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歡的寶寶剛剛滿百天了。那天路過我們單位,還特意抱着小寶寶過來看我。

  “寶貝肉嘟嘟的真是可愛~哈~看,她還對我笑了呢~”我開心地邊逗着寶寶邊說到。

  “怎麼還吐起泡泡來了啊~像個小魚兒似的~”

  只見,寶寶笑着笑着,嘴巴開始“啵~啵~”地冒着小泡泡。

  歡歡看了看:“她最近老是這樣。我還上網查了,網上說一般情況下都是正常的,不過也有可能是生病了,說是肺炎就會有吐泡泡的症狀。”

  歡歡頓了一下,有些不確定地繼續說到:“我看寶寶精神狀況挺好的,應該不會是肺炎吧。”

  確實,新生兒肺炎會有吐泡泡的症狀,但寶寶吐泡泡不一定都是肺炎。

  新手媽媽們由於育兒經驗缺乏,往往看見寶寶有些風吹草動,就容易捕風追影,擔心憂慮。

  今天,我們就來告訴大家,寶寶吐泡泡是怎麼一回事?爲什麼寶寶會經常吐泡泡?什麼情況下,寶寶吐泡泡要引起重視?

  一、寶寶愛吐泡泡?

  1、唾液腺發育

  泡泡其實就是寶寶的口水,口水是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在新生兒時期,寶寶的唾液腺還不發達,分泌的唾液較少,因此寶寶嘴裏沒有多餘唾液流出。

  到了寶寶3個月左右,唾液腺慢慢開始發育,唾液分泌量增加,但寶寶的口腔相對較淺且小,此時的吞嚥能力又差,閉脣和吞嚥的動作不協調,不會調節口內過多的唾液,就會流口水和吐泡泡的現象,這些生理現象隨着寶寶年齡的增長和吞嚥功能的完善會自行消失。

  2、長牙期

  長牙期,是寶寶流口水最頻繁的時期。4-6個月左右,寶寶的乳牙開始萌出,會刺激牙齦上的神經,反射性的增加唾液的分泌。

  同樣的,此時寶寶還小,不能很好地將口水嚥下去,所以流口水、吐泡泡的現象會很明顯。

  3、自娛自樂

  是的,你沒看錯。寶寶有時候吐泡泡,是自己在玩呢。當他已經get到了吐泡泡的技能後,反正閒着也是閒着,無聊時面對流出的口水就順便吐些泡泡來玩。

  二、爲什麼說新生兒肺炎也會吐泡泡?

  新生兒患肺炎時,由於氣管又短又窄,咳嗽反射較差,肺部分泌物不能順利排出,將會出現口吐白泡的現象。

  三、寶寶這些情況下吐泡泡要警惕!

  1、寶寶年齡小於3個月,頻繁吐泡泡並伴有發熱,咳嗽,喫奶嗆咳,特別是呼吸急促(超過40次/分),胸部凹陷,精神萎靡時,很可能是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就不要耽擱了,趕緊去醫院吧。

  一般肺炎病程是十天左右的,只要及時的對症治療,很快會康復的。

  2、剛出生的寶寶如果出現像螃蟹似的吐泡泡,並伴有喫奶嘔吐或嗆咳、喘氣困難、臉部發青的現象,有可能是患了先天性食管閉鎖,需要及時就醫確診。

  總的來說,家長不能單憑吐泡泡這一項症狀就斷定寶寶生病了,我們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

  ?3個月以下的小寶寶,尤其是新生兒,吐泡泡的同時伴有拒奶、精神狀態差、呼吸急促等情況時,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

  ?如果寶寶只是偶爾吐泡泡,喫奶好、精神反應好、呼吸平穩,不需太擔心。媽媽們只需注意寶寶的口腔衛生,及時擦拭,預防口水疹就好。

  ?大多數情況下在2歲之前,伴隨肌肉運動功能逐漸成熟,寶寶能有效控制吞嚥動作後,嘴角就不會再流口水也不會吐泡泡了。

  關於今天的話題,你還有什麼疑問嗎?歡迎留言評論,和我們一起交流哦。

  如果寶媽寶爸還有什麼其他想了解的話題,可以告訴我們。寫文不易,多多幫我留言點贊轉發哦,雨滴醫生謝謝你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