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行走天涯

  爲何地球內部溫度比太陽還高,地球卻沒融化呢?聽聽專家如何解釋

  在太陽系內,溫度非常高的星球一定要數太陽以及距離太陽非常近的金星,這兩顆星球的平均溫度都是非常高的,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金星和火星這兩顆星球本身是不會發光發熱的,而太陽作爲一顆時刻發生着劇烈核聚變反應的星球,太陽纔將光芒和熱度照在了太陽系內很多顆星球上,而我們地球也是其中的一顆!

  不過由於地球同太陽之間的距離更加的適中,同時月球的存在還能夠幫助地球鎖定潮汐反應,慢慢的地球才變成了一顆適合生命孕育和存在的星球,那麼也就是說如果地球如同金星或者火星一樣,特別炎熱的話,地球上的生命萬物或許也就要消失了,可是事實是地表的溫度確實不高,但是地核的溫度高達6000攝氏度,是完全不輸給太陽的,那按照這樣的溫度來說,地球或許早就被融化了纔是,然而這樣的事情卻沒有發生,那這是爲何呢?

  專家針對這個問題就給出了嚴謹的分析,我們一起來看看,首先一個物體如何很容易就被高溫給融化了,那麼一方面是說明這個物體的熔點是非常低的,而另一方面也是說明這種物質的結構極其的不穩定,分子一受熱就容易融化,但是地核內部卻形成了一種極其穩定的鐵元素堆積,也就是立方體堆積結構,一般來說地核的壓力是非常大的,這種結構很難形成,同時也是極其不穩定的,但是又由於地下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這些鐵元素確實受熱就往各自的方面跑去了,可是卻因爲活動的空間太有限的,於是就被迫形成了這麼穩定的地核結構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