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這兩天,南京一位小學三年級孩子的媽媽寫給校長的一封信引起衆多網友關注。這位媽媽在信裏提出,最近,幾乎每週都會收到孩子同學過十歲生日的邀請,有的生日宴花費高達10萬-12萬,如此奢華的生日宴讓孩子之間形成攀比、無心學習,讓她很是焦慮。

  事件

  家長寫信反映“十歲生日宴”豪華攀比

  近日,南京某小學的官微公佈了一位家長的來信,信中訴說了這位家長的苦惱:三年級的孩子,幾乎每週都會收到十歲生日的邀請,準備禮物、奔波宴會、互相攀比、無心學習。

  信中說,一開始是在學校附近小飯店,十多個要好的小朋友和家長們喫頓飯,後來發展到去星級酒店,邀請專業司儀和婚慶公司擺上十幾桌,一個比一個檔次高,一個比一個花費大,有的生日宴甚至要花費10萬-12萬。被邀請的孩子家長倍感壓力,每週要抽時間赴宴不說,生日禮物如何購買就很頭痛,更麻煩的還有孩子之間的互相攀比,誰家的宴席高檔,誰送的禮物好,什麼菜好喫,什麼遊戲好玩,舉辦生日宴的孩子則同時收到幾十樣重複的禮物,堆成了小山……生日宴席前孩子們更是魂不守舍,無心學習……爲此她希望學校層面予以約束,煞一煞這樣的風氣,給孩子們一個純潔、樸實、健康、向上的成長環境和友誼氛圍。

  調查

  近年來,過半孩子“十歲生日宴”

  “我們班上大多數孩子都辦了十歲生日宴”。南京市某知名小學四年級孩子的家長鄧女士告訴交匯點記者,她家兒子去年十歲,雖然只邀請了6個小朋友一起,但是之後收到了班上三分之一同學的邀請參加生日宴。

  其實,在江蘇地區一直有給孩子過“十歲生日”的習俗,90後的魏小陽是淮安人,她記得自己十歲時爸媽擺了一兩桌,請了家裏的親朋好友和自己小夥伴一起喫了一頓飯。現在流行的說法是,女孩子只有十歲的整生日父母可以完全參與,往後女孩20歲時大多在外求學,30歲的時候則可能已經嫁人了。

  而近五六年隨着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再加上一些家長的帶動,十歲生日宴越來越流行,在南京主城區的小學裏,一半以上的十歲孩子會舉辦生日宴。

  當然這中間也有不少人是跟風舉辦,“我原本不想給孩子辦十歲生日的,但是我看周圍很多同學都辦了,我們家也跟風,跟四個關係不錯生日又靠得挺近的同學一起合辦了一場。”一位四年級孩子的家長趙女士坦言。

  “生日宴”花費:從千元到十幾萬的都有

  生日會的規模有大有小,那到底需要花多少錢呢?對於目前三年級孩子的十歲生日會,記者在身邊做了一次小調查:

  A女士,事業單位員工。兒子十歲生日會在湯山找了一家溫泉民宿,邀請了孩子從幼兒園就認識的6個小夥伴,給孩子辦了一個party。裝飾都是從淘寶買的,晚上孩子泡溫泉、唱KTV、玩遊戲、喫蛋糕,睡覺時還和大人分開住,給他們完全自由空間,整個生日會花費一共6000元左右。

  B女士,保險從業人員。去年在一家五星級酒店爲兒子舉辦了生日宴,邀請了孩子的同學、父母的朋友等,一共10桌左右,從酒席到禮儀公司的現場佈置,從菜品到蛋糕到伴手禮,B女士表示,總共花費5萬元左右。

  C女士,自由職業。請了全班40個小朋友一起來參加生日會,在五星級酒店辦了盛大的宴會,共計10桌,花費10萬元左右。

  D 女士,公司員工。請孩子的親密小夥伴在朋友的餐館喫了一頓,現場氣球、拉花都是淘寶購買,自己佈置,孩子們全程喫得玩得很開心,花費1000元左右。

  E女士,創業者。在上海某酒店租了一棟別墅,晚上準備了冷餐會、酒會,請孩子的同學和最要好的朋友參加,花費2萬元左右。

  禮儀公司:跟拍、航拍、大變活人都上過

  南京貝朗主題派對公司的老闆周春燕是看着“十歲生日”市場蛋糕越做越大的,6年前他們就承辦生日派對,“那時候的要求很簡單,一般就是一個拱門,桌上扎幾個氣球烘托一下氣氛”,而承辦的費用也只有兩三千元。

  從去年開始,她明顯感覺生日宴提檔升級了,家長們不再滿足於簡單的桌面佈置,開始要求有司儀、攝影、攝像、跟拍,甚至要求要有無人機航拍。節目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端,從最簡單的小丑表演,到樂隊、歌手,甚至還有魔術,“有一次家長要求演了大變活人的專業魔術”。

  在價格上也是水漲船高,不含餐飲費用,僅生日宴會佈置等費用最普通的也要四五千,多的三五萬,十萬元都有,“在南京郊區辦過一場,僅策劃、佈置、服務費就超過了20萬!”可以說除了沒有化妝師,其他都跟婚宴一樣。

  周春燕坦言,兒童生日宴的市場越來越大,僅他們公司一年就有200萬元的單子。這其中不乏家長有攀比心態,很多家長在提要求的時候都會講到,某某同學家怎麼佈置的,我們要比他們好一點。

  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包括金陵飯店、玄武飯店等五星級酒店在內,南京衆多酒店都打出了承辦十歲生日宴的廣告;而很多的婚慶公司也在同步接十歲慶單。有數據顯示,“十歲生日宴”的市場已進入“億元俱樂部”。

  問題

  生日邀請函漸漸變成第二個“紅色炸彈”

  像文章開頭那位媽媽一樣,十歲生日宴的邀請函的確成了不少家長的負擔。

  三年級孩子的家長蔡女士說,一般的邀請她會讓女兒儘量參加, 準備的禮物都在300元左右。王女士則坦言,她自家沒辦生日宴,別人的邀請她儘量不參加,一方面覺得影響孩子的學習,另一方面的確是不知道送什麼禮物好。“我都跟朋友說,你家孩子十歲別喊我,實在是很害怕收到邀請函,就像是另一個‘紅色炸彈’。”

  “那個請了全班40個小朋友都去的,很多家長有意見,大家感覺比較有壓力。”三年級家長楊先生說,他認爲請幾個玩得好的小朋友一起過過生日就可以了,沒必要如此講排場把全班都喊上。

  說到底,十歲生日宴到底爲什麼辦?爲了誰辦?十歲,是孩子的十歲,過生日是爲了給孩子慶祝人生順利度過的這十年,生日宴的主角是孩子,家長辦生日宴應以孩子爲出發點。他們喜歡的不一定是必須花大價錢才能獲得的,例如,帶孩子喫山珍海味,可能不如帶他喫快餐能讓他開心。

  專家

  用更有意義的方式見證孩子的十歲

  南京市曉莊學院附屬小學校長魯照斌看到了這位家長的來信後,寫了回信並在官微進行了發佈,他說孩子十歲生日,中華傳統第一個整十生日,舉辦紀念無可厚非,辦生日會的家長心理完全可以理解。然而爲什麼過生日?如何過生日?延伸至家長要將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爸爸媽媽們卻沒有去認真考慮,他希望可以引導家長用更加有意義的方式陪伴孩子成長,見證他們的十歲生日。比如,家長給予更多的陪伴,家長做好孩子的榜樣,並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引領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我們應該給孩子們一個純潔、樸實、健康、向上的成長環境和友誼氛圍。

  省婦聯副主席沈梅認爲,如何讓孩子們過一個有價值又難忘的生日,也在考驗着家長的智慧。上個月底,《江蘇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由省人大常委會通過,條例中對家庭教育的定義是: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以及有監護能力的家庭成員通過言傳身教和生活實踐,對未成年人進行的正面引導和積極影響。其實,陪孩子過好生日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生活實踐,也是父母通過這個特殊的紀念日向孩子傳達價值理念的重要機會。

  沈梅認爲,生日會可以有,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儀式感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只重形式而忽略了生日本來的意義。儀式感也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實現。比如說,開個家庭會,和孩子一起探討過生日的意義;建議孩子參加集體生日會,和其他同齡的孩子在一起慶祝生日,分享彼此的成長快樂;陪孩子一起選擇一本愛讀的書或者全家來一次長途旅行,教給孩子一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好習慣;也可以約上小夥伴去參加一次公益活動等等。

  陪孩子過好生日,不盲從、不迷失,藉助這樣一個特殊的時間節點,給孩子提供一個思考人生的機會,而不是一味地攀比場面,攀比奢華的程度。通過十歲生日給孩子留下美好記憶的同時,既傳承了優良家風,又引導孩子樹立了積極健康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這纔是家長們應該思考和實踐的方向。

  十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重要節點,如何讓孩子記住自己十歲生日的意義而不是記住生日會辦得多隆重,是值得家長們好好花心思琢磨的問題。

  交匯點記者 劉海琴 鄧曉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