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年來,在夕陽西下的國力面前,英國皇家海軍的縮水也是一直在持續、從未停止過。但他們總會絞盡腦汁維持一下“老大帝國”的形象和戰鬥力,航母和艦載機搞點“非主流”的,必要時還會搞個吊車“拔機助飛”。於是就有了本期的主角——Sky Hook(天鉤)系統。

英國造航母窮到連吊車都要上船啦,協助飛機起飛的“天鉤”系統

以下不是一則廣告

航母吊車技術哪家強?

關於他“大英”的國運,我們從皇家海軍的發展趨勢上便可見一斑。

一戰間諜:數着出港的主力艦,1、2、3...6,大事不好!皇家海軍第一戰列艦隊出動了!

二戰間諜:數着出港的主力艦,1、2、3...6,情況不妙!皇家海軍本土艦隊出海了!

現在間諜:數着出港的驅逐艦,1、2、3...6,大英藥丸?皇家海軍傾巢而出了!!!

“民船”也得靠前站,圖爲著名的大西洋輸送者

英國造航母窮到連吊車都要上船啦,協助飛機起飛的“天鉤”系統

英國造航母窮到連吊車都要上船啦,協助飛機起飛的“天鉤”系統

拔機助飛的故事

於是到了1982年的馬島戰爭,遠徵的皇家海軍幾乎“用盡全力”,連“民船”也得靠前站。好在英國的對手頭腦也夠簡單,皇家海軍才勉力維持了“日不落帝國”的餘暉。也是在同年,爲了增強水面航空力量的英國人,提出了一項“拔機助飛”的想法——Sky Hook。

英國造航母窮到連吊車都要上船啦,協助飛機起飛的“天鉤”系統

最早的時候是直接上“吊車”的

所謂Sky Hook(天鉤),即是利用吊車通過吊起的方式,來幫助“鷂”式戰機起飛的系統。這一構思由英國航空航天公司的海因茨·埃爾文·弗裏克發明,並在英國國家專利局申請了相關專利(專利號No.2104014)。由於其本人就是擔任過“鷂”式戰機的試飛員,對戰機瞭如指掌、評價很高,所以他覺着這種“土辦法”行得通。

英國造航母窮到連吊車都要上船啦,協助飛機起飛的“天鉤”系統

可能是僅有的一張雙座鷂式測試天鉤系統的照片

按照弗裏克的設想:在類似謝菲爾德級驅逐艦等中型戰艦上,安裝特製的吊車和吊爪。吊爪具備定位識別、捕捉、鎖緊、釋放等功能,而鷂式戰機背部也需稍加改動,以便可以被抓起。如此,起飛時吊車將戰機抓到一定的高度,然後戰機氣動發動機到推力夠用時,吊鉤鬆開就可以實現起飛了。

英國造航母窮到連吊車都要上船啦,協助飛機起飛的“天鉤”系統

天鉤系統抓取戰機的示意圖

回收時,則將上述步驟反過來執行一遍。戰機飛到吊臂之下進行懸停,吊車系統的吊臂和吊爪利用紅外裝置識別定位,進行捕捉和鎖緊。然後戰機就可以由吊車收回機庫中。如此一來鷂式戰機連起落架也都省了,在進一步減重的前提下,沒準還能提升一下那“吝嗇”的航程。

英國造航母窮到連吊車都要上船啦,協助飛機起飛的“天鉤”系統

萬一操作員“手抖”始終“鉤”不上就很有趣了

省錢與喫獨食

按照弗裏克和英國航空航天集團的估算,“天鉤”系統主要針對於現有艦艇的改裝,項目開發費用大約只需要1200萬美元左右,比起造新船可便宜多了。此外,由於使用“天鉤”系統的戰機對甲板和跑道沒什麼特殊要求,因此還催生出了“大型潛艇載機”的想法。

英國造航母窮到連吊車都要上船啦,協助飛機起飛的“天鉤”系統

無論科技多麼發達,潛艇上飛機是人類永恆不變的夢想

既能省錢,又能提高戰鬥力,皇家海軍自然是樂見其成。所以“天鉤”不僅前景不錯,“錢途”也好。不過計劃嘛...最終大家也知道——“擱淺”了。倒不是因爲英國議會像美國國會那麼摳門,純粹就是英國航空航天集團“喫獨食”導致研發進程慢,而且項目也列爲機密、不公開。致使很多有類似需求的國家無法參與其中,分攤技術和資金成本。

英國造航母窮到連吊車都要上船啦,協助飛機起飛的“天鉤”系統

在這一設計中,機庫設計有側邊下翻艙門,可兼做甲板使用,同時也不影響反潛直升機的攜帶

最終結果是,當英國國防部失去興趣不願投資時。英國航空航天集團既不願“自掏腰包”研發,也不願出去找“外援”來投資。結果皇家海軍的“拔機助飛”之物,就此束之高閣,淪爲構思之物。直至今天,我們也只能在某些艦載無人機的吊臂式收放系統中,尋到些“天鉤”的影子,這也算是對冷戰腦洞的一種另類致敬吧。

英國造航母窮到連吊車都要上船啦,協助飛機起飛的“天鉤”系統

利用吊臂在海上回收無人機

以下是一點難懂的硬貨

英國造航母窮到連吊車都要上船啦,協助飛機起飛的“天鉤”系統

1985年在美國申請的專利當中對吊臂系統由詳盡的解釋

英國造航母窮到連吊車都要上船啦,協助飛機起飛的“天鉤”系統

天鉤吊臂的吊爪通過電子操作,液壓驅動,具有收放、識別、定位、捕捉等多功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