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政局驟然生變。

  據最新消息,在位近30年的蘇丹總統巴希爾於11日被軍方逮捕。國防部長穆罕默德·艾哈邁德·伊本·奧夫宣佈成立一個軍事委員會,在兩年過渡期內管理這一堪稱中東和非洲“雙料大國”的國度。

  伊本·奧夫在11日的電視講話中。

  蘇丹局勢爲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當地局勢現在怎麼樣?接下來誰來收拾局面?新華社駐蘇丹記者帶來一手觀察。

  喀土穆街頭平靜 中國使館及機構加強安保

  防長伊本·奧夫11日發表電視講話,宣佈推翻總統巴希爾。他說,巴希爾已被逮捕,目前正在一個安全的地方。

  巴希爾4月6日參加一場活動。新華社發(穆罕默德·海德爾攝)

  他還宣佈國家進入爲期3個月的緊急狀態,並實行1個月宵禁,同時關閉蘇丹領空24小時、關閉蘇丹各地邊境通道直至另行通知。

  軍方發出這一聲明後,蘇丹民衆紛紛走上街頭,歡呼、鳴笛,高呼“我們勝利了!”

  4月11日,喀土穆民衆在等待軍方重大聲明時於街頭慶祝。新華社發(穆罕默德·巴比克爾攝)

  新華社記者在首都喀土穆看到,軍隊頒佈的宵禁作用明顯。除個別地區外,喀土穆街頭自11日晚至12日基本平靜。

  記者還瞭解到,我駐蘇丹大使館、維和部隊、醫療隊以及在蘇各中資企業、機構正按照應急預案,加強安全防範措施。

  民生纔是問題 但民生問題並不簡單

  觀察人士指出,蘇丹變局背後,歸根結底是蘇丹民衆對國內經濟衰退、民生凋敝的不滿。但經濟和民生問題並不簡單,既有內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

  首先,沒“油”了!

  2000年以來,蘇丹國民經濟十分依賴石油出口,但2011年南蘇丹從蘇丹獨立後,帶走了原本約四分之三的石油產量。蘇丹失去重要的外匯收入來源,出現巨大財政赤字,經濟社會發展也面臨危機。

  蘇丹原油出口量,可見自2012年以來出現斷崖式下滑。(單位:千筒/日。來源:tradingeconomics.com)

  近年來,蘇丹通貨膨脹嚴重,燃料、食品等生活基本物資供應緊張,物價飛漲,廣大民衆生計窘迫。經濟不斷惡化的同時,蘇丹的福利支出也遭到嚴重削減,教育和醫療等民生支出在國家預算中佔比極低,給民衆生活造成進一步衝擊,自然積累民怨。

  蘇丹中央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12月,蘇丹通脹率達到72.98%,貨幣嚴重貶值,經濟困境日益凸顯,民不聊生。

  蘇丹2018年3月以來通脹率。(來源:tradingeconomics.com)

  蘇丹貨幣蘇丹鎊的官方匯率自2017年年底一路貶值,由1美元兌換6.7蘇丹鎊逐步跌爲2018年10月的1美元兌換47.5蘇丹鎊。

  分析人士指出,自2018年以來,巴希爾曾多次改組內閣,採取措施刺激出口、打擊腐敗,並承諾爲生產發展創造合適的環境,試圖挽救經濟頹勢。但由於蘇丹基礎薄弱,經濟結構長期失衡,這些措施收效甚微。

  第二,夾縫中求生更不易。

  不應忽視的是,美國對蘇丹的制裁也是造成蘇丹亂局的一個因素。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自1996年起對蘇丹實施制裁,給蘇丹經濟帶來巨大壓力。儘管美國於2017年宣佈解除對蘇丹的長達20年的制裁,但仍將其列爲“支持恐怖主義國家”。長期的孤立使得蘇丹難以從多邊機構獲得貸款,並阻礙投資者對蘇丹投資。

  2015年11月3日,人們在蘇丹首都喀土穆的美國駐蘇丹大使館外抗議美國製裁。新華社發

  正是深陷經濟和民生困局之中,蘇丹民衆的不滿情緒不斷累積,直到爆發。

  去年12月初,蘇丹基本食品價格再次大幅上漲,民衆提出“要麪包”“要工作”等民生要求,抗議巴希爾政府。示威活動從蘇丹北部地區向全國蔓延,並爭取到軍隊的支持,最終導致軍隊倒戈。

  誰來收拾局面?

  蘇丹局勢能否平穩收場,聚光燈正打在代表軍方的伊本·奧夫身上。

  伊本·奧夫11日在電視講話中說,蘇丹軍方聯合警察部隊、安全及情報部隊、快速支援部隊共同成立最高安全委員會,代爲行使國家權力,他本人出任最高安全委員會主席。最高安全委員會代行國家權力兩年,作爲過渡期。

  伊本·奧夫承諾,在兩年過渡期結束後“舉行公平公正的總統大選,選出新總統並制定蘇丹永久憲法,還政於民”。

  伊本·奧夫此前曾在巴希爾政府擔任國防部長,並剛剛在今年2月被巴希爾任命爲第一副總統兼國防部長。

  2月24日,在蘇丹喀土穆,伊本·奧夫(左)宣誓就職第一副總統。新華社發(穆罕默德·海德爾攝)

  已有蘇丹反對派出來表示,伊本·奧夫在過去可謂巴希爾“身邊人”,懷疑軍方出面推翻巴希爾政府也可能是爲了將後者保護起來;而且,即便巴希爾下臺,政府高層是否真心誠意推行改革也尚未可知。

  一些非政府團體11日反對軍方搞“政變”,要求組建一個由非軍方人士領導的過渡政府。

  目前來看,蘇丹政局走向仍不明朗。盡力避免衝突再次重創這個國家,尊重和保護蘇丹民衆的關切和利益,保持國內和平穩定,應是各方最大公約數。

  -END-

  記者:馬意翀 闞靜文

  編輯:鄭凱倫 孫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