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在阿姆斯特丹。在運河之間的橋上忽忽走過之時,我真正的感覺到,荷蘭擁有的當然不止是風車。


正如你不能夠從一本書的封面去推斷這本書好不好看,我們又怎可以以我們對一件事情或一個人刻板的印象(stereotype這詞遠比其中文翻譯的「老套/陳規」要精闢)去推斷一整個國家之中千千萬萬人的生活都是如此呢?

作為生活習慣不怎麼Asian,但生活在英國的Asian,我早就應該明白這個道理。

然而,一件事情能成為Stereotype,自然有它的過人之處,否則它也不會被其他人認為這就能代表一整類人。正如西方社會認為香港人都是武林高手,不就是因為我們的功夫電影聞名世界嗎?

話題扯遠了。我想說的是:風車當然是荷蘭著名的地方,但切記這並非唯一值得看的東西。



想在阿姆斯特丹附近看風車,Zaanse Schans會是其中一個最佳的地點。從阿姆斯特丹中央站在火車到Koog-Zaandijk站,也不用20分鐘就到。整個區域是個開放式的博物館,但追求「看真的風車」的你也不用擔心:這裡的風車雖然都有被修復過,但你能看見的都是源自17世紀的「真跡」。

從火車站走到風車的區域,一路上都有清晰的指示。令我汗顏的是,來往的遊人大多都是亞洲人,難道我們的國際視野都是這麼狹窄,都只以為這就是荷蘭嗎?


從火車站到村落之間有一條現代,可打開讓船隻通過(就像Tower Bridge一樣)的橋。從那裡,整個村落可說是一目瞭然。


不過說真的,即使真正的荷蘭就只是這個樣子,我相信很多人也會願意就在這個漂亮整潔(甚至有點太過整潔)的小村落中,和風車一起渡過餘生的。


既然是個旅遊區,當然少不了介紹荷蘭物產的部份。這裡就有芝士和木鞋的工場,展示着傳統的工藝。在這些手工藝不再主流的年代,也許只有透過旅遊業,纔可以繼續保留這些重要的歷史文化。






看著一排排的風車,我心裡就覺得,這個世界真的很大,有很多很值得看的東西。又多一個理由(籍口?)多點去見識世界。

在荷蘭只留了短短的兩天左右,便坐火車出發到下一站:巴黎去。這也是這趟歐遊的最後一站。請大家繼續準時收看!(假設巴黎的遊記不會爛尾的話...)

PS. 回程的時候,橋打開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