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敬之

所謂陳廷敬以連環參除掉權臣索額圖、明珠、徐乾學和高士奇,主要是文學創作中的設計,突出這位「大清相國」的高超智慧。這也讓不少人認為,陳廷敬是康熙最倚信的重臣。

陳廷敬在康熙朝,六十五歲才做到了文淵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值講經筵,但對於精於帝王權術的康熙而言,算不上真正倚信的重臣。相較於索額圖、明珠、徐乾學和高士奇,陳廷敬在康熙心裡的位置,還是稍遜一籌。

康熙前期倚重索額圖,二人在剷除鰲拜、平定三藩中算為生死之交。爾後,索額圖貪婪驕縱,康熙倚信明珠、高士奇和徐乾學。高士奇雖只是一個南書房的詞臣,但康熙對他的信任,尚在內閣諸臣之上。即便權傾朝野的明珠,在索額圖靠邊站時,還得紓尊降貴地向高士奇買康熙的消息。

明珠扳倒索額圖,郭琇參倒明珠,主要是因為索額圖、明珠暗結黨羽,危及皇權,先後被康熙予以重罰,甚至活活地餓死了索額圖。而在中間起到了關鍵作用的,還是高士奇。像康熙二十六年,直隸巡撫小于成龍舉報明珠夥同親信大學士余國柱賣官鬻爵,激怒康熙授意高士奇,指使左都御史徐乾學草擬舉報材料,通過御史郭琇上報。三易其稿,都是先報康熙審核。

索額圖死於非命,是在康熙四十二年,被以結黨議論國政而被處理。而明珠在康熙二十六年被革職後,很快被複職,再度成為康熙的親信重臣。

陳廷敬曾在康熙二十九年,上書彈劾高士奇、徐乾學,導致康熙將此招搖不法二臣趕出京城。(主要是左副都御史許三禮的功勞。當時陳廷敬為湖北巡撫張汧貪腐案牽連,被兵部尚書張玉書彈劾,請辭回老家守孝,在高、徐被趕後才回京就任左都御史)但很快,康熙又下旨將高、徐召回身邊。徐乾學已死,而高士奇返京後,仍入值大內,算不上被陳廷敬除掉。


陳延敬,順治十五年進士,在康熙五十一年逝世。相比明珠、索額圖等人,他最後善終,而且康熙還給了他八個字極高的評價:寬大老成,幾近完人!能夠這樣,萬萬離不開這五個字內:等、穩、忍、狠、隱!

當然,連環參除掉明珠、索額圖也體現了其中一二。下面將來說上一說:

明珠、索額圖權勢日益增加,最後各成一派,開始了明暗相間的黨派之爭。

而陳延敬,備受康熙賞識,同時也是康熙一手提拔的,屬於一顆冉冉上升的新星。

面對這樣一個人物,明、索二人當然是爭著拉攏。

但是他持中立態度,採取「穩」策略。因為他有自知之明,同時他相信二虎相爭,必兩敗俱傷。這裡同時,也隱含了「等」的韻味!

一兩次試探,陳延敬推諉一二,情有可原。但是再三推諉,那就不言而喻了。既然你不跟著我,那也要幹掉你。

於是借陳延敬弟弟的受賄重挫陳延敬,而且還是讓陳延敬啞口無言。

明知冤枉,還無法訴說,我忍!

對付這明、索兩人,陳延敬先試探康熙的態度。然後這才搜集證據,思前想後決定突然出擊,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上連環參。

第一步,暗地派人蔘倒明珠;

第二步,利用高士齊、索額圖二人矛盾,讓高士齊參倒索額圖;

第三步,告訴索額圖:高士齊借假古董存心欺騙皇帝;

第四步,在徐乾學蠢蠢欲動之際,派人蔘倒徐乾學。

一環扣一環,最後幹掉四人,狠!

耐得住寂寞,才會擁有繁華;穩得住自己,才能持續繁華;忍一時風平浪靜,才能重返繁華;狠心敵人,才能守住繁華;隱此刻的繁華,才是真正繁華!

最後,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一吐為快!


電視劇中所謂的陳庭敬為康熙出謀劃策,參與國是,純粹是皇城相府集出贊助費的結果,不要說與史實,就是和二月河原著都不相符,陳在康熙朝主要功勞也就是個:主編康熙字典。

現在的錢太厲害了,連歷史也能改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