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對外漢語老師最艱難的一步就是在第一堂課上的表現,第一堂課上的好可以做好整個課堂的鋪墊,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如何上好這第一堂課吧。

準備1

備學生,做到因材施教

看年齡 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教材,設計活動,準備道具。

懂職業 要根據學生的職業特點,瞭解他們的需求,做到供其所需。摸程度 要摸清學生的真實水平。選擇適合的教材,設計巧妙的引入活動,使用恰當的課堂用語。記姓名 提前拿到學生的名單,把沒把握的名字讀準。最好第一節課就能叫出學生的名字,從而贏得學生的尊敬。

做名片 提前把學生的名字翻譯成中文,做成名片,最好帶拼音和解釋,還要一式兩份,一份擺在課桌上使用,一份帶回家供他們在作業本上寫中文名字用。

知興趣 要向當地老師請教學生們的興趣、愛好,瞭解他們喜歡談論的話題、喜歡的影視劇、舞蹈及歌曲,愛喫的飯菜等,以便設計活動做到投其所好。曉習慣 要知曉他們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準備2

備環境,做到因地制宜

瞭解軟體和硬體環境是上好第一課的保障。要充分了解學生所在國家或其他語言教學的要求,瞭解學校的規章制度,其中對於學生考勤記錄、課堂要求、學分標準和作業給分標準最為重要。提前一兩天去看看你要用的教室,將環境中有可能成為學員興趣點的知識編入到教案中。看教室要做到以下三點:

知位置 準確知道要上課的教室的位置,估算一下從住處到教室的路途要花費的時間

看佈局 看看教室的佈局是否適合做遊戲,是否適合粘貼或懸掛圖片、地圖等。站在講臺上試講幾句,感覺一下聲音的傳播情況,以判斷自己在正式上課時要用多大的聲音纔可以讓最後一排聽清楚,並決定在上課時是否需要用麥克風。在黑板或者白板上寫幾個大小不同的字,然後走到最後一排去,看看自己能看清那種大小的字,以確定自己在正式上課時要寫多大的字。查設備 先看有沒有最基本的教學設備:黑板或者白板、筆、板擦等。再看電化教學的視聽設備是否完好,檢查麥克風、幻燈機、投影儀或者臺式電腦等是否工作正常;看看電源的接線是幾項的插頭,是否與自己用的錄音機或者電腦的插頭匹配。順便看看燈是否都亮,照明和通風怎樣,還有安全通道及疏散方式等。

準備3

備教材,做到瞭然於胸

作計劃 整體把握教材的難度和進度以此確定第一課的進度,最好在第一節課把教學進度情況印發給學生。

寫教案 最好提前備出一週的課程,至少第一課的教學目的、教學重難點、教具、教學方法、教學步驟、活動設計都認真思考寫出。第一課內容不要貪圖太多太雜,要重點難點突出,最好在每個步驟下標註所需時間。

建議第一課的教案包括以下內容:教師自我介紹;學生自我介紹;中國概況介紹;漢語及漢語課程介紹;學習方法介紹;課堂要求(包括出勤、作業要求、發言、活動參與、實踐等);學分評價(出勤、作業、階段性檢測、筆試、口試各佔的比例);教會幾個簡單的問候語或課堂用語(如你好、謝謝、再見、上課、下課、跟我讀等等)。聽示範 如果可能聯繫到先期到的漢語教師,去聽他們的課程,瞭解當地的漢語教學情況,體會課堂氛圍。做試講 有條件的教師可以請其他漢語教師幫你聽聽試講,或者自己模擬串講一遍,及時發現不足加以完善。

做錄像 有條件的教師還可以把他們人生第一次(至少你的第一節課上)說漢語、寫漢字的時刻留下來作個紀念,今後隨時跟蹤記錄每個學生的成長,在學期課程結束時,把每個學生的漢語成長經歷刻錄成光碟送給他們,也為研究漢語教學積累資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