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別九朔

 

再接下來就要準備綑綁行李,前往我的出生地臺灣了,兩個月的長時間暑假,接下來的路再兵分二路的崎嶇底下,但願可以鍛煉出更獨立自主更有想法的兩個少年,這陣子搞得辛苦又忙碌,是一個如假包換的磨難日子。幸運的是,我即時在這個倉皇的當下把這本「萬城目學」的書給囫圇讀完了,丟進準備要託運的行李箱裡,箱子裡還有一堆之前使用過的攝影器材,即將前往二手市場賤賣過去的色彩。坦白的說,透過閱讀不同型態文字的方法來審視、理解自己,無非是一場以強制武力來刑求逼共的過程,到目前為止,閱讀對我來講還是一件辛苦的差事,就別說誤以為深深著迷的「村上春樹」,也別說散盡光陰所閱讀的「唐娜塔特」了,我終於會發現他令我倒胃口的地方,我也漸漸明白她所謂擁有「迷人的風采」,或多或少是被我膚淺的閱讀經驗所讚嘆著的一個論調。

 

簡單來講,各種類型的書越看越多之後,我漸漸地更加確信我對「科幻」的厭惡,也發現在「舞舞舞」之後,對於村上春樹陳腔濫調的厭煩感受,到了這本《巴別九朔》我發現這個年輕的作者雖然擁有非常好的評價,但是在我放棄了《鴨川荷爾摩》許多年之後的今天,才又拾起了他的作品,然而這些年過去了,我對於這種已經把(「伊坂幸太郎」X「村上春樹」^「走火入魔的對幻想的渴望」)X「熱愛冗長贅文」=《巴別九朔》,我不知道第幾次放棄之後又接著閱讀,我也算不清楚起來煮咖啡,跑廁所,深呼吸並且懷疑自己看著時間流逝的透明感受的次數了,我不懂巴別塔要崩塌,祖父與烏鴉女的恩怨,本以為是南柯一夢令人鬆了一口氣卻又帶點惆悵的結局,萬萬沒想到,這些怪力亂神的無邊法力一路燒到故事的結尾,我無法理解這種閱讀樂趣,年紀大了或許我。

 

 

冗長的篇幅裡,我多多少少感受到一點「萬城目學」在下筆時充斥文中的些許尷尬成分。

故事迷人的程度因為灑狗血以及反覆贅述的次數過多,已經把讀者本來有的欣喜消磨殆盡。

故事的結尾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大意來告終,糊裡糊塗開始的幻想,莫名其妙的煙霧瀰漫到最後一頁。

 

 

突然想起還有四本「保羅託迪」的作品還沒讀過,我一直想再回頭看看「村上春樹」《沒有色彩的多崎作的巡禮之年》,透過閱讀這種刑求的過程,從皮肉疼痛與耐性焚心的對待中,自己一絲不掛,沒有謊言的模樣,雖然似乎有點楚楚可憐,但是卻又是那麼真誠的說明不討好,不去取暖的自由自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