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遠來看,我國新能源發電的消納是沒有問題的。核能和水電風電一樣,在未來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核能因安全和技術等各種原因影響,相對於水電風電等清潔能源存在諸多複雜因素。

  儘管如此,全球各大有能力的國家都建起了核電站,尤其是法國,核電發電的佔比多年維持在60%-80%之間,而我國在2018年的核能發電佔比僅爲4.22%。因此,核電安全、上網電價降低等困境不會擊破我們對電力能源的需求,核電代替火電是必然趨勢。作爲我國核電行業的老大哥,中廣核電力(01816-HK)在我國核電發電領域的市場份額超過了50%,在全球也頭戴着第三大核電企業的光環。

  新運營核電機組運營很“爭氣”,成業績重要增量

  2010年以來,中廣核每年都有1-3個核電機組投入商業運營,業務拓展整體較爲穩健。因此,新投入運營的核電機組推動了中廣核的核電上網發電量的增長,核電上網發電量由2011年的4.05萬吉瓦時增長至2018年的15.7萬吉瓦時,增量相當大。

  從2018年的業績報看,中廣核上網發電量年內同比增長了14%,與往年一樣保持雙位數的增長。上網發電量的增長也帶動了公司的業績增長,於2018年,中廣覈實現營業收入508.28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加11.4%;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爲86.09億元,較去年(經重列)增長8%。

  由上圖可見,中廣核上網發電量2014年起節節攀升。2018年上網發電量繼續強勁增長,創出記錄新高,當然離不開上文所指新增核電機組的原因。於2017年3月、2018年7月及2018年12月,中廣核旗下的陽江4號機組、5號機組、台山1號機組分別投入商業運營,爲公司上網發電量帶來了不少的增量。陽江核電站是中國“十一五”規劃重點項目,核電設備國產化也有了一定的進步,台山核電站則是中法合作建設的,所採用的EPR技術爲第三代核電技術。因技術上更爲先進且當地供電形勢好轉,剛投入運營陽江4號機組、5號機組、台山1號機組的發電利用小時數高於往年投入運營的其他機組的發電利用小時數。

  電力行業是投資密集型的產業,扣除設備檢修等必要的停機時間,發電小時數越高,說明設備所創造的經濟價值越高。中廣核近期投入運營的陽江5號機組和台山1號機組利用小時數分別高達8326小時和8319小時,遠高於公司7554的平均利用小時數,陽江4號機組因在2018年首次大修,因此6464的平均利用小時數較低。此外,陽江4號和5號機組上網電價爲0.43元/小時,是中廣核所有正在運營的核電機組中擁有最高的單價機組之一;而台山核電機組自商運起至2021年底可執行0.4350元╱千瓦時(含稅)的試行電價,這對公司的營收也會帶來一定的增量。

  盈利的可持續性如何?

  因從事公用事業,核電企業的業務運營和擴張受政策影響很大。自從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以來,中國收緊了對核電新項目審批,近些年斷斷續續有少數核電新項目獲批。2012年和2015年,中國才覈準了不到10個新的核電站項目,但之後又是三年多的“零審批”狀態。

  最近核電審批已重新啓動,不過鑑於安全因素,中國對核電的審批或會繼續趨於謹慎。因此,核電企業想要大幅增加核電站項目的時代暫告一段落,目前大家都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了。

  從盈利能力、負債率和淨資產收益率等指標看,中廣核都明顯優於中國核電,整體也表現良好。得益於核電機組穩健新增,中廣核23.96%的5年營收複合增長率一騎絕塵,資產總額也遠高於中國核電及長江電力。

  另外,由於核電企業是重資產公司,因此負債率往往偏高,核電企業往往是需要通過借債來修建核電站的。中廣核的資產負債率較高,達69.31%,但是因爲屬央企,中廣核可從銀行拿到較低成本的貸款,發行債權成本也較低,因此中廣核的財務費用相較於其他核電企業更低,2018年財務費用爲60億元,並不算高。核電設備合同金額大,週期長,也將佔用大量流動資金,且新建三代核電機組造價高於二代,擁有較低費用成本的優勢,中廣核可有更多的資金用於採購設備和技術方面的研發。

  發展前景展望

  核電行業面臨的風險如下:

  核電上網電價下行。由於近年來煤電標杆電價降低,大部分核電機組的上網電價也在不斷下降,通常低於0.43元/千瓦時。隨着全國電力供需情況從供應偏緊轉向平衡有餘,目前國內部分在運核電機組不同程度地出現降負荷運行、設備利用小時數減少的情況。三代核電機組的年利用小時仍待更進一步保障,應確保三代核電機組帶基荷滿發運行。

  2、核電政策動向。日本福島核電站事件對核電行業影響深遠,市場對核電企業的成長性表現較爲憂慮。

  但中長期來看,核安全法以及出現的局部電力緊張,都會對中廣核發電量帶來利好。隨着我國對煤電的環保管控趨於嚴格,核電以及風電等新能源將會出現新一輪可控之下的電力建設,對比起風電以及光伏發電,核電表現出了穩定性以及更低碳的優勢。

  所以,要回歸到核電機組上來看待覈電企業的成長性。目前,中廣核在兩廣、福建和遼寧四個沿海省份擁有22臺在運營的核電機組,這些區域的電力市場需求較大。中廣核在建的核電機組有6臺,其中防城港和紅沿河各有2臺在建,台山和陽江各有1臺在建,另外陸豐有2臺待建。

  上圖可看到,預計中廣核將在今年有2臺機組投入運營,該2臺機組均在廣東境內,尤其是台山採取第三代核電技術的2號機組裝機容量更大。按照臺山1號機組8319的利用小時數及0.4350元╱千瓦時(含稅)的試行電價算,台山2號機組175萬千瓦時的裝機容量一年內可發145.58億度電,對應的收入約爲63億元。

  也就是說,單是台山2號機組在1年時間就可爲中廣核帶來約63億元的收入增量,投入運營後將是公司今年上網發電量的一個重要增量。年報顯示,目前臺山2號機組已進入調試階段,過了併網階段就可投入商業運營,投運時期值得我們關注。

  中廣核目前在建的機組以及將要動工的項目達到了8個,一臺機組的建設週期一般是4-5年,隨着遼防城港和紅沿河核電機組的陸續投產和待建機組的補充,在可預見的時間看,一直到2025年左右,核電新項目審批政策對中廣核業績影響不大,中廣核新增上網發電量將會繼續有序提升。

  港股百強

  有強大的央企背景,中廣核全國重點省份佈局日益完善後,可通過一帶一路開始對外輸出,尋求下一個業績增長點。全球環境問題日益嚴重以及核能技術的進步,都能給中廣核的未來帶來不少想象空間。業績和前景佳,那麼中廣核在資本市場上會不會也能給投資者帶來驚喜?即將在2019年5月24日(星期五)深圳中洲萬豪酒店舉辦的“港股100強”頒獎典禮,前景光明的核電老大中廣核能否上榜?讓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覃漢計

  編輯|彭尚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