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知乎上面看到這樣一個問題:"看過大世面的人和沒看過大世面的人會有什麼差別呢?"當我說出這個問題後,很多點進來的人會很驚訝,難道標題就是爲了搶閱讀量嗎?其實,並不是的,且聽我細細說來。

  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給出了不同的回答,比較多的一些人是從大的方面來說的,也就是說中國中西部發展自古以來就和沿海地區有差別,應該有一部分的原因要歸結於地域。而我是從小方面來說的,就說說那些沒見過世面的"窮"孩子。"窮"孩子之所以窮,就是窮在思想,沒有看過大世界,大場面,永遠只待在自己那一方一畝三寸地裏,眼界受限後,思想也慢慢沒有深度了。其實,再追溯一下,不難發現,這些孩子並非真的很窮,他們完全有見大世面的條件。但他們的家長就是最大的限制。

  1、"窮"孩子的家長有幾類

  1.忙於工作,忽視孩子

  在現在這個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時代,很多家長爲了給孩子提供一個優質的生活環境,都在瘋狂地工作,很多時候廢寢忘食,早出晚歸,爲的就是養家餬口。然而這樣忙碌的他們,顯然已經忘記了生活的實質,在他們眼裏,孩子只要給他們錢,讓他們生活優越就好了。慢慢的,孩子一天天的長大了,有些家長更甚,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該上幾年級了,也正因此,很多小孩子在沒有家長陪伴的情況下,對世界的認知完全來自於周圍人,而且,有一些孩子都有可能早早輟學。這樣的他們對世界的認知大概是淺薄的,他們只願待在父母搭建好的城堡中,只願在父母的小金庫裏"啃老",對於外界他們是牴觸的,更別說出去見見世面了。

  而他們的家長如果再不出面挽回局面的話,後果也許不堪設想。

  2.過分溺愛,留子養老

  年年高考完後,總是喜憂參半的,而填志願也成了一個最棘手的問題,那些無限遠大的志向催促孩子們離開家鄉,背上行囊尋找夢想,但問題也層出不窮,多數孩子的家長在孩子離家去外地讀大學持不願意或是強烈反對的態度。也許在他們看來這樣做是對孩子好,畢竟孩子從小到大都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出去後,難免遇到一些危險,如果沒有人在身邊,孩子很難自己一個人撐下去。但請試想,這難道不是過度的溺愛嗎?留着孩子給你養老,讓孩子的青春都荒廢在你的一畝三分地上嗎?這樣的選擇大概是大家都不願的,所以,放開孩子的手,讓他們走出去吧,去看看這個美妙的世界吧!

  3.限制興趣,專攻學習

  有的家長可能會說,你的興趣愛好,難道可以爲你以後的生活混口飯喫?學會了鋼琴又咋樣?貝多芬還不是孤獨死了。如果你對興趣愛好的認知還停留在這個階段,那我有必要用今天文章中的一句話來形容你了,你可能也是沒有見過世面。美國的一個精神專家埃裏克森曾說過,尤其是孩子童年時候的教育,會對一個人以後的發展造成很大影響,而且和"三歲看老"的中國說法有點像。因此,興趣會是最好的老師,永遠都不要忽視它的作用,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千萬不要限制孩子的興趣,不要總讓孩子專攻學習,學習固然重要,但在當下這個全面型發展的世界,只會一個東西是遠遠不夠的。所以,要刺激培養孩子的興趣,讓他們通過興趣去發現世界的另一面和世界之大,也不失爲一種收穫。

  2、見了世面後的孩子會怎樣

  ·思想豐富,創造力變強。不知你是否有觀賞過孩子的畫作,也許你的孩子畫的你看不懂,但是很有天馬行空的感覺,也可能那些畫你一看就懂,規規矩矩的,畫的都是身邊的事物。那麼你會覺得哪個畫作會好一點呢?也許你會說第二個,但其實答案恰恰相反,我想說的恰恰是第一個。第一類畫作之所以會產生,追究它的原因也是有根可循的,很多時候,家長帶孩子去動物園,天文館等等地方,孩子的視野從身邊的生活移到了不屬於自己每日生活的一部分,自然也印象深刻,最後還能通過畫作來呈現,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而這也恰恰體現了一個人的思想豐富之後,創造力也就油然而生了。

  ·待人平和,處事也從容。很多家長總是在說,你看看別人家的某某某,但是否真有家長留意過,真的是自己家的孩子太皮,跟自己的教育完全扯不上邊嗎?或許不是吧,細細想來,你會發現,其實,自己的孩子完全可以變成別人家的孩子,只要接受同樣的教育就好了。至於這教育也許就是讓孩子盡情的拓寬眼界,見世面,這些見過世面的孩子,往往會發現這個世界被隱藏的一面,對善於惡也有一個正確的認知。他們在處理事情的時候,會從多個地方去考慮,不僅僅只考慮到眼前的事情,而是從長遠的眼光去看待整體。所以,在週末的假期不妨帶孩子出去,哪怕去天文館也好,只要能讓孩子成長的地方都應該是好地方。

  ·更有追求,理想也不高遠。就像那些剛高考完的青澀臉龐,他們對外界的渴求是最大的,這個時候往往是不能阻止的,反而要推波助瀾,要讓孩子知道家長是支持的。孩子在外面得到的歷練也是在家中永遠不可能完成的,在外面他們能接觸到的一切事物對他們來說都是新的,一切人也都的新的,這不僅能鍛鍊他們自身,而且還能影響他們的思想。見過世面後的他們對追求自然也放高了標準,在他們眼中理想不再是那麼遙不可及的,奮鬥也就不是成了徒然。而此時的家長要做的就是,不要阻止他們,學會迎合,同時給孩子或多或少的建議,經常對孩子進行語言上的激勵,要時刻用行動提醒孩子,其實,父母是時刻支持你的。一個人的思想的確能改變一個世界,而世界同樣也能改變你的思想,如果只願意再自己那個小地盤,那追求就更不用談了,這樣的追求永遠都是廉價的。

  很喜歡一句話:"腹有詩書氣自華",是啊,人生的格局和你走過的路看過的書都有關係,所以,不要浪費你的時間,帶上孩子一起去看看這個世界的美妙。這時,也有很多寶媽說了,我實在是沒有時間了,試問?你還喫飯嗎,手機呢?是不是還在看?難道就不可以貢獻出看手機的那部分時間來陪陪你的孩子?畢竟孩子的教育終究是一件大事兒。而這件大事兒,雖聲名浩蕩,但其實做起來異常容易。

  看完後,你也不難發現,其實"窮"孩子是根本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讓孩子的思想變"窮"的家長,如果你之前做過這樣的家長,其實也不必擔心,現在也不晚,放下手機,找個時間,一家人甜甜美美的走出去,去看看這個世界,去豐富自己的生活。但如果你一直以來都是這樣的好家長,那我就要誇誇你了,希望你一直將這個好習慣堅持下去,畢竟,世界上所有的家長都願意自己的孩子成爲人中龍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