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由“娛樂虹雨說”原創,首發於企鵝號。 文章相關圖片請看文字下方

  慢性乙肝謹記:牢記7大飲食宜禁,病情不容易惡化

  慢性乙肝謹記:牢記7大飲食宜禁,病情不容易惡化,那麼,慢性乙肝患者在飲食上有哪些不宜?

  一、不宜喫海鮮食品

  患者應避免喫海鮮類食物,因爲海鮮易引起過敏,海鮮中的一些較大的蛋白質顆粒可以進入血液並引起身體過敏。如果過多食用海鮮,會在體內引起抗體反應,導致血管和皮膚、以及胃腸道等的異常反應。由於肝臟是過敏的重要器官,肝臟損害是不可避免的,特別是原發性肝病可加重病情、或原始病情穩定的肝病,並可能再次復發。

  二、不宜大口喝牛奶

  雖然牛奶的營養價值高,含有蛋白質以及鈣、鎂和維生素B1、B2、C等,牛奶迅速進入胃部,大口喝下的牛奶突然與胃酸接觸,不僅難以吸收還會易引起腹瀉。因此,患者喝牛奶時可用小勺喝下,當牛奶與唾液混合後可助消化和吸收。此外,牛奶不應加糖,由於蔗糖在體內分解爲酸,可與牛奶中的鈣中和,不僅降低營養價值,而且增加細菌發酵氣體的產生,導致腹脹。

  三、不宜飲酒

  因酒中的成分乙醇在肝臟中會轉化爲乙醛,對肝臟有直接影響,並導致肝細胞的變性和壞死,如果患者再飲酒,可能會使病情更爲糟糕,不僅會加速病情,而且還會轉爲肝硬化、嚴重時甚至往肝癌發展。所以,患者必須戒酒,所有含酒精的飲料都應禁止。

  四、不宜暴飲暴食

  每一餐最好只喫七分飽或少喫多餐,因爲如果喫得過飽,會增加肝臟的負擔。另外,患者不宜喫各種辛辣和刺激的食品,如辣椒、胡椒、洋蔥、肥肉、燒烤的食物等,這些食物不易消化,且會加重肝臟負責。

  五、宜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慢性乙型肝炎的飲食應該淡淡、且易消化,並要注意保持營養的平衡。當肝臟發生病變後,使得胃腸動力不足,這會阻礙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使大量蛋白質流失,所以應補充高蛋白飲食,如雞蛋和牛奶、瘦肉和大豆製品等。

  六、宜食用醋,消化和殺菌

  患者可以適度地食用醋,醋可作爲肝經的藥物,具有活血化瘀和消食積存、消腫軟化和解毒的功能。如果患者食慾下降,在烹調中加入醋可增加胃液分泌,並幫助食物消化,從而增加食慾。而且醋還可以殺死進入胃的細菌,提高胃腸道的抗感染能力。

  此文章由“娛樂虹雨說”原創,首發於企鵝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