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南)


四月二十九日晚,五一剛剛到來,極限挑戰第四季終於在眾多雞條粉的期待中開播瞭。

極限挑戰憑什麼成為綜藝界的一股清流?嘉賓配置的學問在這裏!

在這個真人秀節目多如牛毛的年代,《極限挑戰》顯然已經憑藉前三季的內容積纍下相當數量的粉絲。許多綜藝到播完都悄聲無息,它卻因為推遲開播時間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

眾多網友紛紛錶示:“我就等著週一中午能喫外賣邊看雞條!”

《極限挑戰》到底有什麼魅力?在這個流量為王的大環境裏,他又是憑藉什麼成為綜藝界的一股清流?

極限挑戰憑什麼成為綜藝界的一股清流?嘉賓配置的學問在這裏!

我們從“真人秀”這一概念說起。


舊有的綜藝節目多是在舞颱和攝影棚內進行拍攝。在那個地方綜藝還未崛起的年代,《非常6+1》和《正大綜藝》等頗具央視範的節目成為瞭除歌舞、影視外絕對的消遣品。

極限挑戰憑什麼成為綜藝界的一股清流?嘉賓配置的學問在這裏!

緊接著,各地方颱從其他國傢的娛樂行業中得到靈感,綜藝節目如雨後春筍一般冒齣來。知識類的《百傢講壇》,娛樂類的《快樂大本營》,包括曾引起萬人空巷的各種選秀。

但無論如何,此時的綜藝尚未跳齣舞颱搭建齣的框架。

2012年,真人秀節目異軍突起,且《爸爸去哪兒》於2013年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現象級真人秀。嘗到甜頭的電視人和投資商們開始為這一新興綜藝搭建更大的舞颱,一時間,各種親子節目和野外競賽層齣不窮,後期大火的《極限挑戰》和《奔跑吧兄弟》都是乘上瞭這股東風。

“真人秀”,由此走入中國人的視野。

非常巧閤的是,我國的影視産業在2012年前後走嚮疲軟,曾經紅極一時的選秀也逐漸銷聲匿跡。

在觀眾百無聊賴的換頻道時,忽然發現這些平日這些隻在影視劇裏演繹他人喜怒的明星們換瞭副麵孔齣現在鏡頭前。

這也太有吸引力瞭吧!

原來演鐵血硬漢的男人也會為瞭兒子的教育發愁,原來演絕世美女的女星生活裏如此不拘小節。觀眾們那一點點窺探欲得到瞭滿足,明星們在無戲可拍時保證瞭曝光率,各路媒體再也不用發愁熱點和點擊率。

真人秀節目正式發揚光大。一時間,親子節目、旅遊節目、野外生存節目,佔領瞭電視颱的半壁江山。

極限挑戰憑什麼成為綜藝界的一股清流?嘉賓配置的學問在這裏!

但是在其中一部分賺得盆滿鉢滿時,也有許多真人秀節目,播得毫無水花,撲得悄無聲息。

說迴極限挑戰。

初看極限挑戰的嘉賓構成,實在有點撲街預定。孫紅雷?孫紅雷不是那個演《潛伏》的餘則成嗎,他那不苟言笑的還不冷場啊?

極限挑戰憑什麼成為綜藝界的一股清流?嘉賓配置的學問在這裏!

黃渤倒挺有綜藝感,可他怎麼也和羅誌祥和張藝興沒有火花吧?

極限挑戰憑什麼成為綜藝界的一股清流?嘉賓配置的學問在這裏!

極限挑戰憑什麼成為綜藝界的一股清流?嘉賓配置的學問在這裏!

還有黃磊,那麼文藝一人,上這種挑戰節目乾嗎?去做菜?

極限挑戰憑什麼成為綜藝界的一股清流?嘉賓配置的學問在這裏!

至於那個王迅,他不是說相聲的嗎……

極限挑戰憑什麼成為綜藝界的一股清流?嘉賓配置的學問在這裏!

誰也想不到,節目一播齣,孫紅雷成瞭“顔王”,黃磊與張藝興成瞭“師徒”,黃渤和羅誌祥分彆獲得“青島貴婦”和“硃碧石”的新身份,一嚮不溫不火的王迅也跟著刷瞭一波存在感。

極限挑戰憑什麼成為綜藝界的一股清流?嘉賓配置的學問在這裏!

原來真人秀嘉賓的邀請,好像有點學問。


真人秀嘉賓邀請攻略第一點:嘉賓與節目的契閤度。

真人秀節目說白瞭,也是一個嘉賓與節目互相選擇的過程。嘉賓不能為瞭曝光率就隨意上節目,否則吸粉不成,反倒有可能招黑。節目也不能為瞭噱頭隨意請嘉賓,浪花太大,最後砸瞭自己招牌。

譬如撒貝寜,自從被央視開車節目《瞭不起的挑戰》發掘齣自己綜藝細胞後,幾乎開啓瞭自己的事業第二春。我懷疑連他自己之前也沒想到,原來除瞭一臉正氣的主持法製節目,他還能在《明星大偵探》中說齣:

“我不得不承認,我就是那個放火的人。我是在女人的芳心裏,縱火的人。”

極限挑戰憑什麼成為綜藝界的一股清流?嘉賓配置的學問在這裏!

Fine,我真的好愛這個芳心縱火犯。

而《極限挑戰》的嘉賓邀請前提在於,這是一個戶外挑戰類節目。導演組或許從一開始就定位好瞭,這是一個“熟男”的節目。

極限男人幫,老哥兒幾個孩子都有瞭,江湖地位也穩瞭,不用像小年輕似的放不開。相比於許多真人秀的過於“秀”,《極限挑戰》更重視“真”。比賽裏不存在規則,嘉賓互相坑濛拐騙,卻意外的營造齣一種喜劇效果。

極限挑戰憑什麼成為綜藝界的一股清流?嘉賓配置的學問在這裏!

好的綜藝,能把嘉賓性格裏有魅力、與平日有反差的那一部分釋放齣來。這無論對嘉賓本人還是節目組,都是雙贏。

上節目之前,誰會想到孫紅雷是個顔王呢……

極限挑戰憑什麼成為綜藝界的一股清流?嘉賓配置的學問在這裏!


真人秀嘉賓邀請攻略第二點:國民度。

電視綜藝不是網綜,是麵對整個社會播放的,用社交媒體上那一套去麵對現實世界中年齡跨度巨大的觀眾是行不通的。真人秀的優勢就在於,他不會隻有一個題材、一個主角、一個基調。

嘉賓請好瞭,題材選廣瞭,下至八歲上到八十歲,都能看。

極限挑戰憑什麼成為綜藝界的一股清流?嘉賓配置的學問在這裏!

這就是嘉賓間的火花,也是配閤的藝術。像《高能少年團》,擺明瞭是想針對追星族,自己就把輻射範圍給劃小瞭。

而極限挑戰就不一樣瞭。黃渤、黃磊和孫紅雷,這就吸引瞭一大批電視節目的收看主力,張藝興又自帶超多活躍粉絲。

極限挑戰憑什麼成為綜藝界的一股清流?嘉賓配置的學問在這裏!

極限挑戰,網絡電視都要抓,觀眾八十到十八。從受眾的指嚮性來講,它的嘉賓配置堪稱完美。


真人秀嘉賓邀請攻略第三點:辨識度。

真人秀再真,也是電視藝術的一種。嘉賓和影視劇中的角色一樣,需要“麵目清晰”。

人物性格不突齣,就無法推動情節發展。重復的環節一直進行,觀眾很快就會感到厭倦。

極限挑戰憑什麼成為綜藝界的一股清流?嘉賓配置的學問在這裏!


真人秀不是晚會,並不是嘉賓人數多就能在收視率中取勝。《全員加速中》人多吧?可我現在隻能想起來各位明星狂奔和躲藏的身影。

極限挑戰憑什麼成為綜藝界的一股清流?嘉賓配置的學問在這裏!

其實做真人秀的時候完全可以從影視創作的角度來思考。這個角色存在的意義是什麼?節目要完成的任務是什麼?

錶演者並非創作者,如果節目組全靠嘉賓去控場,那用力過猛就成瞭“凹人設”,用力不足就成瞭個NPC。

“真人”已到場,如何“秀”齣不同纔是關鍵。

極限挑戰憑什麼成為綜藝界的一股清流?嘉賓配置的學問在這裏!


《極限挑戰》中,五位嘉賓被賦予瞭不同的使命,個人的性格隨著節目的進行逐漸立體。黃渤的高情商,黃磊的高智商,孫紅雷演多瞭間諜真實身份竟是地主傢的傻兒子……

極限挑戰憑什麼成為綜藝界的一股清流?嘉賓配置的學問在這裏!

嘉賓和節目互相成就,嘉賓和節目互相塑造。《極限挑戰》已經到瞭第四季,男人幫還是原班人馬,就足以說明彼此對這段閤作的滿意。


真人秀嘉賓攻略第四條:下限。

其實這條不是對於嘉賓的,是對於節目組的。或者說,是節目組在塑造嘉賓形象時的。

即便是為瞭綜藝效果,節目組也要有下限。

真人秀歸根結底是電視藝術的一種。電視人的創意決定瞭節目有多精彩,電視人的良心決定瞭節目能走多遠。

極限挑戰憑什麼成為綜藝界的一股清流?嘉賓配置的學問在這裏!

沒人不讓創意者掙錢。既然影視疲軟,綜藝火熱,那就去做唄。觀眾開心,電視颱盈利,這也是一種平等的交換。

但是不要把綜藝做成浮萍。沒有根,沒有方嚮,一陣風來瞭就跟著跑,風過瞭什麼都留不下。

現在生活節奏這麼快,很多人沒有時間去看一部電影、讀一本書、進行一場觸及靈魂的對話。

但是大傢都會喜歡看綜藝。喫飯的時候,趕地鐵的時候,睡覺前敷麵膜的時候。

綜藝的偉大之處在於,他把影視和現實生活的隔膜打破,於無形中改變人的思考方式。

《爸爸去哪兒》讓教育問題前所未有的受到社會關注;《這就是街舞》和《中國有嘻哈》都推廣瞭某種小眾藝術;《聲臨其境》一次又一次的強調專業素質的重要性。

《極限挑戰》幾乎沒有對嘉賓進行過惡意剪輯,一切衝突和爆笑都是建立在節目本身的拍攝基礎上。作為一個綜藝,他當然希望博觀眾一笑,但這種“笑”大多建立於節目組前期的精心設計。

極限挑戰憑什麼成為綜藝界的一股清流?嘉賓配置的學問在這裏!

綜藝需要熱度,但絕不能讓炒作和營銷掩蓋瞭節目的初衷。

時至今日,即便網絡已經成瞭信息的主要載體,但電視仍是受眾最廣的傳播媒介之一。每一個電視人踏進這個行業時,應當都帶著理想和熱血。

科技是改變物質世界的,媒體卻可以改變精神。

綜藝是為瞭消遣,因此可以做得很淺,淺到隻能拙劣地博人一笑。但綜藝也可以做得很深,插科打諢之下,卻是記錄、傳播、改變。

薑文在《讓子彈飛》裏說:“我既要站著,又要把這錢掙瞭。”

好的綜藝,應當也是如此。

極限挑戰憑什麼成為綜藝界的一股清流?嘉賓配置的學問在這裏!




【版權歸作者所有 稿事編輯部整理發布】

轉載或投稿請聯係郵箱↓

[email protected]

歡迎關注微博@稿事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