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盧森堡

和中國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盧森堡大公國政府關於共同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成為繼義大利之後第二個加入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歐盟創始成員國。

根據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官網28日發布的信息,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週三在海南會見來華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的盧森堡首相貝泰爾。在兩人的見證下,中國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與盧森堡駐華大使俞博生簽署了雙方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以及金融合作文件。

彭博社報道稱,貝泰爾簽署備忘錄後通過一份電子郵件聲明說:「此項備忘錄的簽署是在發展中盧關係以及兩國在經濟、商務、學術、文化及研究與開發合作方面邁出的嶄新步伐。」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盧森堡全稱盧森堡大公國,以世襲大公為元首,是現今歐洲大陸僅存的大公國。它位於歐洲西北部,被鄰國法國、德國和比利時包圍,是一個內陸小國,因國土小、古堡多,又有「袖珍王國」、「千堡之國」的稱呼 。

儘管國土面積小,盧森堡的經濟實力卻十分驚人。盧森堡國土面積不過2586.4平方公里,相當於廣州的三分之一,人均GDP卻超11萬美元,連續多年排名世界第一,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不需要加之一)。盧森堡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還是歐元區內最重要的私人銀行中心,以及全球第二大僅次於美國的投資信託

中心。

盧森堡是高度發達的工業國家,鋼鐵工業、金融業和衛星通信業是其三大支柱產業。總部設在盧森堡的跨國鋼鐵集團安賽樂—米塔爾公司是世界第一大鋼鐵集團,總部位於盧森堡的歐洲衛星公司是世界第二大衛星運營商,衛星信號覆蓋率達99.99%,擁有衛星40顆,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

盧森堡還擁有歐盟多個下設機構,如歐洲法院、歐洲審計院以及歐洲投資銀行,被稱為繼布魯塞爾和斯特拉斯堡之後的歐盟「第三首都」。

盧森堡的經濟如此發達,主要歸功於16世紀末就開展的冶鐵工業。盧森堡境內的鐵礦資源非常豐富,其紅土區就像是一片片閃耀的寶藏,儲量達2.7億噸。1858年,盧森堡建成了第一座用焦炭鍊鋼的高爐。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冶鐵鍊鋼業成為盧森堡主要工業,成為發達的工業國家。中國第一座現代化煉鐵高爐就是在盧森堡幫助下在武漢建造。

1974年以來,全球出現鋼鐵危機,盧森堡政府推行工業多樣化政策,大力發展金融業、廣播電視業等第三產業,經濟進一步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之一。

為什麼會加入「一帶一路」?

盧森堡國家雖小,但在國際上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作為歐盟的創始國,它主張世界多極化,積極推動歐洲一體化建設,並作出過重要貢獻;作為聯合國成員,它在國際事務中相當活躍。

盧森堡主張國際關係應該平等,尊重小國利益,反對大國壟斷國際事務;主張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反對軍備競賽;主張遵守國際法,充分發揮聯合國的作用,在人權領域多對話而不搞對抗。

怎麼樣,這些理念,是不是與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帶一路」倡議有極大的相通之處?

此外,在與中國的交往上,兩國也有著深厚的合作歷史。

經貿往來方面,中盧貿易源遠流長,在鋼鐵領域的合作已有100多年的歷史。2018年,盧森堡與中國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為7.5億美元,增長30.6%。其中,盧森堡對中國出口2.5億美元,增長9.7%;自中國進口5億美元,增長44%。盧森堡對中國出口最多的商品仍為鋼鐵及鋼鐵製品,自中國進口的商品則主要集中於機電產品。

中盧兩國在金融領域有著良好合作,盧森堡是第一個申請加入亞投行的歐洲國家,亞投行2019年年會也將於6月在盧森堡舉行。

40年前的1979年,中國銀行在盧森堡設立了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家海外分行。如今,憑藉穩定的經濟環境、健全的監管框架以及豐富的金融服務和人民幣業務專業知識,中國農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工商銀行、光大銀行紛紛入駐,盧森堡已經成為中國在歐盟第一大投資目的地,也是中資企業對第三國投資的中轉地和資金調配中心。2015年4月,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試點地區擴大到盧森堡,初始投資額度為500億元人民幣,進一步促進了雙邊貿易和投資便利化。

更為利好的消息是,2018年以來,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步伐大大加快。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28日在博鰲亞洲論壇演講時更是釋放出更加強烈務實的信號,表明中國將持續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多項准入限制大幅放寬,這對金融業極為發達的盧森堡而言無疑打開了更廣闊的合作窗口。

盧森堡金融推廣署首席執行官馬可寧(Nicolas Mackel) 表示:「在中國政府開放外資進入資本市場之後,我們看到這個領域各種不同的投資項目,包括QFII、RQFII、滬港通、深港通、債券等,歐洲的投資者、特別是大型的投資機構對此表現出極高的興趣。」

「空中絲綢之路」助中國打開內陸門戶

談及近年中國與盧森堡的合作,「空中絲綢之路」是一大亮點。

▲2017年6月1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盧森堡首相貝泰爾,表示中方支持建設鄭-盧「空中絲綢之路」。

2014年, 河南民航發展投資有限公司收購了歐洲最大全貨運航空公司盧森堡貨運航空公司35%股權,並在當年開通「鄭州—盧森堡」國際貨運航線,開啟了鄭盧「空中絲路」。

2017年6月14日,習近平主席在會見盧森堡首相貝泰爾時,提到「空中絲綢之路」的概念。他強調,要深化雙方在「一帶一路」建設框架內金融和產能等合作,中方支持建設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

緊接著,2017年9月,河南省政府出臺了《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建設專項規劃(2017—2025)》和《推進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建設工作方案》,明確建設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突破點對點的侷限,以航空網路為依託,拓展覆蓋區域,構建「雙樞紐、多節點、多線路、廣覆蓋」的發展格局。

「空中絲綢之路」開通以來,航班由每週2班加密至每週18班,航線覆蓋歐美亞三大洲的23個國家100多個城市。

2014年至2018年,貨運量以10倍速度發展,累計為鄭州機場貢獻國際貨運量近50萬噸,4年共實現利潤4億美元,累計國際貨運量、國際貨運航線數、航班數量、國際通航點等主要指標穩居鄭州機場首位,帶動鄭州機場貨郵吞吐量躋身全球50強。

在「空中絲綢之路」的帶動下,內陸開放的速度與質量都在飛躍。在金融和經貿合作的帶動下,河南與盧森堡的人文交流也日漸增多。去年年底,「婦好」方斝、金鏤玉衣等145件(組)河南文物通過「空中絲綢之路」飛到盧森堡國家歷史與藝術博物館展出,受到了盧森堡居民的強烈歡迎。據瞭解,今年,盧森堡羅馬文物珍寶展也將來到河南,中國與盧森堡的文化交流會越來越密切。

歡迎你,盧森堡,也歡迎全球更多小夥伴!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