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澳洲5500大卡動力煤華南地區港口到岸價報收於588元/噸,較國內價格低21元/噸,進口煤增長帶來的壓力依然較大。

去年下半年一直處於高位的煤價,在進入2018年2月後已悄然下滑。

4月19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下稱中煤協)召開「2018年一季度煤炭經濟運行分析座談會」,發布的《關於當前全國煤炭經濟運行情況的通報》顯示,一季度,市場煤現貨價格呈劇烈波動態勢,已由年初最高的770元/噸下降到目前的570元/噸左右。降幅已達200元/噸。

4月16日,CCTD秦皇島5500大卡動力煤現貨交易價為573元/噸。

中長期合同煤炭價格自年初以來保持穩定。動力煤中長期合同(5500大卡)價格始終穩定在綠色區間,其4月價格為562元/噸,環比下降2元/噸。

據中煤協對北方主要港口下水煤發運結構分析,煤炭中長期合同佔85%以上,市場煤所佔比重不大。雖然市場煤價格波動較大,但由於比重較低,對煤炭價格的總體水平影響不大,價格總體保持穩定。

上述通報顯示,今年一季度,煤炭消費和供給增加,價格波動並逐步向合理區間回歸,全社會庫存基本處於合理水平,企業效益增加,經營狀況持續好轉,行業運行總體平穩。

近期,有關部門加大了對煤礦違法違規的檢查處理力度,進一步規範煤炭生產建設秩序,加強對劣質煤進口的監管,預計將對煤炭價格起到穩定作用。

經中煤協初步測算,一季度,全國煤炭消費量約9.2億噸,同比增長2.6%;原煤產量8億噸,同比增長3.9%;煤炭進口7541萬噸,同比增長16.6%。今年以來,進口煤連續三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

雖然國內市場煤價已進入「綠色區間」,並低於目前580元/噸的長協均價(年長協和月長協的平均價)。但進口煤仍擁有絕對的價格優勢,隨著上一輪進口煤限制在今年初放開,電廠對進口煤的青睞度急速升溫,國內市場煤幾乎沒有市場。

為了提振國內市場煤,中國政府近期決定再次啟用進口煤限制政策,並首度將一類口岸納入限制範圍。

中宇資訊分析師王秋力此前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目前未到用煤旺季,交通運輸也未受限,且動力煤庫存累加階段需要一段時間消化,進口煤限制政策對煤價的提振的效果有限,但對於穩定市場心態起到明顯的作用,北方港口動力煤市場出現止跌企穩的跡象。

一季度,主要煤炭用戶庫存保持較高水平。截至3月末,全國統調電廠的存煤9979萬噸,同比增長14.2%,可用20天;北方主要煤炭下水港(秦皇島、曹妃甸、京唐、黃驊等)存煤升至近兩年來高位,4月16日存煤1825萬噸,同比增長35%。

中煤協警告稱,下一階段進口煤價格優勢將依然存在。國內市場變化對國際煤價的影響越來越大,當國內煤價上升時,國際煤價隨之上漲,反之亦然。

4月13日,澳洲5500大卡動力煤華南地區港口到岸價報收於588元/噸,較國內價格低21元/噸,進口煤增長帶來的壓力依然較大。

針對下一階段的煤炭需求,中煤協認為仍將有所增長,但空間並不大。此前中電聯預計,在沒有大範圍極端氣溫影響情況下,預計今年全社會用電量將增長5.5%左右,對電煤需求的增長可能將超過7000萬噸。但隨著鋼鐵行業的結構調整,建材行業的中低速增長,煉焦煤和煤炭的需求將保持平穩或有所下降。

此外,煤炭產能過剩的壓力依然存在。根據統計局數據,2017年煤炭產量35.2億噸,產能利用率68.2%,計算產能仍在51.6億噸,當前煤炭市場供大於求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中煤協表示,為適應煤炭需求季節性短期變化大的市場規律,今後國家宏觀經濟調控政策的基本取向是保持煤炭產能的適當裕度,當前部分煤炭企業擴大規模、增加總量的積極性增強。來源:界面新聞 作者:江帆JF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