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彈專家》在17年上映時,也算是一部用心的港產電影。

早上起來,聽到個讓港片迷炸開的消息

——《拆彈專家》和《掃毒》都將搬上續集!

而更讓人驚喜的是,天王劉德華不僅將與老搭檔導演邱禮濤攜手回歸《拆彈專家2》,劉德華也將以監製、主演身份加入《掃毒2》,而《拆彈專家2》則將在2019年正式開機。

斥資1.8億港元,這些錢大部分用來還原1比1的紅磡隧道場景,真實的紅磡隧道外當時花了3.2億,也就是說《拆彈專家》劇組為了拍一部戲就花掉了紅磡隧道一半的資金。如此重金砸下,以B級片類型擅長的導演邱禮濤來執掌,未免在類型跨度上先期存在某些憂慮。

從業近30年的邱禮濤,以《人肉叉燒包》、《伊波拉病毒》等cult類型備受矚目,但在商業製作上的表現卻始終參差不齊。

大量警力全副武裝,盾牌佇在隧道口,持槍特警與百萬火力正面交鋒,突如其來的爆破,隨時隨地炸醒觀眾的耳朵。這分明已不是警匪片的標配,這是一場關於香港未來的戰爭片。

這一次《拆彈專家》成功將香港警匪類型重新定義到2.0時代。

不為炸而炸,注入了更多關於人性的思考,是《拆彈專家》另一個值得稱讚的地方。

面對800萬人的性命,與面對一個人的性命,身為警察的指責,是服務於市民,盡量減少人員傷亡,以人民大局為重。在拯救身上捆綁炸彈的警員蔡瀚億一場戲中,作為拆彈專家的劉德華需要在短時間內解開引爆炸彈的線路,又要保證周圍市民的安全,身為警員的人質蔡瀚億,明知自己已處在了最危險的時刻,卻仍然堅守住作為一名警員的指責,就是盡量減少傷亡,在這一刻觀眾屏息凝神,自我犧牲是為了更多人的生命。


《拆彈專家》好看。

這類影片很難拍。看著片名,大家都幾乎能把內容猜到八九不離十,要出新意,很難。

再加上,「我是一個警察」,這句話的意義在《無間道》系列被深刻詮釋後,也很難再有更出彩的演繹。

然而《拆彈專家》,全都做到了。

章在山(劉德華飾),是香港警方的一名拆彈專家。他在執行臥底任務時,為阻止歹徒啟爆汽車炸彈對付警察,暴露了身份。

犯罪頭目洪繼鵬(姜武飾)逃脫後,對章在山抓捕他弟弟的「被叛」行為恨之入骨。後來,洪繼鵬回到香港,策劃了多起炸彈襲擊案件,更在紅磡海底隧道脅持數百名人質,揚言炸毀隧道。其舉不僅意在報復章在山,更蘊藏著一個巨大的陰謀。

影片最出彩的地方,在於對「我是警察」,做出了更直擊人們心靈的詮釋。

在談到為什麼選擇拆彈專家這個高危職業時,章在山說,他認為「正義凌駕在他的生命之上」,他是警察,就要「用生命去保護生命」。

章在山在拆彈現場,總是身先士卒地面對危險;他不止一次地,隻身犯險,勇敢面對洪繼鵬,盡量挽救人質;女朋友遇險,他一起面對生死;就連匪首的弟弟遇車禍,他的第一反應也是要送醫院;最後,更是把生的希望留給同事,為守護隧道壯烈犧牲。

在影片中,讓我感動得潸然淚下的,還有一名年輕的警察,黃天諾(蔡瀚億飾)。

事發當天,他正陪著爸爸和好友出遊,在海底隧道被挾持為人質。當歹徒發現了他的警察身份,將他身上綁滿了炸彈,當眾放了出來。

年輕的警察很害怕,但努力保持著鎮定,希望有生還的機會;但時間來不及,章在山必須選擇放棄,他激勵年輕人,「你是警察,你有你的責任,遠離人羣和車輛,站在原地,傷亡才最少。」

黃天諾絕望的、但卻堅定,在自己「我是警察,我有我的責任……」的喊聲中,爆炸了。

那一聲巨響,重重地敲在了觀眾們的心中。

「用生命去保護生命」,是章在山們的職責;「勇於犧牲」,則是章在山們的誓言。


拆彈專家是由劉德華,姜武,小宋佳共同主演的一部影片,陣容還是很強大的。主要是講述了拆彈專家章在山與炸彈天才之間展開的驚心動魄的故事。

而影片為了還原真實性,劉德華本人也是在酷熱炎夏,身著40公斤的拆彈服上演。

這部影片最讓人感動的地方,就是警察那種責任感,我是警察,我有我的責任。看完之後還是滿熱血沸騰的,很好看,值得一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