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显示,近来许多富人买一、两亿,甚至三、四亿元豪宅,也完全不贷款,全用现金。天时地利不动产总经理张欣民说,资金泛滥,银行不欢迎大额存款,有钱人苦恼大笔现金股利不知要放哪里,只好全部拿来现金买豪宅。

台湾房屋智库资深分析师陈炳辰表示,有些人则是节税考量,将名下公司盈余拿来买豪宅,降低获利金额,以减少营所税。

过去富人买豪宅大多高额贷款,譬如顶新魏家当年买帝宝豪宅,贷款成数就高达九成九。一般认为,现在利率低,富人投资管道多,买房子应会能贷就贷,以便手上有更多资金可以钱滚钱。

但台湾房屋统计发现,近一年来,很多有钱人买豪宅,完全不跟银行借钱,全部用现金。

以今年3月交易的北市「松涛苑」3楼为例,交易金额达4.26亿元,买家以投资公司名义购买,没有贷款纪录,全用现金。

北市「敦南枢苑」、「大安阿曼」、「敦南寓邸」、台中「宝辉秋红谷」今年也都有富人买屋不贷款。大安阿曼近期揭露预售及成屋交易,扣除特殊交易,已揭露16户就有6户买方没有贷款,有人买进12楼两户,都用现金,总金额近3.6亿元。敦南枢苑今年5月交易的8楼户,买方也捧现金2.8亿购屋。

张欣民表示,低利时代,按理说,贷款购屋比较有利,但对部分有钱人来说,由于股市长期万点,分回的现金股利,动辄上亿甚至数亿元,有些人躲肥咖条款,把资金汇回台湾,也是满手现金。

张欣民表示,一般人为没钱苦恼,但是不少富人因为银行普遍不欢迎大额存款,超过二、三百万元就要求分散其他银行存放,头痛不已,面临股市高点、没有其他合适投资管道,索性就全部用来买房子,手上钱已太多了,当然不会再贷款。

陈炳辰表示,不少富人以国内公司名义购屋,如果不是短期出售,用公司名义购屋未必划算,因为房地合一税持有超过二年课税20%,以公司名义买卖房课营所税17%后,还得再缴未分配盈余10%。

但如果公司获利较多,将公司盈余用来买房,作为公司资产,即可少缴营所税,达到节税目的。

瑞普莱坊研究部总监黄舒卫表示,过去也有一些富人买房子喜欢全部用现金,有的不喜欢欠钱的感觉,有的不喜欢办个贷款,银行问东问西,也有人是为了省下利息钱,特别是利率高的时候。不过,整体来看,富人有较多投资理财管道,买房时仍大多会贷款一定成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