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打了八年,國軍和八路大大小小和日寇打了不知道多少場戰鬥,在前期我軍遇上日寇幾乎屢戰屢敗,悽慘無比,可是要說到最慘的敗仗,那還得要說是淞滬會戰了。

  1937年的8月13日上午,日本軍艦用重炮轟炸了閘北口岸,日寇的海軍陸戰隊從陸路向我軍發起了進攻,我軍展開了自衛還擊,這就是血流遍地的淞滬會戰的序幕。日本人妄想要三個月佔領中國,中國軍隊當然要奮起還擊,這一打就是三個多月。

  第一階段從8月15日開始,中國軍隊主動發動了對日軍的攻擊,畢竟剛開始的時候,中國軍隊還是佔據着優勢的,有兩個精銳師,還有兩個重炮團,配備的都是來自德國的先進火炮,而且還有坦克和空軍,而這時候日軍登陸的部隊只有三千多人。

  就算加上日本商團的武裝人員,也只是剛超過四千人,重武器也裝備不足,可是日本人憑藉着頑強的抵抗,拖延了時間,中國軍隊無法及時獲得勝利,又沒能得到及時的增援,受挫之後的中國軍隊攻勢就變的很被動。

  第二階段從9月10號開始,日軍發動了全面主動地進攻,這時候中國軍隊處於了守勢。日軍兵力越來越多,到10中,日軍已經投入了六個師團的兵力,並且配備了數量衆多的飛機和大炮,儘管中國方面一直不停的進行增援,就連李宗仁的王牌部隊第21集團軍也趕到了前線。

  儘管桂軍敢拼敢殺,可是桂軍沒有和日軍的作戰經驗,再加上桂軍頭戴鋼盔,穿了黃色軍服,在戰場上極爲顯眼,因此剛上戰場,就被日軍的飛機坦克等集合火力給打死了上萬人,而這時候日軍的陣亡人數卻只有區區六人。

  桂系部隊被打散了,不得不撤退,後續想要對日軍發動反擊的軍隊也都陸續被日軍擊退,到10月28日,中國軍隊已經都撤退到了第二期的防禦陣地中。江灣陣地全部被日本人掌握。

  第三階段從11月5日開始,日軍大部隊正式在杭州灣北岸的金山衛登陸,和上海的日軍一起對松江方向發動了攻勢,蔣介石一直以爲日軍不會從杭州灣登陸,因此日軍登陸的時候防守的部隊只有兩個步兵連和一個炮兵連,既沒有重武器也沒有修築工事,因此杭州灣很快失守。

  日軍在佔領松江後,中國軍隊的防守其實就已經失敗了,面對這樣的情況,蔣介石發佈了撤退的命令。可是撤退的命令發佈的太晚,先走的部隊爲了避免日軍的追擊,破壞了沿途經過的橋樑和道路,這就導致後來撤退的部隊無路可走,因此丟失了幾乎所有的重型武器。

  淞滬會戰從開始到中國軍隊潰敗,一共持續了三個月,中國投入的軍隊人數高達八十萬之多,付出了30萬以上的傷亡卻沒能勝利,而日軍投入的全部兵力還不到中國軍隊的三分之一,傷亡更是少了,只有五萬。後來很多人都對中國軍隊的傷亡情況進行了研究,總結出的結果是中國軍隊的裝備遠遠不如日軍,血肉之軀怎麼能抵抗彈藥和火炮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