆工,姑媽是財務負責採購------當年我的祖輩們怎麼沒想到開一家裝修公司呢?話說DIY裝修,這幾年也慢慢在國內萌芽了,有些自發的互助小組,羣友們彼此借用工具,分享動手裝修的視頻,互相幫忙幹活,羣裏的線下活動,就是一起去某家幹活,幹完活喝啤酒吃烤肉,挺好玩的,說它省錢也是未必了。


DIY裝修,是國外裝修時最常見的裝修方式之一,人工費比材料費還要貴,這就逼得許多老外自己動手。如今國內的人工費也越來越貴了,DIY裝修,一定是未來的一種趨勢。

免責聲明:、部分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關注山西百軒居裝飾吧,裝修豪禮奉上哦!

如果您也有房子沒有裝修,請關注山西百軒居裝飾,24小時內免費裝修報價,更贈送價值888元專業設計師上門量房,另贈送價值2888元超值設計方案一套!


獲取量房、裝修報價、設計方案大禮包操作步驟:


掃碼關注“山西百軒居裝飾”——免費報價——填寫信息——24小時內回電——獲得大禮包名額


房子還沒裝,心裏沒譜?關注“山西百軒居裝飾”一鍵搞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