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河對岸

看過金庸的武俠劇《天龍八部》的,都會對那位窮兵黷武的遼國皇帝有些印象,該遼國皇帝叫耶律洪基。在《天龍八部》中,耶律洪基是位暴虐的皇帝,肆意屠戮漢人百姓、欺壓女真部落,還執意要南侵滅宋。最終,耶律洪基遭蕭峰脅迫,被逼答應終其一生不許遼軍一兵一卒越過宋遼疆界。而蕭峰念及自己身為契丹人,卻威迫遼帝,已成為契丹的大罪人,再無面目立於天地之間,便選擇自戕而亡。

而歷史上的耶律洪基,不但不窮兵黷武,還崇尚漢學、篤信佛教、愛好和平。耶律洪基是遼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長達四十六年。遼國雖侵佔了燕雲十六州之地,但自宋遼澶淵之盟後,遼國已經基本停止了向中原擴張的野心。且遼也要比後來的金與蒙要文明進化得多,也更易相處,故宋遼能保持長達百餘年的和平。

而遼國在文化上也仿唐制,開科取士,很多遼國皇帝的漢文化造詣都很高。比如遼聖宗耶律隆緒十歲能詩,一生作詩五百餘首;遼興宗耶律宗真工詩詞,善丹青,嘗以所畫鵝、鷹送於宋朝,據傳點綴精妙,宛乎逼真,宋仁宗亦作飛白書以答之,一時傳為美談。

耶律洪基的漢化程度要更高,其精通音律,善於書畫,愛好詩詞,常作詩賜於外戚與大臣。並且遼國中後期的皇帝都很崇尚道教、佛教,早已沒有建國之初那種粗野之風,而這又以遼道宗耶律洪基為甚。

耶律洪基對中原的文化極為仰慕,考古專家與上世紀三十年代,在原遼南京(今北京)開泰寺的舊址, 發現了一尊三尺八寸的銀佛,其背後有銘文寫道:白銀千兩,鑄二佛像,威武莊嚴,慈心法相,保我遼國, 萬世永享,開泰寺鑄銀佛,願後世生中國(中原),耶律洪基, 虔心銀鑄。重熙二十三年(1054年)十月。

曾有宋朝兵騎越境,射傷轄遼人,而耶律洪基致信宋神宗道:竊以累朝而下,講好以來,互守成規,務敦夙契,雖境分二國,克深於難知,而義諾一家,共思於悠永。而在耶律洪基臨終之際,還告誡其孫耶律延禧(天祚帝):南朝(宋朝)通好歲久,汝性剛,切勿生事。

參考資料:《遼史》等等;


(一)

你好,祝新年快樂!耶律洪基即遼道宗,皇后是史上有名的蕭觀音。網路小說《大宋的智慧》也曾寫道耶律洪基,裡面道宗在虎視鷹揚的大宋逼迫下,不得不帶領大遼子民重新尋回祖上的武勇、陰鷙和豪情。蕭觀音中暗算後,耶律洪基幾乎是瞬間就一刀斬斷其胳臂,救了皇后一命,其時之果決狠辣,大有王霸之氣。

小說家言當然只能靠想像,這其實給我們提供了一條貼近古人的捷徑。

《天龍八部》耶律洪基的出場在第二十六回《赤手屠熊搏虎》,這一回耶律洪基率軍侵擾女真,卻不幸為蕭峰所擒。蕭峰本可殺之如剪草,卻大為其英雄氣概所折服,兩人便結為異姓兄弟,蕭峰放耶律洪基歸去。離去數日,便派人送來馬匹牛羊、珍寶被褥等無數,這一來是因為結義之情,二來也是感謝放歸之義。

第二十七回《金戈蕩寇鏖兵》,蕭峰偕同阿紫在大草原上遊盪,偶遇耶律洪基親兵,隨之與之相見。此時蕭峰方知義兄是契丹國皇帝,不由大為窘迫,而耶律洪基只道:今日只敘義氣,明日再行君臣之禮不遲。這證明耶律洪基的情商不錯。

蕭峰在夜晚觀其軍容嚴整,治軍有方,可見耶律洪基絕不是庸主。

緊接著楚王謀反,立其父耶律重元(耶律洪基之親叔)為帝,在士卒投敵、大勢已去之際,蕭峰一馬當先,奮勇沖陣,竟然射死楚王、擒住偽帝、力挽狂瀾。

餘下無甚可說之處,故事到最後兩回,耶律洪基意欲麾軍南下,挑起伐宋之戰。蕭峰拒不領命,被飲以毒酒,囚籠困之。《天龍八部》一書的存世豪傑盡皆來救,在末章《教單于折箭、六軍辟易、奮英雄怒》一回中,蕭峰脅迫耶律洪基退兵後,先因阿朱之死,又深感在遼宋之間左右為難——脅迫遼帝則對契丹不忠、征伐大宋則對大宋有愧,於是自盡於雁門關下。

(二)

以上是《天龍八部》小說所寫,有哪些是真實的呢?

1、蕭峰是虛構的,而耶律洪基是真實的:前面已說,廟號道宗,是遼國第八位皇帝。

2、楚王叛亂是真的,蕭峰殺之是假的。

以下是拍自《遼史·卷二十二·道宗本紀二》之記載:

通過劃橫線處可知:(清寧)九年秋七月,耶律重元及其子楚王裹挾黨羽作亂,被耶律仁先、耶律乙辛、蕭唐古 、蕭韓家奴、蕭惟信、耶律良等率數千人抵敵。楚王涅魯古躍馬出戰,被射殺。耶律重元逃亡大漠,自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