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019年4月10日,蘇丹喀土穆,蘇丹民衆持續示威,要求總統巴希爾下臺。(東方ic/圖)

  2019年4月10日夜,蘇丹首都喀土穆,蘇丹民衆紛紛拿出手機打開探照燈,表達自己對總統巴希爾的憤怒。一天之後,蘇丹軍方對總統府發動政變,軟禁了巴希爾,並宣佈組建過渡委員會。

  30年的統治,在3個多月的抗議行動下土崩瓦解。

  然而事件未必就此圓滿結束:巴希爾倒臺後,民衆與軍方能否順利合作,新政權能否解決蘇丹的經濟危機,非洲的“政變傳統”會否在蘇丹延續,這些都是未知數。

  “巴希爾倒臺了,我們贏了”

  據沙特阿拉伯媒體阿拉比亞電視臺(Al Arabiya)報道,消息人士確認,蘇丹總統巴希爾(Omar al-Bashir)已經在軍方的政變下黯然下臺。蘇丹軍方隨後宣佈組建過渡委員會,由第一副總統奧夫(Awad Ibn Auf)統領。“軍方將會發表重要聲明。”蘇丹國有電視臺報道,但沒有給出更多的細節。

  據路透社報道確認,巴希爾目前正被軟禁在其總統官邸中。軍方已經封鎖了機場以及重要道路,並派軍隊駐紮在國防部大樓——這裏正是靜坐示威的集中地。

  “(巴希爾)倒臺了,我們贏了!”示威羣衆在街頭歡呼,電視臺與電臺也紛紛播放着愛國音樂。但北達爾富爾州的一位部長侯賽因(Adel Mahjoub Hussein)透露,有人“建議在巴希爾下臺後,組建軍事委員會”。

  這場戲從三個多月前拉開帷幕。2018年12月中旬,由於麪包價格上漲3倍,蘇丹民衆在全國各地展開抗議行動。抗議迅速演變爲對巴希爾的直接不滿,民衆高呼“我們都是達爾富爾”、“倒臺吧”等口號,放火點燃阿特巴拉、棟古拉等城市的執政黨總部,而軍方則以催淚彈和實彈等還擊。

  截至2019年1月7日,蘇丹官方稱已有多達800人被捕、19人死亡,而國際大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則稱死亡人數達37人。不得已之下,巴希爾在2月22日宣佈進入國家緊急狀態——這是20年來首次。

  然而抗議行動並沒有就此沉寂,反而藉着另一件事而走向高潮:4月2日,阿爾及利亞總統布特弗利卡(Abdelaziz Bouteflika)宣佈因病辭職。布特弗利卡作爲同是非洲國家的阿爾及利亞總統,自1999年起已連續執政20年,但在2019年他謀求再度連任的消息引起了民衆的憤怒,因此倉皇下臺。

  阿爾及利亞的動向鼓舞了蘇丹:4月6日,蘇丹職業人士協會(Sudanese Professionals Association)發起呼籲,數以萬計的蘇丹民衆聚集在首都喀土穆的軍方總部。據蘇丹中心醫生委員會稱,抗議自4月6日以來已造成包括5名士兵在內的21人喪生。安全部隊對示威活動進行干預導致153人受傷。

  一張照片成爲了抗議民衆的象徵:照片中一名女性站在麪包車頂,身穿純白色的蘇丹傳統服飾、戴着金色耳環,舉起右手高聲朗誦。這名女性名爲拉娜(Lana Haroun),自抗議再起以來奔走於首都各處抗議地點,就着節拍朗誦着革命詩歌:“能殺人的不是子彈,而是沉默的羣衆……”

  政變結束後,蘇丹職業人士協會高層森納爾(Omar Saleh Sennar)對路透社稱,他們正打算與軍方談判。“我們只會接受一個民選的過渡政府。”森納爾說。

  民衆、軍方、巴希爾共同主演了這場大戲,如今主角已經少了一個,但故事是否就此以大團圓結局,仍在疑團之中。

  動盪不安的蘇丹與非洲

  蘇丹共和國位於非洲大陸偏東北部,在尼羅河的中上游。就像大部分非洲地區的命運一樣,蘇丹自1898年以來遭到英國長達58年的殖民統治。1956年,蘇丹宣佈獨立,成立蘇丹共和國,但隨後一直在民選政府與軍政府之間搖擺。

  這便是巴希爾的成長背景。出生於偏遠村落的巴希爾很早就參加了蘇丹軍隊,並在埃及的西奈軍事學院受訓。此後巴希爾參加了蘇丹內戰,並一路升遷,直至1980年升任將軍。

  1983年後,蘇丹正身陷第二次蘇丹內戰的泥潭,整個蘇丹割裂成阿拉伯人的、信奉伊斯蘭教的北蘇丹,以及黑人爲主的、信奉基督教和其他傳統宗教的南蘇丹。在國內亂局之下,統治蘇丹16年的尼邁裏政權被軍方政變推翻,並在1986年恢復民選政府。

  但民選政府依舊無力結束內戰,最終軍方在1989年發出最後通牒,聲稱“要麼結束這場戰爭,要麼把權力交給軍方,讓軍方來結束這場戰爭”。政府與軍方的衝突,最終導致巴希爾在數個月後發動政變,建立了長達30年的巴希爾政權。

  巴希爾並沒有做得比之前的民選政府好多少:內戰從1983年點燃,最終卻足足燃燒了22年,直到2005年巴希爾簽署和平協定——南蘇丹獲得了自治權,並在2011年獨立,成爲最新一個受國際承認的主權國家。

  石油出口是蘇丹的經濟支柱之一,但由於油田大部分位於南蘇丹,自南蘇丹獨立後,北蘇丹的石油出口銳減,出口下降與連年內戰造成破壞,一同釀造了蘇丹的社會危機——據彭博社報道,在2018年蘇丹的通貨膨脹率已高於60%。

  使得巴希爾倒臺的,除了蘇丹國內的社會危機,還有非洲的政變“傳統”。據南方週末不完全統計,自2014年至2019年約5年間,世界共發生了17起政變與未遂政變,其中超過六成發生於非洲。

  在近年的政變中,最受矚目的是津巴布韋總統穆加貝的倒臺。2017年11月14日晚,津巴布韋國防軍多輛戰車包圍首都哈拉雷,封鎖通往政府辦公室、國會大樓與法庭的道路,包圍了穆加貝的私宅,並且佔領了津巴布韋廣播公司。

  有趣的是,無論是軍方還是執政黨均否認這是一場政變。“沒有發生政變,只有‘沒有流血的政權更迭’……拘捕的是一位被自己妻子所騙的老人。”21日,穆加貝黯然下臺。

  比成功政變更多的是未遂政變,如2015年9月16日,支持布基納法索前總統孔波雷的“總統衛隊”衝入內閣會議,逮捕了臨時總統卡凡多和總理齊達,並宣佈建立臨時軍政府。總統衛隊軍官迪安德雷(Gilbert Diendéré)准將被任命爲 “全國民主委員會”主席。

  事件發生後,布基納法索首都瓦加杜古爆發大規模示威,成百上千民衆涌向總統府以示抗議。迫於壓力,政變者最後釋放了卡凡多,並對當地媒體承認,政變是“最大的錯誤”。最終,恢復卡凡多總統職位。

  蘇丹共和國自己也有着悠久的“政變傳統”:軍方雖然在1985年通過政變推翻獨裁政府,但僅僅4年後便又發動另一次政變推翻民選政府。可以確定的是,儘管巴希爾已經倒臺,但在軍方與民衆的博弈之下,蘇丹依然是前途未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