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京東的新聞比較多,估計大家也看煩了,而且也被警告了,所以今天不談京東,只說職場和管理。

如果你的思想維度更高一點,就會知道社會是個混沌體,沒有那麼黑白分明。

按照《烏合之眾》的觀點,人群的意識都是左右搖擺的,風向哪個方向吹,他們就會向哪個方向倒。

永遠不要忘了,世上沒有絕對的平等,這個社會也從不是表現出來的那麼正義和溫情脈脈。

冷眼和嘲笑,關懷和讚美,一邊是冷,一邊是暖,它們都是客觀存在的。

社會這個大系統是這樣,何況裡面的小系統、企業呢。

企業是一個利益組織體,它的使命就是追求利潤,不斷的追求資本的回報。

當然,按照我們的社會習俗,好多做企業成功的人,他們都喜歡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善良、誠信和仁厚的道德模範。

這就是純屬個人喜好了,畢竟很多人都有「表演型」人格。

但所謂慈不掌兵,在企業遇到生死存亡或比較逆境的時候,所有的老闆都會選擇棄卒保帥的。

也許你還不理解棄卒保帥的內涵。

棄卒保帥實際上說,必須是保證公司的每一個人都是有用的,這就像是打仗,生死是可以論兄弟的,但戰場上沒有無用的兄弟。

戰場如此,商場也是如此。

不然就是跟自己的、企業的性命過不去,而且也是對有用的「兄弟」的不公平。

不要搞錯了,公司就是圖利,管理就是淘汰,職場不相信眼淚!

阿里巴巴合伙人彭蕾在湖畔大學講課時提到,她在2010年的時候被馬雲調到支付寶,組織建設為戰略目標服務,所以就要搭班子,而搭班子就是挑選做事的人,合適的留下,不合適的離開,這沒有什麼道理可講。

為了配合戰略目標的調整,差不多要讓一半的老員工轉崗或離職,裡面也有一些老同事、老同學,很痛苦,但一旦戰略目標確定了,沒辦法。

心善刀快,帶著感念讓他們離開,一定勉強留下他對他來說也不是一種好事,對其他有能力的同事更不公平。不合適了,彼此放對方一條生路。當時,每送走一個人,就喝一頓大酒,抱頭痛哭。

一個團隊,一個公司,位子就那麼多,你如果不走,那更合適的人就進不來,為了大家好,為了組織的利益最大化,你就必須走。

大自然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職場也是一樣的,優勝劣汰,新陳代謝。

生存是第一位的,企業必須是盈利才可以生存,只有生存下去了才有機會發展壯大。

實際上,作為公司老闆,是很難跟下屬做朋友、做兄弟的,張嘴閉嘴就是「兄弟」的老闆,既是侮辱下屬的智商,也是對自己人格的不尊重。

「很多創業者和公司leader都關心自己能否跟下屬做朋友,其實CEO註定是孤獨的,公司越大,孤獨感越重,很難跟下屬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CEO在跟團隊交往時,親切感和距離感的分寸都需要拿捏。」

如彭蕾所說,老闆其實是處於一種反人性的、孤獨的狀態,在面對不確定感的時候,可能連一個傾吐的對象也沒有。

馬雲和他的「十八羅漢」是朋友嗎,「其實對我們這群人來說,馬老師既是領頭大哥,又是師長,也有一部分是朋友,很多角色交織在一起。我們可以一起喝酒打牌,一起南征北戰,但作為公司的靈魂人物,馬老師不可能把對朋友的所有期待都放在下屬身上。」

老闆和下屬可以有一部分是朋友,但在職場上,要清楚大家不是為了交朋友而組成一個團隊的。

大家一起創業,就是為了要贏,為此在所不惜,打仗就會有犧牲,管理企業也一定會有淘汰,這是不可避免的。

創業就是不斷的解決問題,而有時候淘汰、辭退員工是解決問題的必須動作。

管理要抓大放小,鞋裡的沙子讓人耗費心力,有些不合適的員工不淘汰掉,實際就是對企業本身的自殘行為。

做老闆,做老大,肯定不能讓任何人都滿意。實際上,管理者都是「無善無惡」的,要看事實,而不是講感情。

或者說,老闆必須是採取非平等主義的方法,好的員工要不斷給他更多的利益、更高的職位,而不好的員工不但要減少他的利益,還要考慮換掉他。

一個有力的團隊一定是不平等,那樣只會成為一潭死水,團隊只有打破均衡,讓氣場流動起來,優勝劣汰,企業才可以風生水起。

再簡單點說,老闆必須是讓最有能力的人發揮出最大的作用,然後企業才能有所成就。而不是去考慮、照顧那些能力、「性價比」不足的人。

至於誰是能力強的,誰是「性價比」不足的,這就要考驗老闆的智慧和能力了。

告訴老闆們,要想你的企業發展好,多賺錢,就一定要在企業內部推行不平等最大化。

這也算是對「馬太效應」的運用,人和人的生產關係高級了,生產力也會變得先進。

大鍋飯肯定是不行的,因為它不符合人性,人性本來就是自私自利的。

管理就是管理人性啊,「不平等最大化」才是最能夠發揮、引導人性的武器,這其實是一種系統性思維。

有人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差別,利益上的差別對待,往往會有奇效,它會激發人的鬥志,會促進生產力的提升,會多產糧食。

華為為什麼提倡不讓奮鬥者吃虧,就是對「不平等最大化」的高明運用,好的制度都是獎勤罰懶的。

做老闆從來都是孤獨的,或者說任何一個有出息有追求的老闆都自然是走向孤獨,千萬不要在下屬中找朋友和兄弟。

如果有了親疏,你又如何公平公正的對待管理和工作?

一向覺得,在公司安插親屬和朋友的行為都是愚蠢的,如果說創業初期是不可避免,但公司如果還想更進一步,就必須是杜絕這種情況。

因為弊大於利,既影響對事情的判斷,也混淆了公私的關係。

有些老闆覺得自己可以掌控好,那其實是自欺欺人,員工怎麼會信你?這無疑是推高了管理的成本。

信任是基礎,任何一個團隊只有建立了信任關係才能夠高效做事。

無論是老闆還是員工,都要讓自己配得上這份信任才行。

職場不相信眼淚,一切都是為了能贏。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